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港股研究 > 正文
 

恒指回落逾千点 港股是否重演黑10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 10:15 证券时报

恒指回落逾千点港股是否重演黑10月

  自10月初以来滑落逾千点港股重演黑色10月?

  □阿斯达克研究部 梁渊

  “十一”黄金周后的港股,犹如秋天的天气,透露丝丝凉意。国庆开市的第一个交易日,港股即显颓势,虽高位徘徊,却有气无力,其后便如坐滑梯般迅速下滑。之后,恒指几
次裂口低开,不仅跌破万五大关,更滑至14500点心理关口之下,最低见14345点。自10月初以来,恒指回落逾千点。

  翻开港股历史,似乎能找到不少原因。细心的投资者可以发现,过往9月行情,港股市场总会给人带来一点惊喜,如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都在9月给人以喘息,一番盘整之后冲高,吸引众多投资者入市。正当所有人有所憧憬之时,暴风雨便会来临。今年的9月也是如此,大跌之前,市场放量急升,大有创新高之势。进入10月,便出现以上一幕,于是市场高呼“熊来了”,或者干脆用“黑色10月”来定论今次下跌,更有“观相”派掐指算来,恍然“十月乃大凶大吉之月也”。

  美股10月的多事之秋

  10月对美股来说,也是一个惊涛骇浪之月。虽然据市场人士统计,过去54年来,10月股市表现普遍不错,然而1929年股市大萧条、1987年黑色星期一均发生在10月。1978年与1979年的股灾、1989年黑色星期五、1997年道指单日跌554点,也在10月发生。不过,熊市的终结往往在10月发生。自

二战以来,有10个熊市是在10月份结束。

  今年10月,美股同样显著下滑,道指连续多日下跌50点以上。不过,受摩根大通发表理想业绩支持,及油价下跌影响,加上联储局的报告显示大部分地区的商业活动正在扩张,美股周三开始反弹。这是否意味着美股又要历史重演,在10月终结熊市,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不过,戏剧性的是,周三反弹之日正好是1987年股灾纪念日。

  亚太股市哀鸿遍野

  避开历史重演的可能性,我们再来看港股。事实上,港股自今年8月中创下15508点的高位后,众多投资者原以为可刺激大市向好的消息,包括9月12日香港

迪斯尼乐园开幕、9月27日香港政府卖地、十一黄金周、10月12日香港特首的施政报告等,逐一由绚烂归于平淡。而且,息口见顶消息迟迟未见,更糟糕的是,触发市场对美国通胀持续、息率上升周期将延长的恐惧。国际游资开始撤离亚洲股市,亚太股市更是哀鸿遍野。

  在资金严重匮乏的情况下,港股上周下跌631.9点或2.4%,平均日成交额为192亿港元。从近期跌市成交量增多、反弹市成交量递减的状况看,目前市况承接力一般。再者,内地有史以来最大的IPO秀———建行(0939)今次招股冻结资金近2000亿港元左右,虽不及当初领汇2800亿资金,但确实给入市资金造成相当大压力。

  不妨适当进行入市部署

  面对市场太多言论意图表明港股将步入熊市,笔者觉得不然。首先,尽管本次十月下跌行情已经让人恐惧,但按道氏理论的评说,大牛市至少有3-5年。香港从2003年步入牛市至今,仍不足3年;其次,笔者看来,从技术上看,今次下调可作为对今年7月上升行情的回应。当然,回调力度是大了一些,但市场离牛熊分水线即250天线,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大市是否跌到此位置,才能判断后市究竟是否为熊市;第三,笔者比较赞同一个观点,从港股近15年走势看,10月出现大跌市屡见不鲜,但正是这个原因,往往也是投资者的入市良机。历史数据显示,无论是以1个月、6个月或9个月来说,均是10月入市机会最多。其中,又以10月入货,来年4月出货效果最为显著。大多数长线投资者均有此习惯。

  笔者之见,除非大市继续下挫,并击穿14000点,否则未来三个月,港股总体还会向上,再次挑战15500点高位。只有在此位置无法冲破的话,牛市才有可能终结。当然,14500点位置是一个好淡争持的敏感位,笔者不排除再次下试的可能性,但相信离底部已不远。此外,国企股近段时间亦被冷落,与恒指是难兄难弟,下调幅度同样超过7%。不过,随着建行上市交易临近,这种局面也会好转。因此,笔者建议,投资者可以适当进行入市部署。即使在此位置被套,待大市跌至万四附近止损,亏损不会太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