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港交所牵手伦敦金属交易所新三年将变全能

2013年01月19日 00:03  经济观察报 微博

  李缘 董同舰

  27岁的香港交易所(下称“港交所”)与136岁的伦敦金属交易所(下称“LME”)跨国牵手,港交所总裁李小加深信,这会在未来3年让香港资本市场扬帆起航。

  1月15日,李小加意气风发地站在有“闯前路、拓新机——引领市场创新天”字样的背景板前,向市场发布港交所《战略规划2013—2015》,这是港交所第五个“三年计划”。其中,商品、固定收益、货币衍生品等近乎全新的业务,将扮演关键角色,令港交所由现货市场转为全能交易所。

  何谓全能交易所?喜欢用图演示的李小加给市场画了一个立体的“魔方”:横向包括股票现货、衍生品、商品和固定收益等产品,纵向是提供从交易到结算的全面服务,最终,港交所的业务可以覆盖想在任一领域投资的客户。“最终,我们要成为中国客户走向世界,以及国际客户进入中国的全球首选。”新三年计划正式揭幕,李小加踌躇满志地要为港交所带来新气象。

  乘数效应

  1月15日,对于李小加而言是个繁忙的日子。

  中午发布新三年计划前,李小加接待了赴港参加亚洲金融论坛的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参观、会晤、茶歇后,港交所主席周松岗向郭树清赠送了代表交易员的红马甲,编号是精心挑选的幸运数字“6636”。六乘六得三十六,是否期盼着港交所和内地资本市场的合作也能发挥乘数效应?周松岗满脸笑容:“我们和中证监已长久地建立了良好工作关系,随着未来跨市场活动日益频繁,期待与中证监能更紧密合作。”

  港交所和中国证监会近年最大手笔,是促成了港交所、上证所和深交所三分股权的合资公司——中华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在2012年10月30日成立。

  郭树清此行带来的,是令整个中港资本市场振奋的“扩容论”。在1月14日的亚洲金融论坛圆桌会议上,郭树清感慨,现时来自海外机构的资金(包括QFII和RQFII)在A股的投资占比仅为1.6%,“我相信最少可以增加10倍”。

  资金的流动并非单向,郭树清首次提出了“QDII2”的概念,即内地股民赴港投资额度增加。2007年“港股直通车”开启传闻刺激下,恒生国企指数在短短三个月内飙升近50%,每日主板成交金额达1000亿港元。量价齐升的美好回忆令市场憧憬,新的QDII政策可为香港股市打入强心剂。

  怀抱这个憧憬的人除了投资者,还有港交所掌门人李小加。此前单纯地靠新股上市来刺激成交的模式已逐渐失色,盘子做大但交易量却萎缩,港交所处境颇为尴尬。

  如今,新一轮QDII仿佛暗夜中的福音。“2010年后,本港的新股集资额破纪录地达到8000多亿,但这仅占港股总市值20.9万亿的4%,要增加成交便要提升交易流通比率(ve-locity),这得靠内地RQFII和QDII的政策。”李小加兴奋地说,“不论QFII或QDII都是资金准入和配额的概念,只要我们的平台、系统、风险管理准备就绪,政策一开放,港交所业务就会起飞!”

  买1元赚10元

  过去的三年对全球金融市场来说并不容易。逆水行舟方显实力,李小加回顾2010年上任后的工作时,语气满是自豪。

  2010年初,李小加从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转而加盟港交所,制订了《战略规划2010—2012》,以“全方位配合人民币国际化”为目标,围绕现货市场引入多项改革。

  如今,在硬件上,港交所收购LME增加了资产类别,扩大了市场地域覆盖;软件上,港交所则优化上市程序、发展各项人民币产品。值得一提的是,李小加力排众议,两次延长交易时段,不遗余力刺激成交活跃度。总结而言,他表示,交易所已稳步增强竞争力,可谓准备就绪。

  未来三年,什么是港交所发展的关键词?李小加给出的答案是“加速整合”。这意味着,过往严重依赖股票现货市场的固有模式将被打破,仅靠股市的自然增长的保守策略不可取,要主动进攻,探索新的交易所模式:“仅立足在股票现货市场并不足够,例如,现货市场强大的纽约证交所,最终还是由期货交易所(洲际交易所)收购。”

  在新模式中,过去三年主导了港交所发展的内地参与者仍是未来的主旋律。李小加称,“内地正经历转变,其中对香港影响最大的转变在于,中国正成为资本出口国。”换言之,以往内地是用货物换钱,现在用钱换货物的需求渐长,港交所欲从中分一杯羹。具体的催化剂,就是2012年重金收购回来的LME。

  成立于1877年,LME为全球最大的基础金属交易所,占期货交易总量的65%,占据垄断地位。当LME传出售卖股权的消息时,芝加哥商交所、洲际交易所等财力雄厚的老牌交易所都出价竞购,最终港交所以13.88亿英镑(折合167亿港元)胜出。

  167亿港元是什么概念?若以LME 2011年全年利润0.92亿港元(折算后)计算,市盈率为182倍;以LME 9.18亿港元(折算后)的资产净值看,售价为资产的18.2倍。为夺下心头好,李小加更打破港交所2000年上市以来零配股的纪录,伸手向市场集资62亿港元。

  但这一切在李小加看来,都是值得的。他的自信来自于LME为其他业务带来的新宏图:“当我们能向内地投资者提供更多商品投资渠道时,便会吸引更多的人民币资金流入香港,自然地,会刺激业界研发更多人民币投资产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李小加相信LME的加入会带来远超商品交易本身的协同效应:“我们用1元买入它,便是希望它能为我们赚到10元。”刚纳入囊中的LME对港交所而言是一只会生金蛋的鸡,但现时阻滞在于,136岁的LME有诸多痼疾,之前会员制的架构并不以盈利和效率为目的。

  在新三年战略规划中,港交所会从三方面发展商品业务,首先是拓展LME现有的产品组合,在成交量以及地域覆盖上争取最大增长,主要措施包括:降低亚洲尤其是中国内地参与LME市场的门槛;扩大LME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内地的仓库网络;发展亚洲时区结算,并计划在以后更进一步发展亚洲时区定价基准;以及发展人民币结算。

  其次为将港交所商品平台延伸至黑色金属,包括铁矿石、焦煤,以及其他商品,如能源。最后,LME将由会员制公司逐步过渡至更商业化的架构,会自建结算平台取代之前外包的结算业务。

  由怀疑到肯定

  在蓬勃光明的愿景框架下,港交所还有一块短板需要填充。香港的固定收益产品和货币业务,现时交易所产品匮乏、交投清淡。新三年战略规划中,人民币债券指数和RQFII-ETF产品已列入时间表。李小加表示:“因为我们相信,内地交易所和利率改革会推动很多机会。最终,人民币资本市场完全开放,内地投资者的多元化,代表我们将见到资金外流到衍生产品,会成为未来趋势。”

  目前港交所75%的收入来自现货股票,25%来自股票衍生产品,李小加表示,进军固定收益产品和商品将使收入更多元化,同时也更稳定。普遍情况是,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客户粘度较大,一旦能建立起流通量,流失的概率低。他预计,现货股票和其他产品的比例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有望达到一比一。

  港交所股价由2012年9月约100港元的低点一路升至近期的150港元,股价上,已走出LME收购风波的山谷。

  此前,市场对收购LME多持怀疑态度,一方面是质疑出价过高,另一方面是质疑收购并非单纯的商业决定。大和资本香港研究主管简国裕表示,“我不这么认为。用过去的盈利来为LME估值是不恰当的,要知道因为会员制的关系,LME的交易收费只是它竞争对手的零头,就好像上市前的港交所。”

  摩根大通专门研究交易所的分析员Harsh Modi对新三年规划表达了肯定:“由新的蓝图看,港交所比之前处在更有竞争力的位置。在不同的资产类别中,港交所都可以受惠于内地资本进出。”他同时担心,越发开放的内地资本市场会对港股交易造成分流:当更多的海外投资者可以通过配额政策直接投资A股市场,港交所需要另一些活跃交易者来支撑活跃度,如本港散户。”

  由饱受质疑到市场初步肯定,李小加在总结时透露了对未来甜蜜的担忧:“香港交易所做的一切,就是怕内地资本市场的门打开得太大、太快,我们来不及了。但我们今天做的很多事情,很快就觉得,最后能够把(准备不足的)问题解决。”

  三年后港交所便踏入“而立之年”,彼时再回首现在种种期许,能否如愿创出新天?曾写下发展“万言书”的李小加,神情中满是自信。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独家:十六省市春运购票攻略汇集
  • 体育CBA-麦蒂15+17 青岛险胜北京获四连胜
  • 娱乐赵本山退出春晚不愿作品大改 仍感激央视
  • 财经去年GDP增速降至7.8% 创13年新低
  • 科技工信部叫停国内浏览器抢票插件
  • 博客成思危:估计2013年将有8%左右的增长
  • 读书珍藏私房照:毛新宇成长三步曲(图)
  • 教育孩子从小学到高中12年各类考试逾千场
  • 育儿北京去年新生儿22万预计幼升小很惨烈
  • 陈功:我在上海宁住酒店也不买房
  • 蒋锡培:关于年轻人玩微博的七个建议
  • 刘杉:2013年经济增长难以超速
  • 林园:股市中活得长最重要
  • 章玉贵:中国地方债风险加大亟须全面体检
  • 杨卓舒:领导者要尽量把工作交给别人做
  • 吴木銮:香港是如何治理空气污染的
  • 洪平凡:2013年世界需要一个怎样的中国
  • 叶檀:祼商不犯法 祼官才可怕
  • 刘石:火车站票不能半价的逻辑很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