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8日13:24 新浪港股

  新浪财经 徐雯 发自北京

  新浪财经讯 7月18日消息,新浪财经获悉,今早,中粮集团与中纺集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战略重组启动大会,中纺集团整体并入中粮集团。跟据预测,双方合并后,中粮集团的油脂加工能力将成国内第一,棉花业务占据全球10%的份额,被外界形容成“粮油航母”。

  据新浪财经了解,今日,中粮还公布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方案的部分细节。根据中粮董事长赵双连在重组启动大会上的发言,未来中粮的改革方向是改组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他也公布了一些具体的改革细节。

  中粮中纺合并后将成粮油航母

  2016年是“十三五 ”开局之年,也是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资改革落地实施的一年。

  上周,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消息称,中国中纺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纺集团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这也意味着央企改革整合又下一城。

  中粮集团与中纺集团的结合,被外界形象地比喻成是一艘“粮油航母”。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中粮集团和中纺集团同处农粮行业,粮油业务国内市场规模分列第一和第三。据预测,重组后,中粮集团国内油脂加工产能将达2400万吨,整体市场份额提升至18%,成为国内第一,位居全球油脂加工企业产能前列。重组后的棉花业务产业链条,占据全球近10%市场份额。

  来自国资委方面的意见是,双方重组有利于资源整合和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加快打造中国自己的国际化大粮商,增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

  事实上,重组中纺是中粮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企业的重要内容。之前,历时一年,中粮已系统地完成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方案》等重大政策配套。当然,中纺集团与中粮集团在合并后,双方的资产如何进行有效协同,也是外界目前的疑问所在。

  近年来,中粮重组了包括中谷、华粮、华孚在内的多家企业,收购了海外的尼德拉和来宝农业,业务扩展到至全球。如果按照资产规模计算,中粮集团的总资产已经超过4500亿元人民币,已经挤进了全球前三大国际化大粮商的排名。

  据悉,“十三五”期间,中粮将进一步聚焦粮油糖棉核心业务,将农粮食品领域国有资本占比提高到80%以上,实现“321155”经营目标:3000万吨玉米、2000万吨大豆、1000万吨水稻、1000万吨小麦、500万吨食糖和国外一手粮源5000万吨,通过优化全球布局,加大一手粮源掌控。

  赵双连公布更多国资投资公司试点方案细节

  今日,在双方改革战略重组启动大会上,赵双连发言表态,中粮改革的方向是将集团改组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并且他还公布了更多具体的细节。

  早在上个月,中粮集团明确提出“瘦身健体”计划,将结合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要求,以“小总部、大业务”为原则积极部署瘦身健体工作,压缩管理层级,实现三级管控,法人单位减少20%。今日的大会上,赵双连也再次表示,将用3年时间重组整合和淘汰推出企业百户。

  根据赵双连的意见,中粮集团未来将把资本经营与资产管理经营分开,压缩管理层级至三级,形成定位清晰且职责明确的“集团总部资本层-专业化公司资产层-生产单位执行层”三级架构;瘦身健体,优化精简集团总部,做实专业化公司(平台),总部下放资产经营调度权,直接管理专业化公司(平台),实现集团总部向管资本的转型。

  具体来看,中粮将根据管理层级和不同业务情况,分类分层地推进混合所有制与股权多元化:农粮业务保持中粮绝对控股地位,在现有股东基础上,积极引入国内外各类资本,中粮通过层层控股的形式,充分放大国有资本功能;食品业务保持中粮相对控股或仅保留第一大股东地位,积极引入各类资本;金融业务通过产融结合提高服务主业的能力,地产业务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资本结构提升盈利水平服务主业发展。

  据悉,未来,中粮的总部职能部门将从13个压缩到7个,人员从610人调整至240人之内,将用人权、资产配置权、生产和研发创新权、考核评价权及薪酬分配权等五大类关键权力下放给专业化公司(平台),总部主要通过派驻专职董事、监事行使股东权利,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决策和业务运营。“十三五”期间,中粮将致力打造2-3个营收超1000亿元规模,4-5个超500亿元规模的专业化公司(平台)。

  在外界看来,赵双连的战略,与中粮集团前董事长宁高宁有着显著的区别,媒体也描述称,赵双连祭出的“瘦身健体”的改革计划,颠覆了原董事长宁高宁时代为补足全产业链条而不断“增肥”的战略规划。公开资料显示,宁高宁履职中粮的11年时间,致力于打造全产业链,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不断拓展中粮“盘子”。据中粮集团的官方网站显示,目前中粮旗下拥有9家上市公司,包括中国粮油控股、中国食品、蒙牛乳业中粮包装、大悦城地产等5家港股上市公司,以及中粮屯河、酒鬼酒、中粮地产和中粮生化4家A股上市公司。

责任编辑:刘耀东

相关阅读

中国经济的五大体制成本

我们考虑成本,不单单要考虑生产成本,不单单是狭义的完备市场体制下的交易成本,更重要的是我们这种转型期国家伴随的体制成本,运行的制度成本,这个成本对我们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投资独撑经济大局稳中有忧

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将继续成为下半年稳增长主力。而民间投资能否摆脱持续下行困境而有所起色,关键要看基建投资力度是否足够大,是否能够重新唤起各方对经济前景预期。

急病旅客为何地面求医难?

备受舆论关注的旅客机上突发急病事件,或许更多折射出中产阶级的不安全感:终日忧虑的看病难延续到了自己的远距离出行,即便是选择了最贵的民航,哪怕坐在头等舱里,也不能放心,更无法像在家里拨打急救电话自己掌握生命。

中国经济失速的风险不大

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真正积极”的精神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失速和硬着陆的风险较校但是不可否认,国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国内供给侧仍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仍不容乐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