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港股新闻 > 正文
 

喜力增持无果而终 金威无缘哈啤第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 19:27 证券时报

喜力增持无果而终金威无缘哈啤第二

  喜力增持无果而终,消息拖累股价大幅下挫7.83%

  本报记者 唐盛

  昨日,金威啤酒(资讯 行情 论坛)(0124)发布公告称,公司从母公司广东控股和喜力—亚太中国处获悉,有关与喜力———亚太中国增持股权的洽谈已经终止,今后双方将致
力于扩大营运方面的合作。消息一出,拖累金威啤酒股价一度急挫超过一成,最后收市报2.65港元,较前一个交易日大幅下挫7.83%。

  收购谈判旷日持久

  2004年8月,在原有哈尔滨啤酒的董事局全力支持下,香港挂牌的哈尔滨啤酒(原代码0249)被美国安海斯—布什(AB)公司全面收购。公司并向香港联交所递交申请撤回上市公司地位,成为第一家由国企改制而来、并被外资股东私有化的香港上市公司。

  去年,安海斯—布什高价大举入主哈啤的举措表明,外资啤酒巨头在加紧布局内地市场的进程中开始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同时,这也刺激同样名列世界啤酒知名品牌前列、金威啤酒第二大股东荷兰喜力啤酒进一步拓展内地市场的欲望。

  2004年,喜力透过其同新加坡上市公司Asia Pacific Breweries的合资企业Heineken Asia-Pacific Breweries China,以5700万欧元价格获得金威啤酒21.44%的股份;2005年1月传出消息称,喜力打算增持、甚至全购金威啤酒公司股份。市场由此憧憬,金威啤酒能够成为第二个“哈啤”。据悉,自1月中旬喜力欲增持金威的消息传出后,金威啤酒的股价最高曾摸至3.275港元。

  然而,喜力增持金威的过程并没有象AB收购哈啤那么顺利,其最大的阻力来自于金威的第一大股东广东控股。

  据悉,粤海投资(资讯 行情 论坛)(0270)当初出于减债目的,2003年初以7.66亿港元(即每股0.85港元)出售9亿股(即72%)的金威啤酒股权予其母公司广东控股。此后,喜力又以每股1.85港元的价格通过旗下一合资企业入股金威,持股比例达21.44%,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这次股权转让后,广东控股仍持有金威啤酒52.7%的股权,继续保持公司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自今年1月开始,喜力就一直在与广东控股商谈增持金威啤酒股权事宜,但却未能与之达成协议。由于喜力与广东控股的谈判停滞不前,金威股价从高位开始回落。

  本周三,金威啤酒董事长叶旭全在声明中称,喜力与广东控股都认为,公司是否接到收购建议的不确定性将对其不利,因此决定停止此类磋商。

  至此,这场旷日持久的收购谈判宣告无果而终。

  凸显整合难度

  有啤酒行业分析师指出,虽然金威啤酒的股价因喜力公司的并购传言破灭,并失去部分估值溢价,但预期其股价继续大幅向下的可能性不大。昨天日内低点为2.50港元,表明这一消息已基本被市场所消化。公司股价目前相当于21.7倍的历史市盈率,估值不高,在内地消费类股中比较普遍。同类股份中的领头羊

青岛啤酒(0168)历史市盈率高达33倍。

  对于喜力增持计划的落空,有业内人士认为,喜力之所以青睐于金威啤酒,主要是因为该公司在生活水平较高、迅速发展的深圳市拥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这次金威啤酒两大股东谈判的失败,凸显出目前整合呈诸侯割据之势的内地啤酒市场的难度。由于全国性的啤酒厂商寥寥无几,市场主要被诸如金威啤酒等由地方政府控股、业务大多在当地开展的企业所占据。

  新一轮洗牌是必然趋势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近来,国际市场上啤酒业巨头之间的并购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同时,国际品牌也正不断向内地市场渗透,并购、持股内地啤酒企业的个案屡见不鲜。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已经开始,优胜劣汰的整合成为啤酒行业的必由之路。因此,估计今后金威啤酒还会有更多同业在业务整合上进行合作。

  当日,叶旭全在公告中表示,金威将继续同喜力进行属于业务层面的合作。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