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腐败窝案追踪:在美遭集体诉讼 中资机构买H股力挺

2013年09月09日 06:43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张伟湘/广州报道

  “我们的自营盘这几天确实买了点中石油。”电话那头,一位基金经理向理财周报记者证实。

  这是一家位于香港岛中环交易广场的内地券商香港分支。楼下就是亚洲三大证券交易所之一的港交所。8月28日,中国石油(601857.SH、00857.HK),这家同时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美国上市的石油巨头,在此发布了复牌公告。“中石油腐败窝案”由此逐渐揭开盖子。

  8月28日,中石油股价下跌4.39%,中石油的控股子公司昆仑能源(00135.HK)下跌13.51%。9月2日,与中石油有业务往来的惠生工程(02236.HK)在暴跌16.46%后临时停牌,迄今仍未复牌。

  9月4日,为中石油提供油田服务的安东油服(03337.HK)下跌7.56%,翌日,股价继续下挫。

  当天纽约时段,美国律师事务所Pomerantz Grossman Hufford Dahlstrom&Gross宣布将代表股民向中石油提起集体诉讼。

  9月5日,内地投资者发现,与中石油有业务往来,且中石油为债务人的竟有23家内地上市公司,涉及11亿元债务。

  不过,理财周报记者获得的多份数据显示,对于中石油和它的关联公司,境内外投资者的分歧正在急剧扩大。不知是巧合还是出于对冲的需要,中石油复牌后,中资机构几乎都在买入。而海外基金,既有大手减持,也有大手增持。

  港交所数据显示,中石油H股的4大股东之一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 Plc 8月30日当天甚至在场外以超过场内最高价2.6%的溢价增持中石油。但是,截至发稿时,理财周报记者未能确认该场外交易是在香港抑或是纽约完成。

  机构分歧加剧

  港交所的数据,清楚地显示了中石油H股停牌前后的波动。

  8月26日,中石油最高报8.72港元,收报8.65港元。8月28日复牌当天,开盘报8.25港元,最低报8.14港元,下跌4.39%。及至9月3日,中石油股价有所恢复,最高报8.65港元,而在9月4日,中石油又在8.36港元至8.51港元之间波动。

  但是,中石油场内交易的背后,却是机构之间对中石油后市走向的严重分歧。

  “我们现在也无法准确判断事件对中石油的影响。”成吉思汗基金研究总监罗旭然告诉理财周报记者。该基金是最早在香港发行中国概念海外基金的内地机构,其合伙人出自美林美银。他向记者坦言,旗下的基金并未买入中石油H股。

  “中石油是一家成熟的公司,由于成熟,它未来的上升空间不大,因此我们在选股时更倾向于有潜力的中小市值公司。”

  与罗旭然观点相近的还有几位香港中小机构的高层。

  证星国际证券营业部总监符洪民近几天经常收到香港投资者发来的电邮,都是询问早期买入的中石油是否应该抛售。对此,符洪民认为,中石油最近确实受到高管涉嫌违纪事件的影响,但他相信类似于中石油这样规模的大公司,个别管理层出现违规并不太可能影响公司的运作,况且,这些违纪的高管已纷纷请辞,未来一段时间投资者的注意力仍会集中在公司的业务前景。

  的确,中石油8月23日公布的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55亿元,每股股息0.16元,分红派息几乎掏出了中石油全部盈利的45%。“虽然中石油的天然气业务获得提升,但是公司同样要支付较高的进口天然气价款,而下游的炼油和化工业务仍可能亏损。” 符洪民说,“只能说中石油目前的业绩属于中规中矩。”

  不过,也有一些香港本地的中小机构在中石油事件发生后果断加仓。

  耀才证券是香港一家上市券商,在香港的业务规模属中等,其市务总监郭思治[微博]在圈内已浸淫30年,人称“郭SIR”。数据显示,耀才证券在截止9月4日的一周内增持了395万股中石油,约占中石油H股的0.02%。

  持股总量达807万股的汇富金融也是香港一家老牌金融公司。事实上,由于香港是自由港,不少金融公司都领有证券牌照。该公司最近一周内新增的中石油大约是139万股。

  有人甩卖有人吸纳

  相比香港本地的中小机构,海外大型基金的举动更加引人注目。

  邓普顿基金是大量国企股和红筹股的持有者。

  9月2日港交所盘后发布的股权资料显示,邓普顿基金在中石油复牌后的第2天,就在场内大手减持中石油H股1.939亿股,每股均价8.428港元,共套现16.35亿港元,持股比例由5.34%下降至4.42%。

  由于港交所规定持股比例低于5%后,持股人无须继续披露,因此,邓普顿基金的后续动作已无从考究。

  然而,就在邓普顿基金大手减持后的1天,8月30日,伦敦交易所上市的安本资产管理(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

  Plc)即在场内和场外同时大手增持中石油H股合计4089万股,其场内增持的均价为8.434港元,而在场外增持的均价达8.7港元,比当天中石油H股的场内最高价8.48港元高出了2.6%。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好像中石油这种大蓝筹,每天的场内交易量完全可以满足机构投资者,可能安本资产对增持中石油的需要非常迫切,才同时选择了场外。”前述基金经理对理财周报记者说。

  此次增持,安本资产大约耗资3.5亿港元,而在中石油H股上的持股量也上升至10.19%,成为中石油H股的第二大股东。 花旗发表报告指出,事件未明朗化之前,会影响中石油的投资气氛,将其评级由“中性”调低至“沽售”,目标价由10.5元下调至7.4元。

  瑞银报告指出,昆仑能源董事长李华林受到相关部门调查,并已实时辞任,令公司面临的管理风险增加,加上看淡其基本面因素,重申“沽售”投资评级。

  中资机构集体买入

  事实上,比海外大型基金更耐人寻味的是香港中资机构的举动。从8月28日开始,不知是巧合,还是众多中资机构觉得8.4港元左右的中石油H股已具备投资价值,据理财周报记者所知,至少有9家中资券商在场内频繁的吸纳中石油。

  买得最多的是中银国际,这是一家由中银集团控股的券商。数据显示,截至9月4日的一周内,中银国际增持了770万股中石油H股,紧接其后的是工银亚洲,同期增持了79万股,而申银万国[微博]、海通国际、交银国际、国泰君安位列其后,分别增持了48.6万股、45.7万股、41.2万股和40.4万股。

  此前,持股量一直较大的招商证券[微博],也在中石油事件发生后增持了24万股,令总持股量达到1716万股,就连受“乌龙指事件”影响,资金似乎稍微紧张的中国光大也买入了12.4万股,耗资约105万港元。

  在所有的中资券商中,增持量较低的是广发证券,同期增持量仅为2.6万股,总持股量约220万股。

  “中石油的估值,目前确实比上市时低。”曾在中石油回归A股时关注过该公司的罗旭然说,当时中石油的市值大约有8万亿,而与其盈利相当的壳牌石油市值仅相当于1万多亿人民币,也就是说,中石油上市时的市盈率是同等身段的国际巨头的6至7倍。如今,中石油和壳牌、埃克森美孚的市盈率都是11倍左右。“这是一个合理的估值。”

  不过,合理的估值并不意味着就有投资价值,花旗将中石油近期股价的偏弱归咎于市场忧虑中石油可能会出现更多的负面消息。目前,至少已有一家与中石油业务相关的企业高管受到调查。惠生工程的投资者事务部证实,其已联系不上大股东华邦嵩。理财周报记者发现,华邦嵩是通过一家设在英属维尔京群岛(BVI)的全资控股公司Wison Group Holding Limited持有惠生工程78.13%股权的。

  在美遭集体诉讼

  花旗担忧的事情终于在9月4日发生,由于中石油在美国发行了存托证券(ADR),当天,美国Pomerantz Grossman Hufford Dahlstrom & Gross事务所代表2012年4月26日至今年8月27日之间购买了中石油的股民向纽约南区法院提起了集体诉讼。

  国际司法和纠纷调解专业公司奥迈(Alvarez & Marsal)的主管威廉森认为,美国的司法部及证交会可能依据反海外贿赂法对其展开调查。

  曾在美国处理过多起诉讼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广东环宇京茂律师所主任何培华博士说,与中国法律不同的是,上市公司高管涉嫌贪腐和行贿或受贿的行为,按照美国法律,都必须披露。

  如果不披露,美国的投资者有两种选择,一是向上市公司索赔,二是同时向上市公司的高管索赔。而美国法院认定股东损失的方法也比较独特,它一般是按照股价的波动来计算的。不过,何培华估计,中石油此次遭遇的集体诉讼可能以和解告终。

  “这主要由控方律师按照已有的证据作出判断。但是,即使是和解,估计也要耗时数年。在美国,集体诉讼往往对上市公司不利,赔偿也是天文数字。”何培华说,“在未来的某一时段,中石油有可能要为此次诉讼进行巨额拨备,从而对其业绩造成影响。”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丁书苗曾数次安排多名女性供刘志军嫖宿
  • 体育日本东京获2020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
  • 娱乐赵薇否认怀孕称正减肥:要瘦成王菲
  • 财经蒋洁敏曾放豪言:生进中南海死入八宝山
  • 科技诺基亚衰落:埃洛普无法改变芬兰基因
  • 博客乔磊:姚明要卖的美国豪宅啥样(图)
  • 读书女权演义:中国古代的守宫砂与处女贞
  • 教育教师节拟改为孔子诞辰9月28日
  • 小赢妇:中国股市神奇功能 制造富豪
  • 王吉舟:中国政治与经济未来五年走势
  • 邱国鹭:三大热门概念股都是烂生意
  • 龚蕾:李嘉诚为何撤资内地转战欧洲
  • 陶永谊:保护贸易的苦衷
  • 海啸后的希望:A股的萎与美股的疯
  • 永新人:官场劣币是如何驱逐良币的
  • 观宇:后QE时代美国货币财政政策困局
  • 陈思进:货币战争实质是全球汇率战争
  • 谢百三:朱镕基曾亲自处理327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