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北京控股在港10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2日 00:04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王义伟

  北京控股在香港上市10年,其历史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北京一地。作为一间红筹股公司,她的成功上市,对加强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还有着更为广泛的积极意义。

  不约而同地,内地很多省、市、自治区在香港都有自己的标志性企业,北京也不例外。北京在香港的标志性企业,是北京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北京控股)。

  今年是香港回归10周年,凑巧的是,今年也是北京控股在港上市10周年。北京控股在港10年来,见证了香港的风云变幻,也见证了京港两地生生不息的经贸交流。

  从京泰到北控

  说起北京控股,不能不提的是京泰公司。

  1979年6月1日,北京经济建设总公司出资100万港元,在香港注册了京泰有限公司。1988年,北京市政府对京泰有限公司进行了注资改制,将其划归市政府直接领导,成为北京市政府设在香港的窗口公司。1997年,北京市政府为筹组北京控股在香港上市,决定依托京泰作为北京控股在港上市的母体,并将京泰有限公司更名为京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泰集团的成长与发展,一直得到北京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北京和其他兄弟省市一样,期待着在香港打造出一间能够充分利用香港金融资讯优势、把海外的信息技术和资金引入内地为北京的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大型跨国企业。因此,北京市政府为京泰确立的企业宗旨是“繁荣香港、服务北京”。遵循这一宗旨,京泰集团在20多年的历程中,从一个以贸易为主的海外窗口公司,发展成为北京市在海外最大的综合性企业和北京市海外最大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资产总值从最初的几百万港元扩展到200多亿港元(截至2006年底);京泰和北京控股,在国际

资本市场实施了多种形式的筹资融资,累计筹资融资70多亿港元,这些资金大部分投资于北京,有力地支持了首都的经济建设和有关事业的发展。

  风光上市

  推动北京资产到香港红筹上市,最早是1992年香港人士陈若伟和梁伯韬等人向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健民提出的建议。1995年,金人庆调到北京市任副市长,他攥住了北京资产到香港红筹上市的接力棒。

  1996年9月16日,以首都概念为基础的北京控股上市工作正式开始,上市日期内定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日之前。时间只有10个月。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走完所有上市程序,完成大量筹备工作,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为确保上市目标的实现,北京市委、市政府和香港有关机构及人士倾注了巨大的精力,几经努力,终于在1997年5月中旬完成了全部上市筹备工作,为北京控股在港鸣锣上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7年5月29日,北京控股在香港联交所鸣锣上市。北京控股(392)

股票认购倍数达1276倍,冻结资金达2400亿港元,打破了香港股市同类股票上市的历史纪录;北京控股一上市,即成为香港
证券
市场的焦点,股价逆市劲升近3倍,当时最高价达每股45港元;北京控股还创下单日单只股票成交额25亿港元的另一项香港股市纪录。

  意义非凡

  北京控股上市的历史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北京一地。作为一间红筹股公司,她的成功上市,对加强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还有着更为广泛的积极意义。

  首先是迅速壮大了中资企业的实力。香港中资企业抓住了香港国际资本市场的有利条件,因此发展比较迅速。

  其次是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大幅度增值。

  其三是加快了中资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资产经营要求企业提高企业管理透明度,按照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实行规范化运作。这就促使中资企业必须加快转换经营机制。

  其四是培养了一批熟悉现代经营管理的人才。

  其五是有利于香港股市的繁荣和发展。由于中资的参与和实力的增强,香港股市的成分结构得到了改善,在国际上的地位进一步增强。

  其六是进一步发挥了中资企业的窗口作用。

  京港合作

  从北京市在香港注册成立京泰公司以来,北京企业踏上香港的土地展开京港合作,已有近30年的历史,自北京控股在港上市,也走过了10个春秋。

  回顾京泰和北京控股的发展史,可以说,没有香港成熟的市场环境、完备的法律基础及港人相知相熟的人文条件,就不会有京泰的发展,就不会有北京控股的成就和京泰、北京控股美好的未来。京泰、北京控股茁壮成长,得益于香港天时、地利、人和的诸多因素,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当然,京泰、北京控股在香港的奋力拼搏,所创出的业绩,也支持了香港的繁荣和稳定。京港合作,已经产生互利的成果,伴随京港合作的进一步拓展,必将呈现双方共赢的新格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