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策集团巨额收购幕后调查(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4日 20:20 财时网-财经时报

中策集团巨额收购幕后调查(2)

  收购资金

  按中策集团的公告,将收购小白杨矿业的部分或全部股本、芒来矿业不少于20%的股本以及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资源开发公司在蒙古投资的矿业和铁路公司的股本。前两个矿业公司分别拥有约10.44亿吨和9.93亿吨煤炭矿储量。

  假设只收购小白杨矿业39%(中国铁工亦只持有51%)和芒来矿业20%的股本,其股权所对应储量亦有7亿吨左右。

  据新鸿基金融集团策略师彭伟新介绍,目前市场上用来炼钢铁的优质煤每吨330元人民币。小白杨铁矿人士则称,小白杨煤矿的褐煤是工业用煤,质量应该算中等,买主来拉货时每吨价大概百十来块钱。

  据此计算,中策集团本次收购资产的股权价值在以公式折现之后,应至少在50亿上下。

  收购标的另一项是“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资源开发公司在蒙古投资的矿业和铁路公司的股本。”但是并未有任何具体情况介绍,矿种、储量及铁路公司情况皆无。

  对此,中策集团执行董事周锦华称,公告中没有提就没有提了,他不可再透露其他资料。

  如果中策集团公告所称“蒙古投资的矿业和铁路公司的股本”确实存在,则收购标的的总价值会有多少呢?

  周锦华称,现在还没有评估,收购价还没有决定。“我们有这个意图去收购。其他条款还没有弄好。”

  中策集团的公告是将以现金支付不少于收购标的50%权益,其他将以中策集团配股或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

  对于收购所需的现金额。周锦华表示还不知道。如果所需现金“小的话,我们内部有啊。”

  但是对于中策集团的自有现金量,周锦华拒绝回答。

  据彭伟新了解,中策集团现金流不是很充足。

  中策集团2007年中报称,截至2007年6月30日,中策集团在报告期6个月内共收入25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55.21%。

  中策集团2007年中报称,于2007年6月30日,银行存款约109.4万港元已抵押予银行,作为获授信贷额之担保。分别将账面值约为3604.3万港元和67.5万港元的可供出售投资及持作买卖投资,作为获授之保证金账户信贷额担保。账面值约为890.2万港元的预支租约付款已抵押,作为获授银行短期贷款。

  中策集团在银行贷款由2006年12月31日的1290万港元增至2007年6月30日的1370万港元。

  除了用各种抵押物在银行借款,中策集团在报告期内还向关联公司借款1500万港元。

  截至2007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包括已抵押银行存款)约达5720万港元。

  更大的融资计划还在后面,中策集团于9月13日刊登的2007年中报显示,中策集团已经计划配股融资。于2007年8月23日与配售代理人订立股份配售协议,以每股0.33港元价格第一次配售8800万股,第二次配售15亿股,另外,2007年8月23日与配售代理人订立可换股票据配售协议,配售最高本金总额为13.2亿港元。在2010年12月31日到期前3个期限内的转换价分别为0.33、0.36、0.39港元。该配售预期募集最高约17.968亿港元之所得款项净额。但是在中报报告期内,并未完成这两项募资。

  本金额总计为1.4685亿港元可换股票据于2007年11月日完成配售。1.7315亿可转换股票配售与第二次股份配售15亿股于2008年1月7日完成。此时总股本约为5.29亿股。

  通过配股与配售可换股票据,中策集团已募资18.44港元。配股完成4天后,即1月11日,中策集团即公告收购中铁旗下巨额矿产。

  只不过以中策集团募集到的资金,似乎较其欲收购的资产价格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该如何弥补呢?除了向资本市场再次伸手外,中策集团可有更妙的高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页] [1] [2]

【 进入股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