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IPO倒计时 香港基金拷问分层定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8日 13:02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陈宜飚 香港报道 中国建设银行上市已进入倒计时!
根据香港媒体报道,由于建行集资额巨大,因此以中金、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一波为主的承销团队将对建行的IPO采取一种全新的定价模式,以避免建行上市后股价出现波动。 这种被称为“分层定价”的全新定价模式主要针对机构投资者,如果潜在的机构投资者愿意接受较长时间的禁售期,其在入股时所享有的折让率会比以往更高。目前建议的禁售期,由6个月至5年不等。 香港一些较大型的基金公司和机构投资者均表示,目前,尚未收到建行承销团对他们的咨询或邀请。而且,许多香港机构投资者对这种新的定价模式尚觉陌生。香港辉立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经理陈煜强表示,他还是第一次听说香港采用这种做法进行IPO融资。香港其他几家较权威的券商如凯基证券和大福证券的相关分析师或经纪商也表示,以前从来没有听过这种做法,相信在香港是第一次采用。 陈煜强表示,这次建行的招股规模很大,有接近500亿港元左右,可能是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才会采用一些特殊的处理方式。 大福证券资料研究部执行董事兼主管麦德光认为,“分层定价”应该是为了鼓励投资者更多地作长线的投资。但他对“分层定价”的做法能否成功表示怀疑,“如果基金认购的比例不多的话,它是否愿意将自己的股票锁死,我觉得是个疑问。除非是战略投资者,认购超过5%,才会考虑用这种方式,而一般的基金,我相信这种风险定价对他们的吸引力并不一定很大。” “‘分层定价’可能对盘子比较大的国企股比较适用,特别是银行业很适合使用这个情况。”麦德光说,“因为银行股需要保持股价的稳定性,银行业务对国家稳定有重要作用,股价过于波动可能会对经济有不利的影响。” 目前,在这个阶段建行采用“分层定价”还有更重要的预防意义。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改革正在进行中,肯定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保证银行股的稳定。此外,建行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第一家上市的,其成功与否,也关系到其他三大国有银行的IPO顺利与否。 除了价格之外,建行IPO最终能否成功尚有不少不确定因素。 首先,据香港媒体披露,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对建行不良贷款组合的审核提出不少问题,主要担心之处有二,首先,建行以抽样方式抽查不良贷款组合,而非采用全面核实的做法;其次,保荐人未能实时详尽地提供审核的方法及规模。但此说法未获港交所证实。 对此,凯基证券董事邝民彬分析,香港是按国际惯例看一些问题,而国内金融机构在上市前有许多问题需要处理,但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否会获香港监管部门认同,目前还很难说。他认为,投资者可能会对此反映不太好,所以面对这一类的情况,公司应该有一套较好的危机公关处理方式,对一些报道及疑问提出一个明确的交待。 此外,建行前董事长张恩照案件会不会影响建行的IPO,也是有争论的话题。邝民彬说:“影响肯定是会有的,主要看公司能否明确处理这一事件。”他认为,过去中银香港2388.HK)管理层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因此香港投资者对此类消息应该会有承受能力,但和建行有所不同的是,中银香港的高管被查并非发生在IPO之前,因此对建行来说,当前还是要认真考虑这一因素带来的潜在影响。 麦德光则认为张恩照案件不会有影响,因为只是上市前的事,而且也只是张个人的问题,和建行没有关系。另外,投资者对中国的银行有所了解,知道管理者素质的确是最大的风险,但是大家对这个行业还是有憧憬的,特别是看好未来几年中国金融业的开放。 麦德光表示,其实建行IPO的关键还是在于定价。那么建行最终定价多少为宜?他说:“可以参考交行上市时的情况,其股价对账面比值为1.6至1.7倍,当然也要参考其他因素,例如中行、工行等情况,不过总的来说,定价方面不宜过于进取。”至于具体的数值,他表示现有还没有正式公开的资料,不好判断其适应的价位。“这些资料一般要等到上市前一周才会对外公布。”他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