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IPO富豪通道遭业界质疑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1日 03:20 第一财经日报
插图/苏益 作为承销商,他们在选择是否分配股份给富豪时,通常会考虑对方是否愿意长期持股,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同时也是承销能否成功的一个保证 在过往的多次大规模港股IPO活动中,包括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等在内的诸多重量级亿万富豪均先期大笔投资认购股票,成为新股上市前的“基础投资者”(cornerstone investors)。不过,这一被认为有违公平原则的现象或将发生改变。 港交所行政总裁周文耀日前表示,是否限制基础投资人的问题,将会在本季度发布的咨询案中进行讨论。昨天上午,港交所发言人向《第一财经日报》证实,相关的咨询案已经在准备之中,不日将会向社会公众公开,并征集业内人士的意见。 按港交所的程序,他们在公开咨询案后,会花数月时间收集各方意见,然后形成港交所的建议向香港证监会报批,一旦获得通过,即会向公众公布新的修改意见。港交所发言人表示,从时间上来看,今年上半年很难有新的修订案出台。 IPO为富豪另开通道 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投行部主管温天纳表示,港交所的做法可能主要是回应业内质疑。“早在三周前便听到过业内人士讨论这个问题,当时有不少人认为这些富豪应该参与公平竞争,通过抽签方式决定其所获的股票份额,或者干脆成为长期持股的策略投资者。”温天纳说。 富豪们不用参加抽签便可以先期大举认购股份,可以省却大量的资金借贷成本,在股市走好的情况下,这也为他们带来巨额利润。在香港,最令外界津津乐道的便是当年大笔买入中国人寿(2628.HK)的李兆基,以16亿港元的代价购入,三年不到账面盈利便高达50亿港元;如果持股至今,以近期约40港元的平均价计算,李兆基仅在中国人寿的投资上,四年内便赚取超过160亿港元的收益。 申银万国香港的一位股票经纪人表示,富豪在IPO时大举买入在香港很平常。“这些富人的投资,一方面是有品牌宣传效应,另一方面,也给散户投资者一定的信心,对于承销商来说,他们可以确保完成任务的同时,在股价方面也有所支持,因此在香港近两年的IPO活动中经常能看到。”据悉,这些富豪在认购这些股份时,通常会被要求持有至少六个月甚至一年以上,以免给股价造成波动。 不过,温天纳指出,富豪们在IPO时的投资未必都能赚钱。他说:“通常的情况是市况好时,富人赚得很多;但是一旦市场降温,富人投资也会跟着严重缩水。去年下半年上市的内地房地产股,有不少香港富豪撑场,但今年内地宏观调控,房地产股先下跌,现在看来,这些富人基本上都会发生损失。” 他同时指出,在香港,IPO时通常机构投资者和散户的分配比例为9:1,如果散户认购踊跃,还有回拨机制保证散户获得更大的份额;而富豪所认购的新股通常并不占用散户的额度,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占散户的便宜。温天纳表示,作为承销商,他们在选择是否分配股份给富豪时,通常会考虑对方是否有意愿长期持股,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同时也是承销能否成功的一个保证。 温天纳认为,港交所或许可以进一步提高透明度,但是他同时也担心,如果新修订的条例过于严格,可能会导致富豪们采取其他方式“暗渡陈仓”。“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们在公开的台面上进行操作。”他说。 业界的质疑 辉立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经理陈煜强的意见代表了部分散户的声音。他认为,富人做基础投资者应该不是问题,问题在于需要有一套公平且透明的机制做保障。“公众有权了解,这些富豪认购的条件和其他投资者是否有所不同?他们的禁售期是否有效?”陈煜强说,“事实上,虽然有禁售期限制,但是香港市场上仍然发生过承销商特批某些机构投资者提前抛售股票的事,而港交所对这样的事可能毫无办法,它们除了发通告谴责,可能根本没有实质的措施来阻止这样的事发生。” 作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来自美国的对冲基金经理桑尼认为港交所有必要在技术上保障25%流通量的要求。“对我们来说,富豪们占用的是国际配售的份额还是散户投资者的份额并不重要,我们只是需要港交所能确保至少有25%的流通量在股市上流动,避免公司股价高居不下。”他说,“否则我们有理由认为承销商有‘造市’的嫌疑。” 他同时也呼吁取消富人们的免抽签特权。“他们并不是像我们这样的专业机构投资者,他们应该去参加公平的抽签。”他表示,“作为专业的投资者,我们是以股票投资为生的,要受到包括认购额度在内多种制度的规范和限制,而如果仅仅因为是富豪就可以享受和机构投资者一样的权利,显然有失公平。” 他强调说,至少在抽签环节上,富人们应该和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舒时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