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19日10:03 新浪港股

  文/新浪港股专栏作家 港股独角兽 微信公众号(xlgg-sina)

  上周环球科技股出现急跌,也令市场气氛转向冷淡,但笔者认为这样反而更健康,因为升得过急容易代表这波升浪会过早完结,有升有跌倒可实现慢牛行情。 本周大市焦点是本周三(21日)A股能否纳入MSCI,现时表面上看是机会参半,但长远A股最终也是纳入MSCI,反而是港股要在A股国际化中更主动发展出其独有角色。

  MSCI若按原先计划,需要以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进行全部纳入,当中涉及约400多只A股股票,但据最新MSCI公司的新方案,若纳入A股,会将A股数量下降至169只,以减低对市场的影响。

  具体造法是从原方案中剔除了A股中盘股(178只)、AH股中H股已经在MSCI中国指数成分中的A股公司(61只)、以及停牌时间超过50天的个股(40只)。此方案会在下一次指数调整时将新标的纳入,逐步将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进行全部纳入。

  MSCI这次的两手方案,似乎为A股纳入作好准备。反而是中证监表现得较为冷静,相信目的是一旦再次失败也不会令市场有太多失望。上周五(16日),中证监发言人张晓军表示,中证监对A股能够纳入MSCI是乐见其成,但A股是否纳入MSCI是MSCI方面的商业行为。不管A股是否纳入MSCI,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方向是不会变的,改革开放的节奏也不会因为A股是否纳入MSCI而有所改变。

  一向看好中国的摩通认为,A股很大机会获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建议基金经理提早吸纳相关股票类别。高盛大摩等也加入唱好行列,不过是否代表今次高机会纳入MSCI则仍是未知之数。不过,A股今年表现相对落后,相信也代表了市场并不认为今次这么容易纳入MSCI。

  若A股今次真的进入MSCI,自然好处多于坏处。因世界各地的被动资金,都要加大A股的资产配资,令A股大篮筹在国际上有更多认受性。另外,据景顺的分析,要全部纳入MSCI指数之路十分遥远。过去台湾及南韩也分别用了10年及20年才完成,惟一旦完成后,其与标普500指数的相关性均出现显著提高,令股市进入国际估值体系,引发当地金融资产的价值重估。

  就著A股进一步市场化,最直接就是影响港股市场的作用。过去,已有不少声音指出,港股在内地国际化中变得边缘化。的确,若不是A股市场上市仍存在‘堰塞湖’,港股也不是这么容易便获得内地公司垂青来港上市,因始终港股这边的估值一向较A股为低。

  无独有偶,港交所(388.HK)上周五公布了检讨创业板及修订创业板及主板规则咨询,重新定位创业板为独立板块,并取消简化转版申请程式。从大方向上看到,主要是要令创业板的规举变得更严格,同时新增同股不同权的市场空间,让更多有吸引力的股权结构特别的股份来港上市。

  根据咨询建议,未来将上调创业板上市要求,将创业板现金流规定由最少2,000万元上调至3,000万元;创业板上市最低市值由1亿元增加至1.5亿元,主板由2亿元增至5亿元。此外,创业板控股股东上市后禁售期由一年延长至两年;及强制创业板上市公开发售股份不少于总发行量10%。

  文件又建议,提高上市发行人证券的最低公众持股价值,创业板发行人由3,000万元增至4,500万元;主板发行人由5,000万元增至1.25亿元。港交所同时建议将审批或拒绝创业板上市申请的权力交回上市委员会。

  至于创新板分为创新初板和创新主板两个板块,让初创或未有盈利的新经济公司上市。创新主板只要求基本与主板相同,包括财务及上市审批程式等等,不同之处,是可采用非传统股权架构方式申请上市。而创新初板只供专业投资者投资,公司的预期市值至少2亿,审批程式亦会较为宽松。

  港交所指出,创新板旨在吸引新经济公司,但因科技行业不断演变,所以不对‘新经济’作定义,只循原则性方法审批,根据申请上市的公司是否依赖创新、科技等的营商模式判断,行业可以是生物技术、医疗保健技术、网络或软件等。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也主动解释过去本港股市也能吸引新经济公司上市,惟因未能符合本港的上市要求,最终选择到美股上市。

  笔者仍记得,本港证监会曾决定不放行同股不同权的建议,但今次推出的创新主板,走的似乎是港股主板以外的新路,不知本港证监会又是否放行。在A股国际化之下,若创新主板成功推出,的确能够另辟路径,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新平台,为港股边缘化提供新转机。

责任编辑:张海营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