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香港创业板1月跌幅远超恒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2日 11:00 证券日报·创业周刊

  成交、首发低迷,改革势在必行

  本报记者 吕东

  2008年的首个交易月,香港股市与全球股市一样经历了大幅震荡的走势。在美国遭受次贷危机重挫之后,在对美国经济不振的忧虑下,全球金融市场展开了剧烈波动的行情,此前热闹异常的全球新兴市场也不能幸免,大陆股指、港股、印度、俄罗斯等股市均上演大幅跳水行情。

  做为高度开放的香港市场,由于国际资金可自由流动,港股的动向跟国际资金的流动密切相关。国际投资者与国际资金对港股走势起决定作用,非香港本地的投资者中,70%左右的资金来自欧美等地,只有5%的资金来自内地。截至2007年年末,港股的流通市值约20万亿港元,而QDII的总额度为467.88亿美元(截至2007年年末),仅占香港总流通市值的1.8%左右。

  受到全球股市大幅震荡的影响,香港恒生指数在2008年1月份出现了大幅下降。恒指在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23,455点,大跌跌197点,并再次失守牛熊分界线(23,591点),成交1106亿元。1月恒指总计大跌4357点,跌幅15.6%,是1997年10月至今,10年来最差记录。整个一月份,恒指累计跌4356点,跌幅达15.66%。国企指数昨日跌270.34点,收报12485点,一月份累计下跌3640点,跌幅达22.57%。

  而以中小创新企业为主的香港创业板则在此轮下跌中亦未能幸免,其总跌幅比恒生升数更为猛烈。创业板指数香港创业板2008年1月底收于1000.89点,较12月份1349.64点的收盘点位下跌348.75点,总跌幅高达25.84%。创业板2008年1月总成交金额629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37.74%。成交股数15210百万股,同比增长100.24%。截至1月底,香港创业板平均市盈率为35.51倍。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曾经红火的香港创业板市场进入了持续低迷的怪圈。成立9年来,创业板成交金额、成交股数持续下降,新股上市停滞不前。香港创业板改革似乎已适在必行。

  1999年,香港创业板成立时,正值全球科技网络热潮汹涌,市场曾预期其将成为“香港的纳斯达克”,是当时香港证券市场的一大盛事。成立之初,新股上市持续不断,不少大公司都争相将旗下科技业务分拆到创业板集资。但几年后,香港创业板不但没有成为另一个纳斯达克,当初吸引千万散户认购的科网股如今不是争相转往主板,便是股价长期低迷。如原创业板龙头TOM集团早已转板。

  统计显示,在全球36个主要二板市场中,香港创业板成交量持续下降。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纳斯达克、英国替代投资市场及新加坡自动报价市场过去三年却是持续增长。与年香港主板市场2006、2007年IPO融资的规模叠创新高相对应的是,香港创业板的格外“冷清”。根据香港交易所的统计数据,2006年只有6??家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IPO集资额约17.69亿港币。而2007年全年更是只有两只新股在创业板上市,且只是配售没有公开招股。

  在对创业板的低迷,香港联交所力图对其进行改革的决心也日益加大。联交所于2007年8月刊发了《有关创业板的咨询文件》,再度邀请市场与业界对进一步发展创业板为第二板市场提供建议。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周文耀于更于2007年底明确表示,正式与证监会商讨将创业板改变为二板市场,重组上市程序及调低上市费用,希望这些措施能于明年落实。

  对于香港创业板目前的窘境,周文耀表示,此前,该所曾就创业板改革提出方案,并咨询市场意见,最终确定将创业板改革为第二板,包括将上市审批权限下放至上市科,简化创业板转主板程序,降低转主板的上市费用等。目前已经完成创业板改革的报告,现时由香港证监会审议中,预期在明年中可以实行。正如我们之前披露,当中有一连串提升创业板公司质素的建议,包括最低市值为1亿港元。

  而根据港交所披露的2008年工作计划,该所今年还有若干“大动作”将会实施。其中,酝酿已久的创业板改革预计在第三季度推出。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