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担忧未来增长趋缓 中资银行H股在港遭抛售

  ⊙记者 时娜 ○编辑 李剑锋

  尽管半年报整体好于预期,在港上市的中资银行股业绩发布后仍遭到资金集中获利出逃。由于对中资银行股盈利前景及资产质量忧虑重重,瑞信及花旗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下调了该板块的投资评级。

  截至目前,在港上市的9家中资银行的中期业绩报告已全部发布完毕,尽管整体盈利好于预期,但亮丽的业绩并未给中资银行股的股价走势增添动力,相反,利好兑现引发了市场的集体获利回吐。

  盘面显示,各银行的业绩发布后,中资银行H股的累计跌幅普遍超过6%。其中前期表现较好的民生银行H股,业绩发布后累计跌幅超过16%;最早发布中期业绩的招商银行H股,累计跌幅也超过10%。

  港交所股权披露资料显示,中资银行股股价下跌的背后,正是外资大行的集中抛售。以民生银行为例,该行23日公布中期业绩后,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分4次共抛售6001万股民生银行H股,将持有该股的好仓比例由7.53%降至6.64%;与此同时,摩根士丹利也在民生银行业绩发布后,通过4次减持,将持有该股的好仓比例从6.72%降至5.82%。

  国泰君安(香港)银行业分析员李伟指出,尽管中资银行的中期盈利普遍好于市场预期,但市场担心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在下半年会持续发酵,一些外资大行选择了降低持仓比例规避风险。他指出,下半年,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的坏账担忧很可能会困扰中资银行股的走势。

  瑞信和花旗昨日发布研究报告,下调中资银行股的投资评级。瑞信认为,未来中资银行将面临贷款需求转弱、净息差呈现收窄趋势、资产质量转差、监管趋严等风险,中资银行股的盈利会增速面临挑战。瑞信将中资银行业投资评级降至“同步大市”,其中,该行将最不看好农业银行及民生银行,评级降至“跑输大市”,招行的评级也被降至“中性”。

  花旗的研究报告则将中资银行股降至“减持”,该行认为,中资银行未来盈利增长将会转趋缓慢,同时内地将于明年1月采取的新资本标准,或令中资银行未来三年产生共220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需求,内地银行有可能要削减派息。担忧未来增长趋缓中资银行H股在港遭抛售

分享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日本政府就“购买”钓鱼岛达成协议
  • 体育美网-阿扎伦卡险胜卫冕冠军首进4强
  • 娱乐武汉一女背部全裸露臀购物 网络爆红(图)
  • 财经7月80家钢企再亏20亿 河北钢铁瞒报产量
  • 科技发改委:电商价格战涉嫌欺诈
  • 博客李银河:国人处女情结 柴静:感人跨国恋
  • 读书谁把日孝子逼上杀母路 无胸罩日真空美女
  • 教育大学毕业搬回家生活被骂“混吃等死”
  • 育儿小升初:女儿哭诉爸爸没本事 暑假的困惑
  • 健康转基因大米人体试验疑云 应对开学综合症
  • 女性蝙蝠侠6代猫女魅惑妆 高圆圆透视秀美腿
  • 尚品绅士淑女下午茶修炼 职场香氛美人计
  • 星座甩人星座排行榜 测试你俩在玩火吗
  • 收藏大量假古董涌入加拿大 丘吉尔想踹毕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