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15日10:06 智通财经网

  在价值投资占主流投资的港股市场上,专业投资者深挖具有投资价值的个股,但仍有信息不对称的一面,使得部分投资者只能靠公开业绩做出投资判断。港股市场,整体业绩亮眼往往=股价飙升,比如丘钛科技舜宇光学等,当然也有少数例外个股见光死的情况。

  不过有的上市公司除了公布的整体业绩表现不错外,而核心业务表现异常亮眼,这往往潜在着巨大投资机会。

  2017年8月14日,高阳科技(00818)公布半年度业绩,营收为10.6亿港元,同比增长63.5%,年度溢利2.1亿港元,同比增长74.7%,其中核心支付交易处理方案业务收入7.43亿港元,占比营收70.1%,同比增长达100%。核心业务是公司获利的核心,而高阳科技核心业务的高速增长,是否让投资者嗅到了投资机会呢?

  人均产出提高40%,一石二鸟的人员调整战略

  高阳科技主要有四大业务,分别是支付交易处理解决方案业务、金融解决方案业务、电能计量产品,信息安全芯片及解决方案业务和平台运营解决方案业务。其中高阳科技的平台运营解决方案业务2016年录入产品分录,由之前的电讯解决方案与支付平台解决方案整合而成,信息安全芯片则是2017年半年度才录入产品分录中。

  智通财经APP从高阳科技历年年年报发现,其核心业务支付交易处理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增长非常快。

  2016年高阳科技的核心业务收入为10.5亿港元,2014年为4.73亿港元,2年间收入增长了1.22倍,平均每年增长61%,而这两年其他业务均表现下滑的趋势,其中平台运营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下滑31.5%,金融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下滑14.2%,电能计量产品及解决方案业收入下滑5%。基本上,这几年高阳科技的业绩表现都是其核心业务收入贡献支撑。

  实际上,高阳科技表现该收入结构的变化,跟它历年的资源调整有着非常大的关系。智通财经APP翻阅高阳科技2014年报发现,它的行政费用较高,2014年行政费用就达到了4.2亿港元,占比收入达27%,该公司亦在人力资源上做出了一些调整。我们可以发现,高阳科技把人力资源都靠拢核心业务,三年半来,该业务员工增加了302人,增长84.1%。

  而其他业务员工人数基本均有减少,其中平台运营解决方案业务的员工减少了很多,三年来减少了349人,占比33.3%,而整体员工减少了236人。经过这三年的人力调整,高阳科技的行政费用占比明显下降了很多,2016年占比营收21%,2017年中报占比继续下降至17.9%。

  值得一提的是,高阳科技这招人员调整战略可以一石二鸟,一方面,可以将人力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提高人员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员工成本,从而降低行政费用。从整体上看,高阳科技的人均产能提高了很多,2014年人均年产出64.98万港元,2016年提升到90.74万港元,提升了40%。

  流量商户增长迅速,核心业务有望继续高增长

  实际上,除了核心业务外,高阳科技在2017年中报,在产品分录上多了信息安全芯片业务,该业务增长也很快,半年度收入0.54亿港元,同比增长100%,想当于2016年整一年度的收入,该业务收入占比较低,基数较小,有机会年底继续高速增长高阳科技未来业绩仍需要核心业务的带动,2017年中报该核心业务录得好成绩,EBITDA同比增速达73%。

图片来源:高阳科技2017年半年报图片来源:高阳科技2017年半年报

  流量数据上,高阳科技的核心业务仍具有高速增长的可能,2017年半年度,其累计国内活跃商户总数已达到200万户,2016年度为140万户,半年增加了60万户,增长达43%。该业务2017年半年度累计交易金额超过4500亿港元,平均每月交易750亿港元,和2016年度月交易金额760亿港元想当。而高阳科技的移动支付终端(‘MPOS’)商户及创新的二维码支付商户快速发展,累计商户数逾总体商户数的50%。

  智通财经APP观察,高阳科技的各项业务分工明细,其中核心业务主要经营载体是重庆结行移动与随行付支付有限公司(SXF),这两家公司经营支付相关解决方案及交易处理解决方案,而平台运营解决方案则由湖南高阳及福建高阳作为经营载体。

  值得注意的是,随行付(SXF)是高阳科技核心业务的主要载体,它持有上市公司百富环球32.7%的权益,而百富环球则是其最大的供应商,从这方面来讲,高阳科技可以控制部分供应链成本,起到降低销售成本的目的。2017年3月31日,高阳科技透过SXF及MS向百富环球购买电子支付终端产品,总金额约为1.875亿港元。

  过于满足债务干净,资产利用率有待改善

  智通财经APP透过高阳科技历年年报数据发现,它的财务非常健康,基本没啥债务,但从资本利用率的角度说,它的资本使用效率并不高。我们可以发现,高阳科技的历年期末现金流,均能完全覆盖其总债务,也就是说不需要动用其他流动资产,仅期末现金就可以填补所有的债务问题。

  在收入质量上看,应收账款的占比有减小的趋势,从客户获取现金能力逐渐增强。不过2017年中报应收占比24%,貌似比2016年大,其实对比2016年上半年应收占比48.4%,该数据仍是大大改善的。

  实际上,合理的杠杆倍数可以让一家公司获得更高的股东收益,但高阳科技貌似过于追求满足债务的干净,使其权益乘数历年不到2倍,也就是说它的资产构成,债务资产占比太低。如果50%-70%的债务资产才算合理,那么权益乘数合理值为2-3.3倍之间。而以高阳科技2017年半年度权益收益率5%算,它合理的权益收益率应该在10-16.5%之间。

  很明显,高阳科技的资产利用率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我们从其历年现金流量表中可以看到,它的融资现金流净额相对于经营及投资现金流来说非常之少,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它健康的财务貌似也不需要融资,不过这样反而限制了它的发展。2017年上半年,高阳科技出售了附属公司获利6326.2万港元,期末现金为19.77亿港元,它的现金太多了,债务看起来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结语

  综上看来,高阳科技凭借其核心业务的优势,包括供应链端的成本优势,及流量商户的高速增长,2017年度其整体业绩大概率可以实现高增长。而且,资源靠拢核心业务,政策上,2016年9月份,央行降低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未来市场空间大,更能发挥其核心业务的优势。如果高阳科技可以提高杠杆倍数,资产利用率的提升,也会带来其业绩的提升。

  不过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政策发生的改变,导致经营环境变化,以及由市场竞争者导致的预期发生较大的不确定性,这都会影响高阳科技2017年年度业绩。风险是概率数学问题,高阳科技基本面机会仍大于风险。

行情截图来源:富途证券行情截图来源:富途证券

  从技术上看,高阳科技的股票行情走了两年的横盘路线,虽然中间振幅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但总体上并没有改变横盘轨迹。而且在横盘前三个月,成交量明显放大的,大跌之后,成交量就像瀑布一样,跌落谷底,之后成交量再无明显放大。没有成交量,之前进入的投资者怎么跑呢?该公司2015年6月份的最高价4.09港元和昨日收盘价1.41港元,有着90%涨幅的技术成本拉力。

  就估值指标来说,高阳科技目前的PE值为13.8倍,PB值为1倍,估值处于较低水平,而中期业绩已经公布,核心业务高速增长有望得到市场投资者的发现,其市场估值存在较大的上涨修复空间。

责任编辑:白仲平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