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0日23:17 证券时报

  港股还值不值得投资?出现了什么问题?未来出路在哪里?新浪港股发起“港股还有没有吸引力”大讨论,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欢迎关注港股、关注资本市场的人士,一起为港股建言献策,共谋港股市场的明天。来稿请至hkstock_biz@sina.cn

  香港证监会刚刚发布的《致中介人的建议通函在开户过程中核实客户身份》通知函,成为这个周末的热门话题。

  香港证监会表示将允许券商在为客户进行初次非面对面开户时,使用内地及香港官方认可的电子签名,来核实客户身份及签订客户协议。

  此封出自香港证监会的通知函意味着什么呢?

  简而言之,香港证监会放行了香港券商网上远程开户,内地投资者不再需要面对面赴港开户,可谓是为在港券商开拓中国内地业务提供了极大便利。

  香港券商知情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透露,“深港通在即,近几日,香港证监会还将继续推出进一步的政策,降低内地投资者赴港投资门槛。” 香港为争取内地出海资金已 “马力全开”,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另有在港中资券商协会相关人士称,内地投资者通过网上远程开立港股账户得以放行,开户成本可以降低,但是目前还没有操作细则。

  内地券商极速开户PK在港开户繁琐

  此前内地投资者开立港股账户是相对繁琐的。相比内地极速网上开户,内地投资者开设港股,须进行线下身份验证。“面对面”不可或缺:开户需亲临香港的券商或银行营业部,完成相关协议签署和验证;或者是,由香港券商工作人员亲临客户身边,完成签署。即客户若以非面对面形式开户,在签署开户文件时,必须由香港券商职员,或执业的专业会计师、公证人等专业人士亲自在场作见证。

  内地券商开户却早已在互联网金融大潮之下,变成了分分钟搞定的娴熟之事。中国证券业协会于2013年3月15日发布《证券公司开立客户账户规范》,提出了券商不仅可以在经营场所内为客户现场开立账户,还可以通过见证、网上及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方式为客户开立账户。

  此后,各家券商经过对互联网金融的投入、IT技术的升级,券商为投资者开户已经实现“极速”完成。A股投资者网上开户,在网上完成基本资料填写、拍摄身份证件、视频录像录音等环节,提交后获得券商审核通过,即可开户成功。

  有业内人士称,香港一直想成为内地资本的“首选海外投资中心”,在互联互通即将升级的大背景下,此次放行网上开户,剑指与内地市场进一步接轨,从内地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具体操作细则仍未推出

  此次香港证监会放行内地投资者网上开户会否如A股市场开立股票账户一样便捷?

  香港证监会在《致中介人的建议通函在开户过程中核实客户身份》通知函中表示,已获得香港政府给予“证书互认资格”的海外核证机关,所发出的电子证书、电子签署,与书面档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被接纳作为核实客户身份之用,可以便利跨境开户。经纪人于网上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也可容许客户使用认可的电子证书及签署,签立客户协议。

  除了内地投资者通过网上远程开立港股账户具体如何操作,仍有待香港监管部门发布进一步指引或实施细则,通知函中提及的已获得香港特区政府 “证书互认资格”的海外核证机关到底指哪些机构,也有待进一步明确。

  另外,通函中一再强调,海外监管机构对于容许遥距或跨境开户,一般采取审慎的态度。虽然使用生物特征进行客户认证是趋势,但有关科技通常被用于就客户所进行的交易作出授权,不能和初次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的过程中核实客户身份的情况混为一谈。

  据了解,香港证监会在过去数个月,已考虑过香港业界提出有关在非面对面情况下开立账户时采用最新的金融科技的建议,包括使用客户的脸部识别资料与其身份证上的照片作比对、利用服务供应商连接海外的国民身份资料库以核对客户身份、利用海外核证机关以及其他方式来核实跨境客户的身份。

  在港券商业内人士认为,从政策推出到具体执行,仍需要一段时间。尤其是,香港证监会还未推出具体操作细则。

  换言之,内地投资者真正实现港股投资的网上开户,尚需时日。

  香港券商将加大对内地投资者宣传

  业内人士分析,香港证监会放行网上开户,一旦落地,无疑将吸引更多的内地资金投入香港股市。

  据了解,香港有近720万人,共有550多家持有1号牌的券商以及银行提供服务。在香港,券商的“散户”客户资源事实上已经被开发得几近充分,换言之,在港中资、港资券商的香港市场空间都相对较窄。

  伴随着内地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在港的中资和港资券商,都越来越重视内地投资者。通知函一经发布,多家在港中资券商纷纷表示,都将更加有效地向内地高净值“土豪”投资者,宣传在港开户。

  事实上,虽然目前已有沪港通,深港通也预期于年底通行,但两种模式终究“骨子里”仍是内地投资者通过内地券商对香港股市的“曲线投资”。而且,沪港通设有一定门槛,一定程度上阻挡住了相当一部分有意投资香港股市的内地投资者。同时,内地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投资的也并非所有港股个股,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距离直接投资港股,仍有不少差别。

  据香港证监会通知函附件,共有3种非面对面具体的验证手段。 此次《通函》所称的“已获得香港特区政府‘证书互认资格’的海外核证机关,所发出的电子证书、电子签名,与书面文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香港证监会接纳其作为核实客户身份之用”。这即是香港的券商在网上为客户开户时,也允许客户使用这些电子证书所产生的电子签名来签立客户协议。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ID:quanshangcn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

责任编辑:刘耀东

相关阅读

加税谣言背后的中产焦虑

我们国家持有超额房产的成本极低,最多交个物业费、水电费。不论你第几套房地产,持有期没有房产税、继承没有遗产税、出租不交个税、转卖也不交资本利得税,基本上付得了首付还得了贷款,你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

中国农村没人种地了怎么办?

农业轮作及土地休耕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所以,农地数量多是一件好事。但是,农业经济成长的根本出路,是用资本替代劳动,因此,我们不必哀叹什么“空心村”越来越多,不必欢呼地租率与地价的提高。

房价上涨或将提振消费数据

未来两个季度内,住房相关消费有望保持强劲;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4~5个季度内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地产降温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个税改革应在房产税改革之后

这几年下来,因为房价涨幅过大,实际上许多人都会发现,干什么工作都不如买套房。因此真正决定财富的,是是否买房,多早买房,买了多少房。要体现财富再分配,应该是让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纳税。这样才合理,不是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