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兆业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反对者正在拉票

2015年03月14日 09:28  经济观察报 微博 收藏本文     

  佳兆业的债务重组问题进入到各个利益方的博弈期,境外债权人的态度至关重要。

  3月8日晚间,佳兆业公布了其境外债务重组计划,其中包括债务展期和降低利息的内容遭到不少债权人的反弹。

  经济观察报了解到,境外债权人对该方案的态度出现了明显分歧。一些债权人基于对佳兆业情况恶化而血本无归的担忧,同意接受该方案;而反对者则认为融创应该能够提供更能保障债权人利益的方案,同时趁债券下行继续在市场上购入。

  据了解,如果有超过持有26%境外债权的债权人反对,很可能导致该轮谈判的失败。

  反对

  香港人高泉(化名)即是反对者中的一位。据他透露,方案公布后,约有共持有10%左右的2016年到期债券(以下简称“2016债”)的债权人预备第一时间投出反对票,“大部分小散基于债券价格大跌,倾向赞成,希望可以挽回损失,但是持债多的少数人倾向反对票。”

  反对的理由在于债务重组计划和他们的预期相距甚远。这次的重组计划涉及的债务包括5笔高息票据、1笔可换股债券及境外贷款,合计约170亿元人民币。佳兆业方面表示,不削减本金,但票息率将由6.875%至12.875%,大幅下调到2.7%至6.9%,全部还款年期延长五年。

  “差远了。虽然预计到会降低利息,但总不会低于基准贷款利率,即5.75%,可是方案中现在‘2016债’利息只有3.1%。”高泉说,债权人希望能争取到75-80元的合理回报,而按照现在的利率测算,回报大约只在50元左右。

  “方案也没有提及如何保证债权人数年后本金的安全。这是败笔。”高泉强调,他们认为重组计划并不合理,必须为自身争取更多利益。

  相关业内机构的分析也不容乐观。标准普尔认为,对境外债权人提出的重组条款要逊于境内债权人。德银报告指出,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只有五成机会成功,因债权人需要接受较为严格的重组条款,而基于接受条款带来的效益较小,债权人或会投反对票。

  经济观察报获悉,持反对意见的境外债权人目前的诉求集中于以下三点:一、重组成功后融创中国是否为佳兆业的海外债券进行适当担保;二、债券本息偿还完毕前,适当限制佳兆业的派息比率;三、减少延长还款年限或者提高利率水平。

  根据多名境外债权人的反馈,“缩短延期一到二年”是呼声最高的诉求。

  目前表态的多是票据持有散户,在境外债权人中,汇丰、工银亚洲工商银行巴黎分行等境外贷款融资方拥有较大话语权。“银行应可以接受延期,但大幅削息就免谈,因为影响利润表,所以这轮方案被否的可能性很大。”一位熟知债券交易的业内人士说。

  对赌

  高泉等人现在还无法测算出,真正持反对意见的人数占据多大比例。经济观察报获悉,如果投反对票的债权人持有的债券金额超过了总额的26%,第一轮方案即宣告失败。

  这让部分反对者觉得胜算很大,争取到26%的金额并不是一件难事。有债权人对本报记者表示,趁着近几日债券价格下跌会随时加仓买入,使得在行使投票权时占据更多话语权。

  有意思的是,即便在佳兆业面临生存困境的关头,依然有债权人在加仓,这说明他们坚信佳兆业并不会走向破产。虽然债权人的偿付级别优先于股东,但境外债权人的地位低于境内债权人,佳兆业方面表示,一旦破产清算,境外债权人将只能收回2.4%的投资。

  前述熟知债券交易的业内人士表示,债权人无论如何肯定不希望走到破产的境地,他们之所以敢于投反对票,是在赌。

  反对者赌的是,预计佳兆业方面已经准备好了第二轮方案,第一轮不通过的话,第二轮方案会更优化,且融创完成股权收购的前提是债务重组成功,因此断然不会袖手旁观,“我们不会傻到让佳兆业破产清算,谁会希望真的鱼死网破,不就是利益分配问题吗?期待拿出更佳的方案出来。”

  但这不是所有债权人的共识,债权人内部同样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同意该轮方案的境外债权人最大的担忧是,融创对拖延过久的债务重组失去耐心,放弃收购佳兆业股权。他们认为,佳兆业不削本金已是让步。债务重组时间拖的越久,融创放弃收购的几率越大,以佳兆业现下的状况,不会出现第二个“白武士”,届时佳兆业破产清算,所有债权人和股东都将面临巨大的损失。

  “太贪心了。要是融创走了,不光是你们买单,还有业主、股东、境内债权人,等于所有人都来陪你们一起死。”有情绪激动的股票持有人指责高泉等人的反对行为。

  有债权人辩称,并非贪心,而是现在的方案即便没有减少本金,但大幅度降息和延长年期会影响到债券的价格,“资本市场的反应是最快的,年期和风险影响现价,很多海外债券持有人大部分是按面值100%购买的,在债市就如同立刻要你亏本。”

  博弈

  事件进入到各个利益方的博弈期,犹如一场和时间赛跑的赌博游戏。

  其中,佳兆业的处境最为被动。在3月8日的公告里,佳兆业表示,由于销售锁定及资产冻结,佳兆业的物业销售回笼资金已由2014年11月的20.98亿元大幅减少到12月的15.92亿元、1月的5.15亿元以及2月的1.43亿元。佳兆业方面强调,公司目前情况极其严峻,预计将在2015年上半年流动性枯竭。

  截至目前,其内部包括行政总裁和财务总监在内超过170名员工已相继离职。据悉,已有不少中高层员工宁可放弃尚未兑现的数十万年终奖也要辞职。

  对于佳兆业而言,融创是现阶段能够带来生存转机的最佳人选。佳兆业内部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现在公司已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融创身上,原本另外有一些地产公司找上门尝试收购公司的股权和项目,但都被公司拒绝。“一些民营的公司只是想收购部分优质项目,这对佳兆业来说意义不大,一些央企流程又太慢,等他们最终拿出方案,佳兆业可能已倒闭了。”

  高泉认为,佳兆业必然不希望由于债务重组问题导致融创撤离,所以第一轮方案只是试水,更佳方案应该已经准备好。

  佳兆业方面建议债权人在3月20之前做出决定。如果在这之前,超过50%的高息票据持有人以及超过66%的可换股债券持有人签立重组支持协议,将会收取额外50个基点。

  3月9日上午,佳兆业方面在电话会议中对债权人告知了公告内容,并且强调时间所剩不多。融创中国首席并购及重组官武捷思当场表示,留给融创的时间只有2-3个月了,希望债权人尽快作出决定。

  “他希望海外债权人不要添麻烦,态度十分强硬。”参加了电话会议的高泉说。

  在海外债权人看来,武捷思代表了融创的态度。此前,武捷思透过媒体表达了类似的意思。据港媒报道,武捷思强调,重组及收购时间拖得越长,佳兆业的收购价值便越低。若融创要再花费如过去般同样的时间及精力,进行收购研究,融创自身情况亦会恶化。所以融创等待收购佳兆业的时间,不会超过两个月,若再拖的话便会退出收购。

  但仍然有债权人认为,这只是融创在利用时间紧迫感和舆论施压,以迫使债权人一时胆怯接受不合理的方案。他们的论据是,武本人长袖善舞,重组经验丰富,在佳兆业境外债务重组一事上必然会给予建议,而且融创拿下佳兆业的决心果断,应早有对策。

  斡旋

  3月10日晚上6点钟,佳兆业为境外债权人聘请的法律顾问——凯易律师事务所再次召集债权人,召开了电话会议。凯易律师事务所合伙人Neil McDonald透露,他收到了上千封来自债权人的邮件,均就方案提出了意见。

  在电话会议的问答环节,有债权人明确提出希望融创对新债券提供担保的要求。

  Neil McDonald强调,方案是可以谈判和协商的。将会成立债券委员会,凯易负责征集意见反馈给佳兆业。他建议债权人尽快通过邮件表达意见。

  Neil McDonald的表态让差点谈崩的事件再次朝着有利的方向扭转,反对者期待佳兆业拿出优化后的方案。“如果他们愿意修改方案,还投什么反对票?”高泉说,他预计佳兆业方面要是让步的话,会将境外方案优化至和境内债务重组计划一致。

  3月12日,高泉将自己的意见通过电邮形式告知了凯易:增加利息/缩小延期;适当为新债进行担保;本息还清前,限制佳兆业股东的派息比率。他重申,如果佳兆业仍然维持第一轮方案,必定会加仓买入,再投反对票。

  在债权人内部,争论和分歧变得越来越大。一位债权人忧心忡忡地劝告自己的同伴,不要形成过于乐观的预期,“佳兆业恶化的程度超出想象,融创退出的可能性在提升。我现在已经不太敢期望债权人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条件了。”本报记者了解到,一个星期之内凯易将再开电话会议,和债权人沟通最新进展。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文章关键词: 佳兆业债务重组反对

相关专题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香港9人辱骂围攻内地游客被拘捕
  • 体育中超国安1-0 鲁能遭辽足绝杀 申花连胜
  • 娱乐葛荟婕斥汪峰经纪人为维护声誉致电葛母
  • 财经高端水贵如油:依云海外7元国内最高80元
  • 科技央视315曾曝光的科技企业现在咋样了?
  • 博客陶短房:香港反水客粗暴行为无异于自残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非985、211毕业生就业遭遇学校歧视?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徐斌:管制放松易 国企改革难
  • 余丰慧:地方债务置换对银行不是利好
  • 冉学东:地方债置换计划不是QE胜似QE
  • 任志强:当前楼市没泡沫
  • 杨玲:A股有望再次迎来普涨行情
  • 谢百三:牛市是中国1.4亿股民的春天
  • 叶檀:国企改革落子淡马锡模式
  • 郎咸平:中国版QE是否会卷入货币战争
  • 易宪容:资金入股市难说支持实体经济
  • 叶荣添:大盘半年内破4000 疯狂地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