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30日14:52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专访系列】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回归二十年来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市场上中、外资金融机构之间实力意外地出现了颠覆性改变。彭博社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专题报道以《Chinese Giants Are Taking Over Hong Kong》为题,称中资巨头已经“接管”全球最大市场之一香港,并举建设银行(旗下建银国际)及海通证券(旗下海通国际)等中资投行为例,二十年前两家企业还未出现在香港市场,但今天已经成为新股(IPO)包销龙头。在二十年前几乎没有涉足的债券市场上,中资机构今天也纷纷位居前列。专题中更直指”Bye-Bye, Western Bank Dominance”(再见了,外资银行的统治)。

  从今日起,新浪财经一连三期独家专访香港中资金融机构顶尖代表人物,回忆、讲述他们二十年的香港记忆与创业感悟。

  独家专访海通国际林涌:定价权的背后 是尊重市场规律

  沪港通、深港通启动后,不少人都喊着要“争夺港股定价权”,港股估值长期较A股“打折”的情况,显然令不少内地投资者愤愤不平。海通国际副主席兼行政总裁林涌记得,其实早在10年前大型中资券商获准来港设立分支时,“争夺全球定价权”就已经是舆论中的热门口号了,“我们这个行业,二十年来最大的变化,也是中资机构开始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定价权。”

海通国际副主席兼行政总裁林涌海通国际副主席兼行政总裁林涌

  “中国信用”的定价权

  林涌所指的“定价权”并非港股,而是在许多散户投资者并不熟悉的债券市场。2016年,中资机构在债券发行融资排行榜上成绩骄人,而作为香港中资券商龙头的海通国际,更是在IPO项目及承销金额拿下“双料冠军”的同时,还取得了海外市场发行中国风险G3(以美、日、欧元计价债券)及离岸人民币债券项目数的第一名。在2017年上半年,彭博排名中国境外发债交易前10大承销商中,中资投行再度占据五席。

  “在2007年的时候,香港也有很多红筹和内地企业在香港发债,早期例如地产企业在香港发美元债,都要给到12-13%的息率。今天再把这些企业拿出来看,找不到10%以上的利息,7%的都很少。”林涌认为,除了企业在成长外,更重要的是过去定价权在海外机构手里,这些企业债券,大部分评级在这些年中并没有发生变化,是当年海外投资者过分高估了中国信用的风险,“但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个定价权拿回来了”。

  他也指出,现在中资行几乎占据了港股IPO集资前10名(2017年占据9席),这当然也是定价权的另一种体现。

  港股A股化还是A股港股化?

  不过,林涌并不认为大面积“夺取定价权”的情况也会发生在港股市场,“港股的定价权,其实今天还没有拿到,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金融市场是要遵循基本规律的。”。

  林涌指出,在中国信用债方面中资机构拿到“定价权”,其实是外资投资者过去对中国信用的理解是有欠缺,过去债券的价格本就是有失偏颇的,“过去这些年我们只是让这个价格符合事实,符合规律了”。

  但港股则不一样。沪港通启动后曾有一个说法,两地市场互联互通之后,港股会越来越“A股化”,然而海通国际对两地股票的表现进行了一个数据分析,结论是在互联互通之后港股走势并没有“A股化”,反而是A股市场走势越来越像港股了。“比如内地现在高市值、蓝筹公司得到追捧,大量中小市值股票交易量就越来越低”,林涌认为,未来A股其实会越来越像港股,“想要港股的估值好像A股之前那样,是不可能的,不可能靠人多、钱多就能拿到,我们必须尊重市场的基本规律”。

  互联互通中香港市场的贡献

  林涌认为,“互联互通”机制是对香港金融市场影响最为深远的措施,“互联互通是一个金融创新,而且是特别符合中国现实状况的金融创新。跟香港互联互通,内地市场能够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前提下,达到进一步开放,同时也促进和巩固了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他还认为,在互联互通中香港市场已经对国家作出了不少贡献,“从金融理念、市场规则上,可以说国内投资者真正受到投资者教育的目前只有一个地方,就是港股市场。对境内(A股)市场来说,得到了国际化的投资思维和理念。”

  跳出中介定位,香港可更主动

  对于未来二十年香港是否能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林涌相当有信心,认为香港的基础非常好,“香港最好的一点就是真的自由、开放、有秩序,内地 有时有些事情会引发舆论思考为什么大家没有严格遵守规则,而香港最好的地方就是严格遵守规则”。也正因为如此,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但地区的信用评级还可以高于中国大陆。

  然而,林涌指香港在面对中国诸多长期规划,包括金融开放中,把自己定位成“中介”的角色,其实有些自我设限,“今天看来,香港的确客观上达到了中介、桥梁的效果,但我认为这个并不是香港的使命,未来随着中国市场开放,上海与英美各地都互联互通,香港作为转口的重要性在下降。就像1997年去内地要在香港转机,现在就不需要了,未来二十年中国对海外投资,香港也并不是个一定要停留的地方”。

  他认为,香港的核心价值在于是一个开放、自由、遵循全球金融规则的市场,“对中国而言,香港越国际化,越市场化,越自由开放,越有价值”。林涌进一步指出,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现在全球经济进入去中介化的过程,“这个时候香港还定位为自己的中介,其实是很奇怪的”。

  林涌建议香港应当采取更开放的思维,将自己定位为积极参与者的角色,“比如‘一带一路’不需要说是联系人,为什么巴基斯坦重要港口就一定是中国国企去投?香港的企业为什么不能去投?”他认为香港作为亚投行的一个成员,APEC机制的参与地区,“香港应该有这个自信,我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新浪财经彭琳 发自香港)

  以下为对话实录:

  新浪财经:第一次来香港是什么时候?过去十年在香港工作生活,感受到香港哪些地方变化比较大?哪些没怎么改变?

  林涌:我第一次来香港是1997年回归后了。当时我在深圳工作,那一次来是途径香港逗留,然后坐船去深圳蛇口。当时我没有太大的感受,作为一个观光者,最清晰的一个印象是船停在中环的码头,有人指着前面说:“这栋楼就是英军的军营”,当时船几乎就停在驻港英军的司令部下面。二十年来中环的改变真的太大了,IFC(国际金融中心,二期港岛最高建筑)那一片写字楼、商场都是填海所建。

  第二次来香港的印象,就是2007年来香港工作了,那时我的办公室就在这里了(李宝椿大厦)每天在这面窗户前看着对岸的西九龙,ICC(环球贸易广场)很快建起来了,但西九(文化区)那块地真的晒了十年太阳,都没什么变化。

  说到我们这个行业,二十年来最大的大变化,我觉得是中资机构在香港发展了这些年,开始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定价权。你看在2007年的时候,香港也有很多红筹,地产和一些企业在香港发债,早期这些地产企业在香港发的美元债,比如龙湖,碧桂园,绿城,融创,都要给到12-13%的息率。可是今天再把这些企业拿出来看,找不到10%以上的利息,到7%的都很少。

  这里面变化的在哪里?当然企业也在成长,但更重要的是过去定价权在海外机构手里。这些企业,大部分评级在这些年中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当年投资人大部分是海外的,他们对中国不理解,所以对中国企业信用风险是高估的。十年过去后最大的变化在于,在第一个跟中国自身最有关系的地方,中国信用的定价。中国人可以把他们拿回来了。

  另外,现在中资行几乎占据了港股IPO前十名,这也是定价权的体现。

  新浪财经:港股市场的定价权呢?未来也会被拿回来吗?

  林涌:其实2007年的时候,舆论上就有很大的声音,说中国投资者要如何如何去争取全球定价权,港股的定价权。但是港股的定价权,今天还没有拿到。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金融市场是要遵循基本规律的。债券我们拿到“定价权”,其实是外资投资者过去对中国信用的理解是有欠缺,所以当时债券的价格就是有失偏颇的,过去这些年我们只是让这个价格符合事实,符合规律了。

  但是港股不一样。几年前有一个说法,互联互通之后港股会“A股化”,海通国际对这进行了一个数据分析,结论是港股并没有“A股化”,反而是A股市场的走势越来越像港股了,内地现在高市值、蓝筹公司得到追捧,大量中小市值股票交易量就越来越低。在股市上,如果说要取得港股“定价权”,意思是要港股的估值好像A股之前那样,是不可能的,这不可能靠人多、钱多就能拿到,我们必须尊重市场的基本规律。

  新浪财经:我们看到中资机构在香港过去十年来实力壮大很快,在许多排名榜上压下了外资大行,你如何评价中资机构的实力,和目前国际化取得的进展?

  林涌:前两天我在我们中资证券业协会的董事群里面,谈起中资现在在IPO集资上排名很前,债券承销也占比很大,有一位中资投行的高层就指出,其实核心定价权中资还没有拿到。这个我也这样认为,就像前几年中信证券前执行董事殷可在收购里昂证券时所说的,中资投行跟长线投资者还缺乏足够的沟通机会,对他们的投资偏好、期待、判断了解并不足够。

  中资机构的确发展很快,但是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如何成为国际化金融机构,等到我们“毕业”了,到时在全球金融市场上,肯定会有具有系统重要性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名字。这将是中国成为强国的重要标志。中国成为金融强国还有其他两个重要标志,那就是具有全球重要性的市场,以及成熟、长线的投资者。

  新浪财经:海通国际2007年在香港设立,这十年来你在香港工作,对这个金融中心的优点,或者说特点有什么理解?

  林涌:香港的基础非常好。香港最好的一点就是真的自由、开放、有秩序,内地有时有些事情会引发舆论思考为什么大家没有严格遵守规则,而香港最好的地方就是严格遵守规则。我对香港的优点、特点感受最深的是这一点。正因为这样,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但地区的信用评级可以高于中国大陆,因为大家都赞同这里有完善的规则,未来是可规划的。

  香港是金融中心,投资最厌恶的就是不确定性,最厌恶想不到的风险。香港的规则性体现在没说的就不该做,说了的就要执行。其实香港市场规则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众多团体的彼此协调,比如四个交易所合并成联交所,就是在协调中制定了现在的交易规则。

  从这个角度讲,虽然有些人对现在香港有些制度不赞成,但这个规则形成的过程和制度是对的。既得利益者对某些变革不同意,是天经地义的,这是个民主协商的社会,制度的变革就是应该循序渐进。

  新浪财经:香港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中国内地的中介、联系人,但回归二十年后很多人认为香港的地位下降了,您认为香港今天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在哪里?

  林涌:今天看来香港的确客观上达到了中介、桥梁的效果,但我认为这个并不是香港的使命,未来随着中国市场开放,上海与英美各地都互联互通,香港作为转口的重要性在下降。就像1997年去内地要在香港转机,现在就不需要了,未来二十年中国对海外投资,香港也并不是个一定要停留的地方。

  我认为香港的核心价值在于他是开放的,自由的,遵循全球金融规则的市场。对中国而言也是这样,香港越国际化,越市场化,越自由开放,越有价值。印度人来我们也欢迎,内地人来也欢迎,但内地人不来我们也不伤心,大家都可以随时来随时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全球是一个去中介化的过程,这个时候香港还定位为自己的中介,其实是很奇怪的。这并不是一个未来的趋势,香港应当有更开放的一个思维,应该是一个参与者的角色,比如“一带一路”不需要说是联系人,你就该是个重要的参与者。

  新浪财经:香港或许不需要把自己限制在中介的定位上,那么你对于香港未来发展有什么建议吗?

  林涌:比如在“一带一路”中,香港已经是亚投行的一个成员,APEC机制中香港也是一个参与者,香港是作为一个地区参与的。香港应该有自信我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为什么巴基斯坦重要港口就一定是中国国企去投?香港的企业为什么不能去投?

  香港财政盈余非常大,财政很稳健,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举例而言,挪威有个很强大的主权基金,挪威过去经济主要靠石油,因此他们主动做很多主权基金的投资,投资在各个产业。还有新加坡的GIC和淡马锡,都是比较成功的大型投资者,他们的风格和理念跟香港不同,会积极主动去参与一些长远机会。

  我印象很深的是,淡马锡在中国很多金融机构改制的年代,就加入成为策略股东。但是香港却没有听说曾经去参谁的股,哪怕那么多大型中国国企、民企在香港上市,金融机构赚得盆满钵满,香港也没有任何主动参股。

  香港现在有很大的财富积累,但是经济结构也是比较单一,香港跟这些地方相比,可以更主动去管理自己的投资。比如香港经济本来就是地产、金融占比大,从分散风险角度,投资恰恰应该回避这些,科技、能源,这些都是可以考虑多投资的领域。

  新浪财经:香港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发展与中国的对香港的定位和政策推动关系很大,您认为哪个政策的正面影响是最大的?

  林涌:以影响来说CEPA的影响是最大的,十多年来对于帮助香港经济、民生有很大作用,真正加深了香港跟内地的联系,尤其是人员的来往。

  在金融市场上来看,互联互通机制影响十分深远。互联互通是一个金融创新,而且是特别符合中国现实状况的金融创新。跟香港互联互通,内地市场能够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前提下,达到进一步开放,同时也促进和巩固了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而且在互联互通中,香港对国家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从金融理念、市场规则上,可以说国内投资者真正受到投资者教育的目前只有一个地方,就是港股市场。

  未来相信沪港通越来越大,越来越好,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两地市场。对境内市场来说,得到的是国际市场的投资思维和理念,对香港来说则带来对中国更多了解的投资人,会改变香港市场存在的价值低估。

责任编辑:黄建华 SF178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