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统计,香港证监会在3月13日发出针对创业板上市申请人的声明后,创板新股首日上市及其后累积股价表现,明显较去年“正常”,连香港证监行政总裁欧达礼上周也表示,创业板围飞现象有改善。

  不过,中央结算纪录显示,仍有不少创板新股,实物持股加上五大持仓券商的持股比例仍高达八成至九成,意味公众持股不多;围飞现象是否已经得到改善,似乎仍有待观察。

  香港创业板“围飞”现象一直为外界诟病,更被封为“插水股之都”,令香港证监会今年初两度发出声明整顿市场。自香港证监会今年3月13日发出声明后,截至4月底期间,共有11只创业板新股挂牌,均设有公开发售,全配售新股暂时绝迹。若对比起去年创业板新股的表现,此批新股股价表现显然较为“正常”。

  创板新股首日升幅远低于去年

  该11只创业板新股中,首日的平均股价升幅为11.6%,其中升幅最高的亚洲杂货(08413)升73.91%,与去年同样有公开发售部分的新股表现相似;但却远远低于去年以全配售形式上市的创业板新股(平均首日升逾6倍),其中升幅最高的K W NELSON(08411),股价更暴升20倍。换言之,去年全配售新股的首日平均升幅,足足为声明发出后上市创板新股的56.6倍。

  类似现象同样出现于创板新股上市后的股价走势。由上市至4月底止,该批11只新股股价平均升幅为4.32%,升幅为去年同样设有公开发售新股的一成;至于全配售新股,其截至去年底,股价平均较配售价高逾5倍。不过,全配售新股截至去年底的股价,平均较首日收市价跌近两成,“插水”情况显然较其他两者要高。

  欧达礼于上周会见传媒时亦表示,针对创板新股问题,证监所采取的跨部门团队协作方式已渐见成效,大部分新股开始设立公开发售。

  新股公众持股占比仍不足两成

  从股价走势而言,自港证监发出声明后,创板新股股价暴升暴跌的情况得到显著改善。

  但事实上,翻查中央结算纪录,于声明发出后上市的11只创板新股中,实物持股加上五大持仓券商的持股比例甚高,最低为高门集团(8412)的81.8%,最高为海鑫集团(8409)的95.5%(见图),意味于市面上流通的公众持股根本不足两成,要判断围飞现象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仍有待观察。

  散户投资意愿降低令庄家更易“围飞”

  自港证监发出声明后,全配售新股看似绝迹市场,但事实上,围飞手法层出不穷,即使有作公开发售的创业板新股,亦可以围飞。

  有市场人士表示,庄家除了可以“凑人头”外,也可因应新股认购反应,分配人手申请认购甲组或乙组(一般指总认购额超过500万元的大额认购)股份,甚至愈来愈多新股“来历不明”,令散户认购意愿大减,变相令庄家更容易围飞。

  信诚证券联席董事张智威表示,庄家除了可以“凑人头”认购外,亦因新股认购分甲组、乙两组,两组获分配的基准相若,庄家可因应新股认购反应而调配人手,“若多散户认购甲组,(庄家)便可派人认购乙组,再用孖展形式吸纳股份”。

  他续称,尽管公开发售仍可围飞,但成本较高,加上经骏杰(08188)一役后,港证监可随时以“不存在公开市场”为由将可能有问题的新股停牌,大大降低庄家围飞机会。

责任编辑:黄建华 SF178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