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太平洋保险登录港交所 凯雷中国最后盛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0日 04:42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振华

  太平洋保险终于要登录港交所,如无意外,12月23日,太保H股将挂牌上市。

  首先要恭喜凯雷投资,在艰苦等待两年后,终于熬来了太保H股上市的这一天。从此,凯雷投资摘除国内A股3年锁定期和资本管制的枷锁,进入自由套现的H股市场(不过港交所要求仍然有一年锁定期)。

  我有一个主意,12月23日,作为太保和凯雷历史上都极为重要的一天(我这个话应该没有说错吧,凯雷投资成立至今,有哪项交易能在4年内取得利润率超过10倍,而且绝对数额达到50亿美元的投资回报?),凯雷投资应该发表一个公开的感谢信,感谢太保集团董事会,理由如下:

  其一,太保集团2007年在A股成功上市,融资超过500亿元,但太保集团董事会努力尽早促成H股发行,以兑现太保与凯雷当初的约定:在H股上市,并将A股转换成H股。太保H股总集资额可能接近300亿港元,但太保其实并不缺钱,用之前太保集团董事长高国富的话说,300亿融资够用5年。不缺钱而融资,以摊薄A股股东收益和牺牲融资资本效率为代价,兑现承诺,足以体现太保集团董事会令人尊敬的“契约精神”。

  其二,一般公司接受战略投资者股权投资,公司董事会都会设置各种限制性措施,栓紧投资伙伴,而且,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合约规定,期权合约约束,目的都是一个,促成交易前提下,防止合作伙伴frontrunning(提前出逃),极力避免对方的短期行为。太保集团A股上市后就极力说服A和H股监管层、保险监管层,将锁定期更长A股尽早转换成H股(只是起得很早,赶了晚集,去年金融危机,港股发行不可能成功,拖至今年)。而且,人人共知,A股市场还存在严格的资本管制,资本收益汇出面临重重限制,目的也是降低短期资本套利交易的兴趣,而凯雷资本投资太保股权A股和H股转换,化解资本管制问题于无形。两条原因,凯雷岂不需要进一步致谢太保董事会?

  其三,中国金融资源一直因管制而稀缺,2005年前,虽国外不能认知国内金融企业真正市场价值,但国内可并非如此,佐证之一就是,银行、保险、券商牌照稀缺诱人得令人神往。国内金融机构不对内开放股权市场,而寻求外资进入,虽价格低廉,但更大意义在于引入现代金融技术,构建现代金融管理理念。凯雷投资作为私募股权,属性不在于长期投资,植入技术,共谋合作,更在于长袖善舞,包装运作,谋求短期财务最大收益。太保董事会引入凯雷私募基金,而凯雷投资牵手保德信金融集团共同入主太保,开创中国金融机构战略投资的另一种新形式,其制度试错意义重大。凯雷因此更应珍惜太保给出机会,再感谢一次吧。

  其四,引入外资战投,其设想既高瞻远瞩,而路径亦切实可行。但伟大设想亦会面临现实挑战。2006年后,金融企业上市后,巨大的赚钱效应令“国资贱卖论”甚嚣尘上。公众舆论既有盲目性,亦有合理性。但摈弃民粹主义,外资投资倾向的确有令人忧虑之处。譬如,一些外资投资风格转移,更明显投向行政垄断和管制行业,谋取制度因素溢价而形成的超额利润。这种资本引入,有时不仅无利于治理改善,甚至有可能阻碍竞争。而获得巨额的回报并非由于企业效率提高,竞争力增强而产生的溢价,更可能是行业管制、政策优惠而获得制度红利。

  舆论骤起,几家银行管理层和大股东汇金并非傲慢相对,而是劝说外资股东自动延长锁定期,既是减轻公众质疑积极措施,也是对改革成果的维护(人心使然呀,更多人理解就会更多支持)。

  而,对于之后农行重组,改革者更为周密和谨慎,据消息说,农行不会在上市前引入战投,战投要看好农行就要上市时和上市后再投,目的就是减弱战投套利空间,引入真正的长期投资者。如此,也算是再开创了一个模式了。

  如若这样,“战投”的暴利就不在了,凯雷投资10倍以上的投资回报就不会再有了!因此,太保可能就会成为凯雷最后的盛宴了。感谢太保吧,凯雷。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