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港股新闻 > 建行上市 > 正文
 

建行10月路演 P/B初定1.7倍或成首家全流通国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 13:37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陈宜飚 香港报道

  众人期盼的中国建设银行香港IPO已经进入收尾期。

  9月21日,建行在香港进行了听证会;次日,建行顺利通过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委员会聆讯,并旋即启动公开招股前的推广活动。据一位消息人士透露,建行计划在10月中旬开
始路演,并于11月初在香港上市。

  9月22日,香港信诚证券联席董事连敬涵对记者表示,“聆讯通过后,下周就可以进行初步推介。虽然建行的盘子比较大,但是港交所如果以最快的时间来审批,还是有希望在10月底11月初上市。”

  连敬涵的态度代表了相当一部分香港投资者的意愿,目前香港市场上可选择的投资机会不多,许多机构和散户均对建行有所期待。

  P/B为1.7倍左右

  据上述消息人士透露,此次建行的融资额将达到65亿美元。倘若如此,将超过当年联通的集资规模(55.9亿美元),成为中国企业历来最大的上市集资活动。

  除了规模,投资者们现在更为关注的其实是建行的发行价格。前述消息人士介绍,建行倾向于以相当于每股净资产1.7倍左右的价格上市,由于目前尚在询价阶段,并不清楚最终的确切数字。“但是毫无疑问,建行的这种定价(区间)也很有吸引力。”连敬涵说。

  记者从交行的保荐人高盛方面了解到的情况是,当时交行定价时的P/B为1.6倍(交易前的市价除以每股净资产,以2005年估计值计算),在超额认购交易实施后,按2005年的估值计算则为1.58倍。由此看来,建行的定价或许并不会比交行更优惠。但是连敬涵认为,即使建行定价比交行进取,也有它的理由,毕竟它是四大国有银行之一,实力雄厚,无论资产规模还是在国内市场地位均与交行不同。

  香港辉立资产管理基金经理陈煜强表示,在决定是否买建行

股票时,他会参考交行的定价。“或许从规模上看,建行比交行大得多,利润也高得多。但是交行的成长性快,而建行作为国有银行,给人的感觉是效率方面会更低一些;此外,交行背后有汇丰入股,相比建行的战略伙伴美洲银行而言,汇丰给人感觉更富有经验,对风险的控制更到位一些,这些综合因素共同决定了交行和建行在定价方面应该趋于一致。”陈煜强说。

  即使有庞大的融资规模和较优惠的价格区间,建行还需向机构投资者推介。此前,美国银行以25亿美元购入建行9%的股份,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以14.66亿美元购入建行5.1%的股份,两者还分别承诺,在建行公开招股时,斥资5亿美元及10亿美元购入建行股份,以维持所占股权不被摊薄。

  而据香港媒体披露,企业投资者的上市前推介早在一个月前开始进行。建行的保荐人摩根士丹利等曾与多家香港财团接触,包括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郭炳湘旗下的新鸿基地产、李兆基旗下的恒基兆业地产以及郑裕彤旗下新世界等。有关股份的禁售期介乎半年至1年。

  目前,恒地副主席林高演向媒体确认,主席李兆基私人持有的兆基财经企业,已预算动用约2亿至3亿美元认购建行新股。其他三家财团则未见有回应。

  连敬涵称,即使四大财团联手捧场,在香港也不算什么罕事。“这些富豪一定会出手捧场内地大型企业的。”他说,在一般情况下,这些富豪也是作为机构投资者出现,并没有什么其他特殊之处,只是会享受一些作为机构投资者应有的议价能力而已。

  香港的分析师猜测,也许由于建行的融资额庞大,又必须赶在香港领汇(将在年底前上市,融资近30亿美元)上市之前进行IPO,为了避免撞车,建行近期才加速上市步伐。

  连敬涵并不认同。他认为,建行早在一年前就应该符合要求了,现在已经比正常情况晚了一年,而且即使是按正常程序,也会在领汇之前进行IPO。另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自交行上市以来,香港股市上还没有进行过较大金额的IPO,但是市场需求却相当高昂。“即使建行与领汇一起上市,资金方面也没有问题。而且不论国外投资者还是香港投资者都会更看好建行,我们的客户也已经不断地向我们提出这方面的要求。”连敬涵说。

  汇金释放50亿到55亿美元股份

  除了创造融资规模第一的

神话之外,建行还可能成为首家实行“全流通”的国企股,即原来不能流通的国有内资股,可能获准全部转换为政策上容许自由流通的H股,以有利提高建行日后融资的弹性,并增加该公司在个别指数中所占的比重。

  按这种设想,建行的大股东中央汇金投资公司所持有的内资股,有可能会全部转换为H股。尽管目前建行尚未向社会公开其IPO内容,但是香港

证券界人士普遍对这个消息持审慎乐观态度。消息人士透露,建行在IPO时,汇金公司可能将首先释放50亿到55亿美元的股份。

  “从它目前较低的定价策略来看,我们估计应该是有考虑全流通的因素在内,否则他们的定价不会这么优惠。”一位知名的股市评论员说,“而且全流通是迟早的问题。建行把这个处理好了是件好事,现在不处理,将来也要处理。”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一般过去上市的IPO,如果是H股,卖的是全新发行的股票,获得的资金放入公司,现在还有一种做法是,原股东会把手中的股票进行减持,同时也卖新股,这样可以逐步解决全流通问题。”他同时透露,这次建行也可能会采用这种做法,但并不确定是否会进行“全流通”。

  如果建行真的实施全流通方案,显然可免去后顾之忧。按业界猜测,建行H股市值保守估计将逾3500亿元。过去阻碍H股公司晋身恒生指数成分股的理由大部分股权属非流通股已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建行有资格成为恒指成分股。此外,按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股指数的编制原则,理应将全部H股计进指数比重内,而这将形成建行在指数中独大的局面,因为实施上述方案之后,其市值将较目前第一的中石油高出2倍。

  幕后顾问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同时还称,建行在内地的幕后顾问中,有高盛的身影,“他们许多参考意见都来自高盛在内地的合资公司高华”。

  “其实这在业内也不是什么秘密。”该人士说,“在为国企做IPO时,许多外资投行都会联合起来共同做顾问和承销。”

  是否真的如此,或许只有等IPO之后才会揭开谜底。但是目前,围绕建行IPO,仍有两大谜团尚须解开。

  9月21日前后,建行在香港进行初步上市聆讯时,有两个方面备受上市委员会关注,其中包括上市保荐人独立性问题,以及其审核不良贷款的方法,因为这可能未全面反映银行的财务状况。

  一位投行人士称,上市委员会担心建行聘请的会计师行不是全面核实,仅以抽样方式审查不良贷款组合的做法,可能让投资者无法全面认识到潜在的风险。

  不过,有资深会计业人士指出,抽样的做法在业内甚为普遍,因为银行的贷款组合甚大,很难为每项贷款进行审核。是否进行全面核实并无一定标准,须根据投资者的需求来决定,如星展银行年前收购广安银行便是只作抽样尽职审查。

  而目前建行的保荐人之一摩根士丹利,由于和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以及建行之间关系过于密切,被港交所上市委员会成员怀疑难有独立性。

  对此,一位接近保荐人的消息人士说,建行在中金的股权已转让予建行的母公司汇金,所以不存在角色冲突的问题。即使这还不足以说服委员会成员,只要建行另外聘请一家完全独立的保荐人,便能符合上市要求。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可能进入保荐人名单之列。

  从建行顺利通过聆讯来看,上述疑团应该已经得到了解决。

  陈煜强表示,虽然他不知道这些谜团是怎么解开的,但是他相信香港的监管当局。他说,“我们只可以选择买或不买建行的股票,而现在大家都看好内地的银行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建行仍有一点瑕疵,大家也不会拒绝这只股票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2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