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失血的香港金融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7日 03:38  第一财经日报

  舒时

  雷曼中国区主席杨志中去留时刻:中国业务仍被看好

  现在,香港金管局总裁任志刚定然压力颇大——在全球金融海啸之下,香港正面临近年最严峻的一次冲击。

  今年国庆期间,大批受雷曼兄弟破产影响的“迷你债券”投资人聚集中银香港总部大楼外,引发了激烈争执。这些投资者认为包括中银香港在内的一些香港银行机构,在销售雷曼迷你债券过程中采取了不当的营销手法;他们同时将矛头指向金管局,指责其不作为,并要任志刚引咎辞职。

  任志刚会否因此下岗,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是香港不少金融机构的职员们,在过去几个月以来,却真切地经历了“下岗”的考验,他们和那些雷曼迷你债券的投资者一样,成为金融风暴的牺牲品,甚至未来数月内,都将面临更严峻考验。

  下岗风潮

  一年前,刚从香港高校毕业的小秋还很庆幸自己进入了美林,并非班上书读得最好的她,却被公认是最幸运的。小秋怎么也没有想到,突如其来的美国金融海啸会在数月间颠覆数家声名显赫的外资金融机构,美林在上个月宣告被美国银行所收购。

  “我不清楚下一步会怎么样,现在也不愿去想。”面对记者,小秋忧郁地说。作为最底层的员工,她可能是这场金融风暴中最无力的群体之一。

  根据美国私人招聘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上月23日公布的华尔街金融机构调查数据,在截至今年8月的一年间,美林已经裁员5150人,美国银行裁员也达到7500人。如果再把范围扩大一些,今年1~8月份,美国的金融岗位流失已经高达102957人。

  小秋至今是幸运的。目前来看,美林香港这边还没有大规模裁员的消息传出,员工队伍亦相对稳定。即使和香港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小秋也是很幸运的,就已公布的信息来看,香港金融人才市场早已是“血”流成河。

  金融是香港的支柱产业,这里集聚着全球最为顶尖的欧美金融机构。如果说人才是金融中心的血液,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香港正成为严重失血的金融中心。

  雷曼香港公司的员工是最直接受影响的群体。有熟悉雷曼香港公司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雷曼美国总部宣布破产保护的当天,香港这边就有不少员工没去上班了,有人甚至已经开始递简历寻找下家。

  来自香港猎头公司的人士则证实,不少在港工作的雷曼员工已经向他们投放简历,希望代为寻找工作,而这批员工年薪动辄过百万港元,其中不乏主管级人士。

  雷曼兄弟倒闭之后,主打中国市场的中国区主席杨志中以及他的团队是否会离开雷曼成为众人关注焦点。

  杨志中和他的团队近年来获得了不少重要的项目,包括中信银行H股上市,替中信国金私有化担任财务顾问,以及为中海油服收购挪威石油钻探承包商AWO担任财务顾问等;为雷曼兄弟理顺与中国企业的关系,并在中国市场打开局面立下了不少功劳。在雷曼倒闭消息出来之后,有内地报道称,杨志中可能会离开雷曼。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