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3日07:10 新浪港股

  新浪港股讯 据彭博社记者 Kyoungwha Kim、Kana Nishizawa报道,中国投资者正在以一年多来的最快速度涌向香港股市,寻找应对人民币贬值、经济前景恶化的避风港。

  根据彭博汇编的沪港通资金流追踪数据,中国内地投资者在5月份净买入219亿元人民币(33亿美元)港股,创下2015年4月以来的最大规模。今年以来的沪港通南向净资金流规模就此达到了467亿元人民币。

  人民币兑美元上个月创下去年8月意外贬值以来的最大跌幅,因经济数据不如预期且交易员加码押注美联储加息。瑞银集团称,出于对人民币将继续贬值的预期,中国机构投资者正在寻求更多海外投资机会;目前他们的海外资产配置比例不足1%。

  瑞银驻上海的策略师陆文杰谈起内地投资者的港股需求称,这不是一个短期现象;人民币贬值可能会持续多年,而且总体而言,中国投资者目前的海外资产敞口非常小。

  上海市场人民币报1美元兑6.5800元;5月份下跌了1.5%。根据接受彭博调查的策略师的预估中值,人民币到2016年底将再跌1.8%至1美元兑6.7元,到2018年跌至1美元兑6.95元。而港元眼下实施的是盯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

  中国投资者日益盯上在香港上市的大型公司,包括在内地提供香港产品的银行和汇丰控股。根据港交所数据,今年1-4月份,大型股占到沪港通南向总成交量的43%左右,高于2015年的27%。

  交银国际首席中国策略师洪灏称,内地投资者还被港股的低估值所吸引。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目前基于未来12个月预期利润的市盈率为7倍,上证综合指数为12.6倍。一项衡量AH股溢价水平的指数显示,内地股票比香港贵34%。

  表现垫底

  虽然与2015年中国出境资金的创纪录规模相比,上述跨境资金流并不算大,但其彰显了中国决策者寻求通过在本土提供有吸引力的投资选项,以达到遏制资本外流目的之难。上证综合指数今年下跌18%,表现在全球垫底,同时中国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在繁荣过后也大幅下挫。

  香港股市对人民币贬值也不能免疫。因为许多在港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营业收入来自内地,人民币贬值会冲击他们换成港元的利润。

  资金加速南下,使得港股通总剩余额度从2014年11月启动时的2,500亿元人民币降至940亿元左右。这令全球资产管理者对上海股票的胃口相形见绌--沪股通3,000亿元的额度还剩1,660亿元,并且引发了有关官员将很快上调限额的猜测。

  瑞银的陆文杰称,人民币继续贬值、深港通料将开通,将有助于提振香港股市。香港基准的恒生指数在过去8个交易日里有7天是上涨的,而且目前接近1个月高点。该指数今年以来下跌5.2%,相比之下,MSCI全球指数年内上涨了0.6%。

  陆文杰称,内地有多少资金南下,将左右香港股市行情。

责任编辑:黄建华 SF178

相关阅读

离开廉价劳动力怎么发展制造业

很多人将中国制造竞争力下跌归咎于劳动力成本走高。如果这个逻辑正确,那德国和瑞士这种劳动力成本奇高的国家早就不应该有大规模工业生产了,这两个国家劳动力成本比美国都高出20%到30%,但恰恰是他们在制造业的金字塔顶端游刃有余。

营改增后银行业税负降了吗

“营改增”的实施对于银行业系统和流程改造带来较大挑战,给银行业的财力、人力等方面都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后续相关政策应对于银行业加以一定扶持,并给予适当优惠。

股市大方向:选股不选市的一年

这是选股不选市的一年。今年以来的A股几乎又是“熊冠全球”,目前的沪深300指数基本上已经接近花旗对于今年沪深300的目标价格,下半年上涨的空间还是非常有限的。

以泡沫攻泡沫方能解房价困局

如此纠结的困局究竟该怎么破?去除房地产的抵押物属性是治本之策,即大力发展信用融资逐步置换房地产抵押贷款。不过,这是个长期政策,需缓缓图之。短期内想破局,可能要再制造一个泡沫,资金自然会离开房地产领域。下一个泡沫也许是股权市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