港股还值不值得投资?出现了什么问题?未来出路在哪里?新浪港股发起“港股还有没有吸引力”大讨论,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欢迎关注港股、关注资本市场的人士,一起为港股建言献策,共谋港股市场的明天。来稿请至hkstock_biz@sina.cn 。
1.5 港股投资者构成
港股市场投资者构成: 港股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数量占51%,个人投资者占27%,交易所参与者自营占22%。
按投资者类别来看,整体机构投资者成交占比逾六成,远远高于个人投资者。按地域分布划分来看,其中逾五成为海外投资者,其中欧美投资者为香港市场的主力。随着南下资金交易增多,内地投资者的比重将逐步提升。
南下资金自2016年上半年起一直处于增长态势,占比港交所总交易量也维持上升趋势:
目前来看,南下港股交易增长势头明显,主要投资都来自内地的机构投资者;然而,由于个人投资者在内地占比巨大,从长远的角度看,个人投资者投资港股的数量将增多,使得两地投资者结构的差异有所缩小。
2.港股的股东决议
2.1港股的红利派发
2.2供股、公开发售周期
供股
公开发售
除认购发售股份的权利不能买卖外,认购和结算的流程与供股相近。
注: 供股和公开发售业务都会涉及认购自身公司的股票,但部份供股和公开发售可供同时认购其他证券,如自身公司的(上市/非上市)认股权证或其他的可换股债券。
2.3供股、公开发售介绍
供股
公开发售
公开发售指的是联交所上市公司向现有证券持有人发出要约,使得此持有人可以对证券进行认购。公开发售的处理与供股比较类似,区别就是公开发售权益不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转让,只能进行申报。
2.4要约收购-有条件/无条件/强制性
有条件/无条件/强制性收购的异同
注:有条件/无条件要约收购有可能为部分要约收购。
2.5要约收购周期
收购(有条件/无条件)
要约的接纳期间有机会延长,视乎上市公司公告而定。
当有条件要约宣布成为无条件后,接纳期间会延长14天。
要约宣布成为无条件后,要约代价会于接纳日期的7个工作天内发放。
2.6投票
对于现行香港股票市场,股东可亲身或者委派他人代为出席股东大会并以投票方式表达股东意愿
股权登记日:并非所有会议也设有股权登记日。根据目前的市场惯例,股东周年大会及注册地为中国的上市公司的股东会议会列明股权登记日,或最后交回过户表格的日期作为记录日。
投票业务:香港市场一般容许持股量多于1股的股东分拆投票,则就同一决议案可同时投赞成及反对票。同一股东在投票时无需使用其全部票数投票,弃权股不包含在表决结果内。(部份H股除外)。在香港上市公司的股东会议一般不设投弃权票的选项。但部份H股提供投投弃权票的选项。累积投票,部份H股公司允许对部分决议案以累积投票方式投票,其安排与A股相近。股东可按照一般方式进行投票或累积投票。
2.7股份合并/分拆
分拆和合并的规定
在香港市场上,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股份的分拆或合并来更改其证券的发行数量或面值。联交所规定,当上市公司的股价低于0.1港币或接近9995港币时,会要求上市公司进行股份的拆分或合并。经分拆或合并后的股价也不应低于0.1港币,或接近9995港币。
香港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可根据公司本身情况,对股份进行合并/分拆的行为
合并 : 原有股份按比例合并 :如10股合并为1股;5股合并为2股;
分拆 :原有股份按比例分拆 : 如1股分拆为6股
因香港股票市场仍有实物股票,合并/分拆会引起新/旧股票并行买卖期分拆和合并业务对投资者的影响。
根据联交所和香港结算的业务规则同时结合深交所的交易安排,当中国结算在办理港股通上市公司股份分拆及合并业务时,会进行股份代码装欢处理,调整账户持有数量。港股通投资者应关注股份分拆、合并时账户中的股份代码以及持有数量是否有变化。还要注意分拆、合并业务临时代码额度换算期间的原股票代码不能用于转托管办理。
3.港股通介绍
3.1港股通
港股通介绍:港股通为沪港通或深港通中资金由北南下的投资方向,其中沪港通已于2014年11月17日开通,而深港通也预计将于2016年11月下旬开通。在港股通出现之前,内地投资者只能通过QDII、内地上市的港股ETF或基金互认来投资港股,限制较多。
港股通开通后,内地投资者的投资渠道更加丰富,也为他们投资跨境配置资产,以及分享港交所上市公司经营成果提供了额外的渠道。
港股通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也能助其一臂之力。投资者使用人民币投资港股,很大地增加了人民币在深港间的流动性。
港股通影响:
港股通的特点:
在深港通开通后,港股通将一共包含420多只股票;其中,315只为沪港通中已经包含的港股通标的,再加上深港通大约会新加入的109只股票,当前总市值约为25万亿港元,占比全部港股的85%。
港股通标的中,市值占比最高的行业为:银行、房地产、TMT、金融以及能源。港股通交易风格也比较偏重蓝筹股、高派息股以及金融类股票。其中,金融股成交额在2016年占总成交额的41%,远高于2015年的21%。而工业股占总体的成交额已经从2015年的18%下滑至6%。
虽然包含众多利好政策,但是港股通也对投资者有一定的限制,例如针对个人投资者的50万元交易门槛,以及单一的交易品种。然而,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这些限制可能会在以后取消。
深港通、沪港通、QFII及RQFII制度对比:
3.2港股通目前的潜在投资机会:
AH股折溢价的机会
高股息的机会
在港股中,成长性较好的行业,如医疗服务、娱乐、教育、生活服务、互联网等。
内地资金偏好的中小型绩优股。
3.3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2016年10月)
3.4南下资金趋势
最近,AH股的溢价水平虽然从高位有所回落,但目前还处于较高水平
3.5深港通实施办法
3.6港股投资注意事项
交易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港股投资注意事项
港股通股票名单:港股通股票名单存在动态调整,而投资者为了避免无法买入被调出的港股通股票,应当时刻关注最新的港股通股票名单。
交易日额外限制:只有深港两地交易日的重合日期才为港股通的交易日
每日额度限制:由于港股通的每日额度限制为105亿元,在联交所开市前时段若深交所港股通当日额度已经使用完毕,则该时段投资者将不能通过深交所港股通进行买入交易。同时,在联交所持续交易时段或收市竞价时段,深交所港股通当日额度使用完毕的,当日投资者将不能通过深交所港股通进行买入交易。
业绩披露:香港的定期报告法定信息披露规定一年两次,而季报则属于自愿披露,大部分的股市也随之不披露季度报告。对比A股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告与快报的发布也做了相应规定,港股则为自愿披露。再者,港股公司的财务年度可选择其他时间点,不一定为1月1日至12月31日。
系统故障:在港股通交易中,若联交所与深交所证券交易服务公司之间的报盘系统或者通信链路出现故障,可能导致15分钟以上不能申报和撤销申报。
停市:当香港出现台风、黑色暴雨或者联交所规定的其他情形时,联交所可能会出现停市情况。反映到投资者身上,就是此期间无法进行港股通交易。当深交所证券交易服务公司认定出现交易异常情况时,港股通服务可能会被迫暂停,同样限制投资者的港股通交易。深交所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及深交所对于此种情况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不承担责任
权益类证券限制:投资者在投资港股通股票时遇到的权益分派、转换,或上市公司被收购等情形及其他异常情况而获取在联交所上市但不属于港股通证券范围内的,只能通过港股通卖出,不得买入,除非深交所有另行规定;投资者若因为港股通股票权益分派或者转换等情形而获取联交所上市股票的认购权利在联交所上市的,可以通过港股通卖出,但不得行权;投资者若因为港股通投票的权益分派、转换、以及上市公司被收购等情况获取的非联交所上市的证券,可以享有相关权益,但不得通过港股通交易。
分级结算原则:因为港股通的境内结算适用分级结算原则,因此投资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证券公司未完成与中国结算的集中交收,导致投资者应收资金或者证券暂时搁置,无法交付;证券公司交收违约,导致投资者不能及时取得营收证券或资金;证券公司向中国结算发出的投资者证券划付指令错误导致投资者利益受损;证券公司未能遵守相关业务规则从而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其他情况。
跨境结算:跨境结算若出现以下情况,投资者会面临损失:香港出现的极端天气导致港股通交易延迟交收;香港结算在极端情况下无法交付证券而对中国结算使用现金结算的,中国结算需要参照香港结算的处理原则处理;若香港结算发生破产导致其无法履行对中国结算的全部交收义务时,中国结算会协助向香港结算追索,但不承担由此产生的损失,请投资者们务必注意。
3.7内地投资者的投诉方式
当内地投资者需要投诉时,内地、香港的投诉处理管道均向双方投资者开放。港股投资者可以就香港上市公司的投诉直接向香港证监会、联交所、或香港上市公司提出。对内地投资者提出的涉及香港证监会监管事宜的要求,可以由中国证监会提供转送服务,由香港证监会依据香港法规统一处理。
主要的境内投诉渠道:投资者可以直接致电中国证监会“12386”热线电话(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3:00-16:30)投诉。投资者还可以通过中国证监会官网互动留言平台、通过中国证监会网站向“主席信箱”留言。投资者也可以直接发电子邮件至gzly@csrc.gov.cn来表达要求。
除此之外,投资者也可以拨打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投诉电话、深交所服务热线(400-808-9999)、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相关投诉电话等提出要求,还可拨打上市公司投诉电话(如有)直接提出要求。投资者也可以向香港证监会提出投诉,香港证监会收到要求后会转交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
3.8香港证券机构的简介及监管范畴
3.9香港证券机构的投诉方式
4.近期市场热点
4.1目前国内的经济与货币环境
未来一段时间,新的房地产调控应该不会对经济构成系统性风险,也不会引起全面收缩。财政政策会加力形成托底,货币政策趋稳而不收紧,原因如下:
当今经济处于低走期,不同于2010年的过热经济时期,所以当今留给信用收缩的空间不大。
从新房销售量同比增速的趋势来看,中国房地产行业在 2008 年后已经经历了两次完整的周期。我们认为自住性住房需求在
2016 年已经提前释放,而且居民家庭房价承受能力亦在下降。如今这一轮的地产周期并没有太多拉动经济的效应,这一轮的楼市调控政策是为了防范资产泡沫以及维护社会稳定。
此轮调控政策主要为打击一二线城市地产而制定,而三四线城市的地产库存仍然较高,还需后续政策继续引导。
从相对较高的 2016 年比较基准来看,我们对住房销售在 2017 至 2018 年的前景持谨慎态度。投资或投机的弹性势头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不过,这只会平滑住房销量下降的速度,而不会扭转下行的趋势。本轮的地产周期中,房地产投资与销售的关系有所减弱,所以对投资的拉动作用有限。
4.2地产调控对经济的影响
从中国房地产投资的历史来看,宏观政策对于投资增速有着显著的影响。2007年出台“国六条”,之后房价和房地产投资增速都出现了明显的回落;2011年出台“新国十条”之后,房地产投资增速迎来了回落。不过本轮调控政策是局部性的,地产去库存背景下,政府反而希望三四线城市房市交易活跃,因而本轮调控在规格和力度上是不及07和11年的。
地产调控措施对宏观经济增长影响偏负面。一个可以判断的重要逻辑是,地产调控政策的推出遏制了一二线城市的房价短期继续上涨的预期,成交量会迅速萎缩,买卖双方进入观望期。目前地产投资与地产销量之间的同步性更强,一旦销量下降,会传导至地产投资,但由于政府加大土地供给和督促地产开发商加大开发力度,下降幅度不会过大。总体而言,调控政策对地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略偏负面,如果今年GDP的增速是6.7%,我们对明年的GDP增长预期调低至6.5%。
地产政策对投资的影响
地产相关消费品增速
4.3外围市场利率随流动性预期的变化
10月外围市场无风险利率波动向上。10月第一周,外媒传出消息称“欧洲央行或不再延长QE期限”,叠加联储加息预期逐步强化的影响,欧美长端国债收益率出现大幅上行。10月20日,欧央行行长德拉吉在利率决议会议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否认上述传闻,称尚未讨论QE事项,也不会在某一时点突然停止购债,将在12月会议上讨论QE,因而利率上行趋势一度逆转。
近期外围无风险利率总体走高,主因在于市场判断全球流动性未来将有收紧。到目前为止,美联储加息预期上升,欧央行传出未来QE将逐渐减少的风险,日本央行发明了包括收益率曲线控制的“新框架”,而英国宽松空间又受制于英镑贬值,这些都是全球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印证。然而从金融稳定的角度考虑,包括德银问题,法、德、意极右派上台鼓动退欧在内的风险事件又有可能驱动新一轮宽松。风险当前,市场对全球流动性拐点的判断将陷入纠结之中。未来,央行货币政策和流动性边际变化仍将是驱动大类资产的首要因素。
发达国家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周度变动,单位:基点
本资料所有信息来自公开渠道或华泰已发表的研究报告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李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