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南方都市报”,作者周亮、梁小婵。

  “港股通南向交易量已经占香港整体的成交量7.5%,这是个非常惊人的数据。港股通在开通的时候,这个数据只占香港整体交易量的0.5%。”

  “深港通开通之后,两地投资者的投资标的范围已经扩展。不过从成交量来看,沪港通依然是主要途径。今年以来,部分海外投资者将QFII通道置换为深港通和沪港通的渠道。”

  “北水南下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内地经济转型期,资产预期回报下降和内地的资产泡沫。特别是保险、银行资金等,之前预期的无风险收益率在7%-8%,如今下降至4%。这类资金必然寻找资金洼地。”

  南都记者统计发现,从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开通以来,资金流从“南冷北热”到“南热北冷”完成一轮切换。截至目前,南下资金已经是北上资金的2.5倍。

  截至2017年6月13日,港股市场通过沪港通(北向)买入的资金整体净流入为1526.83亿元,而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南向)渠道买入港股的整体净流入为4125.4亿元。

  深港通则相反。2016年12月15日开通以来,深股通北向净流入784.46亿元,港股通南向净流入397.52亿元。

  港股通南向交易量占比已达7.5%

  值得关注的是,香港市场交易容量偏小,南下资金对于港股市场的影响更为显著。

  “港股通南向交易量已经占香港整体的成交量7.5%,这是个非常惊人的数据。港股通在开通的时候,这个数据只占香港整体交易量的0.5%。”6月10日万联证券在广州举办“互联互通,新风口与新机遇———2017年港股大讲堂”上,港交所市场发展科中国客户关系及市场推广部高级副总裁周晓殷对南都记者表示,内地资金已经成为港股今年上涨的重要推手之一。

  “内地资金逐渐成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内地多家主流港股投资机构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都提及此观点。

  去年年底,随着深港通的开通,内地资金参与港股交易的程度越来越深,根据格隆汇统计,港股每日的成交量中有15%~20%的资金来自内地。

  南都记者发现,从深股通渠道看,深股通新增了大量深市个股标的,颇受海外投资者的青睐,深股通开通后,累计使用额度增长迅速;而相比之下,由于深市港股通和沪市港股通存在大量重合标的,导致深市港股通的累计使用额度略少。

  “深港通开通之后,两地投资者的投资标的范围已经扩展。不过从成交量来看,沪港通依然是主要途径。今年以来,部分海外投资者将Q FII通道置换为深港通和沪港通的渠道。”深圳一家大型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对南都记者表示。

  对于深港通成交量,深圳一位券商研究所分析师称,深股通相对于沪股通更加受到香港投资者的青睐,北向成交量和净买入额都超过南向。

  内地机构配置港股是中期过程

  香港民众证券董事总经理郭思治表示,今年以来,在内地资金涌入之下,港股走势强劲,赚钱效应明显。从数据来看,保险机构4月、5月加大了港股投资,体现了机构对港股后市看好。从整体来看,内地资金投资港股市场仍有很大空间,未来港股继续创新高的概率很大。

  “我们看到,目前的南下资金除了公募基金外,其实内地的私募基金和互惠基金也成为主力之一。”

  “北水南下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内地经济转型期,资产预期回报下降,和内地的资产泡沫。特别是保险、银行资金等,之前预期的无风险收益率在7%-8%,如今下降至4%。这类资金必然寻找资金洼地。”中信证券研究部分析师秦培景对南都记者表示。

  他表示,“香港作为一个高分红的市场,主板分红率达到3.5%。港股的配置价值对于这类资金必然有着重大意义,特别是委外收紧等监管变化下将使得这类资金更加偏好稳健回报。港股配置将是中期过程。”

  另一方面,散户投资者也通过配置沪港深基金,借道投资港股。截至6月5日,仅仅公募基金就已经成立了111只沪港深基金,规模累计834亿元,其中规模最大的达到72亿。南都记者了解到,这些基金主投H股的比例在上升。基本都配置了港股,此前空转现象已经逐渐消失。

  事实上,公募港股基金集中投资港股,令监管再度出手。《通过港股通机制参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的公募基金注册审核指引》近期下发,指引对于公募基金通过港股通交易投资港股的比例、基金经理要求以及注册审核材料等有了更细致的规定。

  有今年业绩的沪港深基金平均获得7%左右的收益,表现较好,尤其是业绩最好的品种今年以来业绩超27%。

  南下减缓北上加速

  近期恒生指数盘中突破26000关口,创下近两年的新高。今年以来至6月9日,恒生指数涨幅达到18.3%,跑赢全球主要指数。近日港股从高位震荡回调,而南下资金呈现出趋缓的状态。

  上周流入香港市场的南下资金疲弱,有两天甚至为负,整周日均流入5亿港币,是自2016年12月中旬以来最差的一周。

  同时北上资金加速,日均19亿元,大大高于年初至今的9亿元和去年的3亿元。

  中金公司分析师王汉峰对南都记者表示,近期A股表现复苏是南下流入趋缓的原因。下半年如果内地市场流动性出现边际缓解,我们判断A股有望走强,A股与港股及海外股市表现的差距将收敛。

  王汉峰预计,南下资金流入或减少至5亿元~10亿元/天,而年初至今为14亿元/天。

  但考虑到境内机构仍有强劲的配置需求,险资仍有较大空间投资于港股,港股通公募基金不断增加,全年南下净流入量将维持在2000亿元~4000亿元。

  对于目前港股回调,特别是科技股和金融股的下跌。今年科技股明显跑赢大市,不少分析认为,从基本面来看,科技股估值没有达到泡沫的水平,近期调整会是投资者获利回吐。

  “港股今年涨幅较大,指数上涨近20%,个别股票甚至翻倍,但是基本面却没有同步,部分港股的价格已经不低,甚至出现泡沫的迹象,投资者仍需理性。”周晓殷表示。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对南都记者分析称,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预期略有走弱,内地金融去杠杆以及监管从严,对港股内资板块构成潜在压制,但估值支撑、外围股市正向带动以及人民币汇率趋稳等因素,可能导致港股短期继续走强。

  复星恒利证券分析师称,对于港股而言,在经过连续的五月上扬后,进入六月,港股或有望出现加速的赶顶走势,并将伴随高位的剧烈震荡。六月港股或将出现冲高回落走势,波幅将剧烈拉阔。

  纳入深港通市值腾升有望

  IGG3月6日纳入深港通,至今股价涨幅111.85%,区间换手率193.02%

  6月14日,中国恒大腾讯控股融创中国汇丰控股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工商银行新华保险碧桂园建设银行成为沪市港股通当日的前十大活跃个股。而IGG、比亚迪中兴通讯洛阳钼业中芯国际也成为深市港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沪市活跃个股成交在1.8亿元至3.9亿元之间,深市的活跃个股成交量除了IGG、腾讯、比亚迪外,成交量均少于1亿元。

  目前对深港通开通以来的成交金额尚无全口径统计,我们从每日前十大活跃股的成交情况进行分析: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开通以后,截至2017年6月,深股通净买入金额最多的个股为海康威视(107.24亿元),此外,美的集团(92.27亿元)、格力电器(75.74亿元)、五粮液(43.49亿元)、洋河股份(26.35亿元)成为被深股通资金净买入最多的前五。净卖出最多的个股为三聚环保(-0.88亿元).

  港股通净买入金额最多的个股为建设银行,净买入142.48亿元,腾讯控股净买入113.04亿元,工商银行63.26亿元,中国人寿为60.26亿元。净卖出最多的个股为中国恒大15.42亿元,渣打集团净卖出5.63亿元,吉利汽车净卖出5.61亿元。

  除了这类大型个股外,中小型个股在纳入沪港通后,交易活跃了不少。

  事实上,深港通新增了恒生小型股的部分标的,从小盘股的日换手率来看,已经从开通初期的0.18%提升到了近期的0.27%,随着内地投资者对小盘股熟悉度的提升,参与小盘股交易的资金也增加,极大提高了小盘股的活跃度与流动性。

  恒指公司将于今年8月份对恒生指数成分股进行调整。根据去年两地证监会签署《联合公告》对深港通下港股通股票范围的界定,市值50亿港元及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的成分股可获纳入深港通标的股。

  不少港股都开始公告,要冲刺纳入各种成分股标的。今年6月,总市值84.64亿港元的时代地产公告称,公司也已符合股权高度集中公司若要重新纳入恒生指数系列及MSCI环球可投资市场指数成分股,需满足的所有条件,正积极采取措施以求尽快重新纳入有关指数。

  “事实上,香港不少中小市值公司都在积极准备,以期望纳入深港通标的。根据统计,香港中小型个股在纳入深港通之后,成交量都出现明显放量。”香港券商分析师对南都记者表示。

  “目前,不少资金都在布局为了要纳入深港通的潜在标的。在下一轮深港通标的更换过程中,股市会出现新的财富转移过程,这是投资者要重点关注的。”上述分析师表示。

  6月14日深市港股通最活跃个股IGG自2017年3月6日正式成为深港通标的,当日股价急升30.01%。而该股纳入深港通之后至今,股价涨幅达到111.85%。区间换手率达到193.02%。

责任编辑:白仲平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