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QFII推出预期升温 8家券商提前布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9日 07:42  证券日报

  编者按 2010年,券商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在小QFII推出的预期下,内地券商竞相申请设立、增资香港子公司;中金、工银国际等中资投行也开始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可以预见的是,这场券商出海大戏2011年将更加精彩。

  小QFII推出预期升温 8家券商提前布局

  资深人士预计,小QFII有望很快推出,80%的募集资金将投资于债券

  ■本报记者 吴婷婷

  日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中国证监会将推出在港募集人民币资金进行境内证券投资业务试点。这是尚福林短时间内再次就“小QFII”表态。

  市场对于小QFII推出的预期再度升温。

  建银国际研究部联席董事兼经济师林樵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小QFII或将很快推出,而先期试点中募集的资金将有不少于80%投资于债券,20%投资于权益类产品。

  尽管小QFII仍未出台,但中资券商已经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等8家纷纷增资香港子公司,开始加快布局香港业务。

  小QFII契机

  去年9月,有传闻小QFII管理办法将于国庆前出台,预计总体投资额度为200亿元。另外,海通证券、中信证券等实力较大、已开展资管业务的在港中资券商将入选小QFII开闸后首批试点。

  “就目前可募集的人民币规模来看,200亿元确实很少。不过,这种人民币回流机制建立的意义却非常重大。”一位券商分析师对本报记者表示。

  中信证券国际行政总裁殷可此前表示,只要监管机构正式核准小QFII,中信证券国际将在短期内跟上。

  林樵基也表示,“建银很早就开始为小QFII进行筹备工作,我们在香港拥有良好的客户关系,有银行背景和高端客户基础,小QFII出台后建银将会很快开展业务。”

  不过,现实是目前大部分中资券商在香港的盈利主要来自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对业绩的贡献微乎其微。香港某银行系中资券商人士早前曾对本报记者透露,目前在港中资券商的资管规模普遍偏小,例如国元证券(香港)2010年上半年资管业务的利润还不到100万,而另一方面,与本地券商相比,中资在港券商渠道能力较差。

  上述人士认为,小QFII开闸后这一局面将有所改观。不过,由于首批额度预期较小,加上中资券商在港认可度不高,因此小QFII在短时间内不会给券商业绩带来大的贡献。

  尽管早期额度偏少,但在记者采访中,受访者均表示,这是一片广阔的市场。根据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的估算,香港人民币存款或将在2013年达到2万亿元,较目前增长逾8倍。

  “随着业务的开展,额度肯定会不断提高。”上述人士表示。

  国际化提速

  尽管小QFII仍未出台,中资券商已经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

  近日,华泰证券发布公告称计划对全资子公司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增资10亿港元。 业内人士分析,此类增资在未来仍将频繁。

  去年以来,多家券商开始加快布局香港业务,中信证券8月决定对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增资4亿美元。招商证券也计划以自有资金对招商国际增资10亿元港币。

  不仅如此,去年长江证券、光大证券、银河证券和中投证券4家券商向监管部门提交申请设立香港子公司的申请,目前都已得到批复。数据显示,此前包括中金公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招商证券等在内的13家内地券商已经在香港设立了分公司。此外,中资商业银行也纷纷在港成立了证券公司,如中银国际、建银国际等。根据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的统计,目前已在港设立分支的中资券商有20家,从业人员超过3000人,所占市场份额约为9%。

  “正是由于看好市场对外融资的需求和小QFII的推出,券商近期增资、申请设立香港分公司的步伐在不断加快”招商证券(香港)分析师于大林对本报记者表示。

  此外,中资券商也在尝试通过并购与合作“出海”。

  尽管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的合作由于后者陷入破产危机而最终流产,但中信证券的国际化之路却并未就此停止。去年5月,中信证券正式公告称,将与东方汇理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就整合双方的证券经纪和投资银行业务展开排他性谈判。公告显示,双方将打造专注于中国及亚太地区的一流投资银行,并共同构建全球股票经纪及衍生产品业务平台。

  海通证券则大手笔收购成功入主香港本土最大券商大福证券,力图扩展海通证券在香港的业务网络、服务功能、客户基础和品牌影响,提高各项业务的市场份额,增强国际竞争力。

  银河证券则在去年6月与中国台湾宝来证券签订业务合作备忘录后,又于7月与日本岡三证券牵手,计划在指数化产品研发、拓展资产管理、新金融产品研究与经纪业务领域发展,乃至业务培训和技术领域进行合作。

  不过,尽管内地券商进军香港市场的声势浩大,但从目前情况看,无论是经纪业务还是投行业务,驻港中资券商的业务重心目前普遍都放在内地。以扎根香港十余年的国泰君安为例,在其过去三年的业务构成中经纪业务占到70%左右,而在其客户构成中,93%具有中国内地背景。

  投行业务方面,近年来已全面介入香港IPO项目的中资券商,虽然已打破外资投行完全垄断的局面,但业务领域主要是内地企业在港IPO项目,很少涉及海外企业。不过,这一局面正在改观,建银国际等中资券商已开始参与海外公司在港IPO项目,中资券商国际化步伐正在向纵深发展。

  登上国际舞台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全球几大IPO项目的保荐承销名单中,“中”字投行频频上榜。

  去年11月18日,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全球发行规模最大的IPO。中金公司与工银国际担任副主承销商。

  中金是国内券商中较早的“出海者”。早在1998年,中金公司就已在香港成立分公司。目前,中金已在纽约、新加坡和伦敦也相继成立了分支机构,并参与了普洛斯、通用汽车等多个国际企业的IPO发行。

  与中金相比,2008年才正式更名并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工银国际,进步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去年12月,全球第二大采矿业公司——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的香港预托凭证(HDR)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工银国际担任其财务顾问。此外,工银国际2010年还参与了巴西石油股票增发、友邦保险(AIA)IPO等超大型资本市场融资项目。

  “借助母公司的实力,工银国际现在已经成为香港最活跃的中资投行之一。”一位接近共银国际的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

  作为国际化“先行者”和“后起之秀”,中金公司和工银国际去年的成绩表明,“中”字投行已开始起舞国际市场。

  国信证券借道香港 率先试水人民币计价私募基金

  ■本报记者 潘 侠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趋势下,离岸人民币产品也日益丰富。

  近日,有消息人士透露,国信证券将借助其香港子公司,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满足离岸人民币的投资需求。

  为此,《证券日报》记者致电国信证券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我们的确有此计划,目前正在筹备中。”但对于发行规模、投资方向等具体细节,对方则表示现阶段还不适宜透露。

  据了解,目前在港离岸人民币产品中,还未有券商发行过以人民币计价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发行规模约3亿美元

  据报道,国信证券此次借助其香港子公司,拟发行3亿美元的人民币基金,投资方向为中国农、林、渔、牧相关的产业升级,以及农业产业的跨境投资和并购。

  分析人士指出,从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再到允许人民币直接投资境外,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正明显加快,而上述基金正是在此大背景下发行,并且又是投资中国未来重点投资的农业领域,相信对投资者有吸引力。

  1月13日,央行公布了新年1号文件《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办法允许试点内的境内机构将以人民币开展境外直接投资。这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在资本项下进一步加快,同时也有利于平衡外汇储备、促进人民币流出、减轻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如国信证券拟发行该人民币基金成功发行,将有可能成为首家券商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此之前,曾有券商发行过公募的人民币基金。

  去年8月11日,海通(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海通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宣布,推出其首度发行的“海通人民币投资基金——海通环球人民币收益基金”。该基金以人民币结算及计价,是香港首支公募的人民币基金,募集规模为50亿元。由于小QFII业务目前尚未开闸,所以海通这只基金暂时只能投资于海外市场以人民币计价的固定和浮动为主的定息债券等组合。

  海通香港金控公司行政总裁林涌表示,公司选择人民币债券市场作为离岸人民币投资产品的突破点,是因为在当前较为低迷的市场环境中,人民币债券以其人民币升值前景和稳定收益率,受到投资者青睐,同时风险亦相对可控。

  外媒称,目前至少有10家金融机构正准备在香港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基金。此外,除海通证券外,还有瑞银集团(UBS)、英国基金管理公司施罗德)等均已在香港发行了人民币基金。

  人民币国际化提速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趋势下,离岸人民币产品的发展日益蓬勃。

  国信证券欲发行的人民币基金只是多家机构在香港发行以人民币计价基金的最新一宗,这股热潮的背后是中国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离岸人民币的投资需求大。

  随着境外使用及持有人民币的情况愈来愈普遍,市场对于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工具及金融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香港能够提供这一产品并管理相关风险,在这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早前,香港证监会副行政总裁张灼华对媒体表示,在国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香港担当着独特角色。

  市场普遍预期,目前在港销售的人民币基金投资标的为香港金融机构发行的人民币储蓄、保险及债券产品,但同时也可为将来投资大陆的A股预留空间。也就是说,开发离岸人民币市场,迈向人民币国际化目标指日可待。

  此外,市场人士还预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以超出市场预期的速度推进,下一步将是解决人民币回流的”小QFII”的放行,应该也不远了。

  不过,虽然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人民币存款和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在香港都已经走上了快车道,但以人民币计价的上市产品和境外人民币基金,仍在寻找着合适的发展脚步。

  目前,对于在内地发行的任何债券或其他证券,这些人民币基金不能参与,须等待监管机构允许人民币基金回投内地,并获得香港证监会批核后方可作出相关投资。因此目前这些人民币基金只能依靠海外人民币投资市场,投资标的十分有限。

  收购贝尔斯登 中信证券海外扩张首战失利

  ■本报实习记者 刘妍初

  中信证券是最早尝试走向国际化的券商。2007年10月,其将目光投向了贝尔斯登。然而阴差阳错,双方的合作计划最终告吹,中信证券侥幸躲过一劫。

  危机之下达成合作共识

  肇始于2008年初美国的次贷危机让房地产泡沫破裂。贝尔斯登由于持有大量债务抵押债券,投资者对其信心下降而导致了大量现金兑现,贝尔斯登的现金储备几乎为零并面临倒闭危险。但对于其他企业来说,这正是千载难逢的收购机会。

  早在2007年7月中旬,在贝尔斯登的两个对冲基金出事之后,有关于这家华尔街老牌投资银行即将被收购的消息传出。8月以后,贝尔斯登又受到了新的冲击——人才的流失。在这种情况下,贝尔斯登试图寻找新的投资方以度过困境。

  彼时,借助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牛市,中信证券已经成为了中国证券业的龙头老大。贝尔斯登成为中信证券迈向国际化首要目标。

  2007年10月下旬,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共识,签署全面战略合作预案。

  中信证券和贝尔斯登的合作首先是换股。中信证券将以10亿美元持有一项期限长达40年的可转换信托优先证券,在此期限内可转换为贝尔斯登6%的股份。而贝尔斯登将花费10亿美元通过一个期限为6年的可转换债和为期5年的期权来获得相同比例的中信证券股份。之后,中信证券又力争将其在贝尔斯登的持股比例由原计划的6%上调至9.9%。

  中信证券和贝尔斯登的合作第二步是建立位于香港的合资公司。贝尔斯登将把香港、东京、新加坡等地的业务放进来,而中信证券则将把中信证券国际公司整合到这个新公司中去,并为此支付一些财务方面的费用。

  贝尔斯登在美国境外的业务以欧洲为主,其次是亚洲和拉美。2006年贝尔斯登的境外业务收入为12.21亿美元,税前利润4.78亿美元。中信证券香港地区的2006年税前收入仅为300万元。双方合资公司无疑将给中信证券带来更多利润贡献。

  总部位于纽约的贝尔斯登公司成立于1923年,是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亦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在美国信贷市场上一直处于极其重要的领导地位。

  侥幸躲过一劫

  如果中信证券成功收购贝尔斯登,这将成为国内券商的首次国际并购案,也将毫无保留地彰显出这家国内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证券公司的勃勃野心以及敏锐的择机眼光。

  在中信证券和贝尔斯登的战略合作宣布后,共有四道关卡决定着这项合作计划是否能够获批准实施,分别是美国财政部、中国证监会、外汇管理局和商务部,其中,后三道关卡需要交易双方上交尽职调查报告。

  11月之后,贝尔斯登和中信证券互派多位员工驻扎到对方公司内部进行尽职调查,但由于会计年度的问题而调查迟迟没有完成。因此,两家公司的相互入股报告也就一直未能递交到监管层,也更谈不上进一步的支付资金和完成股权确认。双方的合作计划一直未能实现。

  直至2008年3月,贝尔斯登的流动性因挤兑风波而迅速恶化。由于贝尔斯登在美国债券市场和证券市场的特殊地位,美联储决定救助贝尔斯登——提供资金给摩根大通使其以总价约2.36亿美元(折合每股2美元)的价格换股收购贝尔斯登公司。之后,摩根大通和贝尔斯登迅速达成以每股2美元进行全面收购的协议震惊了中信证券,中信证券随即决定放弃入股。

  按照当初双方签订的预案,中信证券拟以10亿美元认购贝尔斯登发行的可转换信托证券,转股价格为贝尔斯登2007年10月19日前5个交易日的股票平均收盘价格,约为110美元。而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的最终价格约是每股2美元。如果中信证券已经完成原定持股计划,则将损失惨重,账面价值将缩水至5%以下。

  至此,中信证券首次国际化尝试就告一段落。尽管首战以失败告终,与贝尔斯登的战略合作就此终止,但中信证券并没有就此停止国际化的脚步。他们依然坚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并不断寻求着新的合适的海外合作伙伴。

  券商走出去须先练好内功

  ■位立云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内地券商借港“出海”风生水起。海通收购大福证券、国泰君安国际在联交所登陆等引起各方关注。其他各家券商也纷纷落子香江,谋求国际化步伐加速。

  布局香港不是目的,券商们的目光在望向更远。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各家券商自身发展难有较大程度的突破,国际业务成了券商谋求做大的新思路。香港市场并非他们的最终目的地,只是作为跳板。把香港公司做好做强,从而进入亚太乃至欧美市场,扩展到境外,才是券商设想出来的国际化路径。

  券商扛旗国际化,也得到了证监会官方的回应和支持。证监会副主席姚刚曾表示,将支持内地券商开拓境外业务,扩大QDII规模,研究推出跨境ETF等。

  据悉,证监会已批准10余家券商到境外设立机构,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光大证券等多家证券都赫然在列。券商谋划出海,已是一派繁忙景象。

  值得肯定的是,券商进入香港市场,有利于转变内地券商的投资理念,促进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成熟。在香港设立的子公司,如同伸向海外的触角,通过在香港市场上的磨砺,能提高本土的券商业务水平,加强与境外市场的磨合,积累经验。长远来看,的确有助于加速国际化。

  但入港经营充其量只是个过渡,距离真正的国际化,要走的路还很长。从涉足B股业务起,国内券商开展国际业务历时已久,但就发展情况看,目前仍只属于初级阶段。在海外设立的机构数量不多,布点地域也很窄,基本集中于香港特区和新加坡。

  而且,国内券商在海外业务方面,也处于被动状态和探索阶段。海外上市的股票承销业务以及发债融资业务, 由于国内券商实力不济,缺乏分销网络,缺少经验和人才,大都被外国公司或合资公司所垄断。国内券商所开展的国际业务,主要还是资金的单项交流、项目融资等,业务单一,缺陷明显。

  借鉴国外券商豪门拓展国际业务的经验,无一不是研发先行。要想在竞争激烈的香港乃至国外市场立足,需要谋划全局,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在国外,各大券商的研发和服务竞争呈现良好的区分,例如以高盛为代表的超高端模式、以美林为代表的提供全面理财服务模式、E-TREAD为价格敏感客户提供廉价通道服务模式,而EDWARD JONES则致力成为小城镇社区经纪商。

  反观国内,券商服务同质化严重,甚至长时间陷入佣金大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立足海外,需要提前布局自己的业务模式、提高业务创新才能有竞争力,因为海外市场绝不是一个可以容许同质化生存的空间。

  客观来看,任何券商要挤进异国市场都远非易事。因为券商跨国经营涉及的风险因素较多,传导机制往往复杂。以国外投行业务的跨国发展而言,为数不少的美国投行曾较早致力于开拓欧洲市场,然而时至今日,除了在管制较松的欧洲离岸金融市场取得了一些成绩外,在欧洲国家的国内市场开拓方面仍收效甚微。

  而且,并不是攀上了国际化这条时尚的骥尾,就可以陡生出几根神奇的毫毛来。之前,中资金融机构出兵海外的情况早已经有过。大多都是折戟海外,铩羽而归。2007年,南方、嘉实等国内多家基金公司就曾高调推出QDII产品,打出全球配置旗号,几年下来损失却已是上百亿元,几近全线告负,至今咸鱼尚未翻身。除出海择机问题外,主要还是因为国内金融机构对于境外市场的了解有限,经验不足。

  可见,面对一片未知的资本市场海域,国际化之船要扬帆,绝非喊喊口号那么简单。与挥军海外的豪迈气度相比,更需要冷静预期国际化的艰与苦。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券商开拓国际业务的真正优势还在国内。要依托国内资源,努力在现有的项目上开拓新的金融品种,认真寻找到适合自身的业务增长点。针对目前的市场情况,幻想为国外的企业提供大规模的金融服务来开拓国际业务,在异国市场上开疆辟土,是不太现实的。借力服务国内企业的海外发展来逐步延伸服务,做大自身,才不失为一条稳步推进的路子。

  此外,国际化的关键更在于券商们的管理水平、业务能力要率先向国际看齐。曾有业内人士坚称,券商国际化应该先立足好国内市场的国际化,实际上指的就是国内券商需要学习成熟的国外市场经验、提高研究实力,形成强大的服务能力和不断的业务创新突破能力。

  只有先上好这一课,国内券商们才能在国际化之路上走得有底气,有可能。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