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创业李肃:华润电力收购山西煤矿存在五疑点

2013年07月18日 11:11  新浪财经 微博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新浪财经讯 7月18日消息,和君创业于今日上午10点举行发布会,就华润电力逾123亿资金收购山西金业煤矿虚假资产一事的诉讼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和君创业的李肃李总介绍了股东诉华润电力管理层的背景,他指出华润电力收购山西煤矿过程中存在五个疑点。

  以下为李肃发言内容:

  我大概给记者朋友介绍一下背景和这次我们会议的主题做一些点题。

  3月27号我们开了一次记者会,当时来了30多家记者,我在会上讲了那次会议的最重要的主题,是叫做一个背景介绍,一个前提性的状况和五个疑点问题。

  一个背景是什么?它是中国改革历史上非常重大的一件事,大家一直在争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国进民退的问题,在中国改革的历史上,在华润这单生意前后的整个状态里,山西大规模的收民营企业的矿,是作为国进民退的重要标志性的启动点,在全国逐渐推开的。所以在这件事上,当时我们参与过一个很大的事,就是500多个浙商进北京来闹,认为国进民退过程中,全面剥夺了民营企业的权利,我们当时开了一次很大的记者会,几十个大的浙商企业在那里大谈不平,随意估价,把它贬到多少价格,随意收走。大量的问题在那次会上谈。那次会上,所有参会的几家企业,没有一家委托我们,我们当时谈,你们委托我们,我们去做。我们从2002年代表天科科技小股东革命,我们已经革了好几年的命了,所以我们要求代表这些民营的企业去“伸冤”,当时的所有企业不敢告,我现在还能拿几千万,委托了你,现在几千万都拿不回来。在那次会议上,所有人说山西国进民退叫两极化极端性不公平,我们99%的小矿主都被几乎无偿剥夺了,但是有1%的人靠贿赂,靠腐败,最后去暴富了,就是高价格把自己的东西卖给国有企业,自己从中渔利了。当时举几个例子,我们找证据,他们谁也不敢给我们证据。

  华润这个事反映到我们这里来,我直观地感觉是山西那场国进民退中另一个极端的经典案例,我们去查找资料,去研究这个问题,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看清楚一个前提,我们那次会上已经讲了我们最重要的观点,这次123亿的交易,在国进民退之前的时候,按10个亿做价的上市公司失败了,当时从券商,到市场化的评价,都认为它这些东西根本不值钱,大量的手续不全,最后按10个亿的作价都没有放进上市公司,后来52亿卖给同煤集团,又出现了检举信,揭发他们有各种各样的交易,闹得纷纷扬扬,最后同煤集团害怕了,赶快把52亿退回来了,付了10个亿定金了,已经成交的东西,52个亿退回来的时候,3个月之后竟然123亿卖给华润。一个国进民退背景之下,两极不公平,不公平到什么程度?原来我们还没想到,竟然一个10亿不值的东西,最后50亿不值的东西,退回来的时候,最后华润能123亿能接受,我们觉得不可思议,这无论如何反映国进民退两极的极度不公平,所以我们决定参与这个事。讲完这个背景,我讲了一个前提,这件事从10个亿到52亿最后到123亿的前提。

  第三个在那次会上,我们讲了五个疑点。第一个疑点,所有的记者都拿到了当时的评估报告,认为评估完全不是按照评估的规则来做的,换句话煤矿怎么评估,是有科学方法的。一定是探完矿,打了多少眼,有多少储量算出来的,这个没有储量的报告,探矿证,采矿证什么都没有。在这样条件下,根本不可能有正常的评估,几个矿的评估我们看到的东西是根据规划院做的规划得出来的推论,就把它推成几十个亿了,所以当时很多记者就认为在评估问题上,这件事绝对不会经得住历史的检验,绝不会经得住会计师的科学检验。第二个从评估报告到法律意见书都认为这个矿有大量的法律瑕疵,华润是清清楚楚知道的,因此他签合同的时候说要把所有的矿证都办完才能给你最后的钱,只付20亿诚信金,因此它的法律瑕疵实际上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谁都知道的一件事,竟然在如此大的法律瑕疵之下,他们就敢签了合同,最后去执行。而法律瑕疵现在真正的矛盾焦点是有两个矿是国土资源厅明文下文说这个东西废掉了,根本不是你的,国土资源厅已经收回来了,现在补办手续过程中,难点过程中,华润希望无论如何把这个东西补办到那个公司,国土资源厅说我已经收回来了,凭什么给他,我办给华润都可以,凭什么给他。华润说你办给我,说明那个矿是假的,我的交易不对,因此在公关问题上,逼着华润到处讲,要花1500亿再投山西,换取法律上瑕疵的弥补。因此就出现了第三个瑕疵,咱们所说的到处现在华润去山西做攻关,在煤炭经济低谷期还要花1500亿再投进去,小股东当然不干。

  还有第三个问题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公司在合同里明文规定,付了20亿诚信金以后,把所有的手续都办完,才付你后面的钱,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办出手续情况下,就又付了60多亿,总共付了80多亿。因此我们就认为疑点之三,实际上它在这个过程中,违法付出去这么多钱,我们就觉得在评估上,有毛病,在法律瑕疵上人人皆知,在最后付款上有法律瑕疵情况下,违背合同,竟然私下去付了60多亿,我们就认为第三个疑点就更大了。

  第四个疑点,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拿股东的权益许愿,要投资1500亿,我们认为这是很荒谬的事。第五个瑕疵,在那个会上讲得最多的,我们当时就认为这么重大的东西,已经被舆论纷纷扬扬炒到这个程度了,华润作为一家大公司,竟然不披露,我们就认为这实在在证券法律上很荒谬的事。当时谈了五个疑点,在那次会上,3月27号会上,我们大体围绕一个背景,一个前提,五个疑点,谈了一下我们的想法。

  我们从2002年天科科技发了一次小股东的公开信,说我们要在中国推动小股东革命,要建立健全中国的股市的规范运营的制度,从那次开始,我们到现在应该说打了几十仗,包括IPAD之战,开了一百多场记者会。而3月27号那次记者会是让我最震惊的,30多位记者来了,我们犯了一个重要错误,没有找新闻点去讲,去找理论体系去讲,所以每家新闻单位都要核实,核心到惨到只有一家发出来,最胆大是第一财经登到头版头等,我们去问,华润确实本事大,调动大量的公关力量,把舆论挡住了,那是我们最失败的记者招待会,几乎没有报出来。当时刘纪鹏[微博]教授也参与了,贺强教授也参与了,吴晓求[微博]教授也参与了。三个人在那次会上,贺强教授说,这么大的事,一百多亿这么乱干的事,这不光是一个小股东要革命的事,不光是记者责任的问题,司法机构应该介入,这么大的事怎么不介入,应该三位一体一块查清楚?吴晓求就讲证券法律明文规定必须披露,一百多亿的交易,你敢不披露,这太荒唐,说无论如何要披露。刘纪鹏教授在那次会上讲,两条线索要进去,一个是国资监管体系到底怎么监管,我们国有企业在这样条件下,国资委应该介入监管这件事。第二件事香港的联交所和整个股市管理体系里,要进去认认真真监管这件事。他认为这两条线要双管齐下,共同发挥作用,来把这件事做好。这就是大体上我们所说的两轨一块去做的事。

  从那时候开始到现在,四个月过去了,今天让我欣慰的是这么多记者来,反映的是在这四个月里整个社会调动过程是越来越聚焦在这件事上,越来越大家认为这件事是十分重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就觉得今天的会议是一个很重要的会议,我们希望大家共同一块把这件事作为中国股市重要现象,也作为中国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中国的改革趋势的重大问题来提上议程,来认真研究。这是我把背景跟大家做一个介绍。

  今天到底谈什么,三个一。一是介绍我们这个诉讼,刚才陈律师介绍了一下诉讼的情况,大体上我们诉讼的角度是作为小股东出面,开始在香港高等法院起诉这批董事。为什么起诉董事呢?现在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记者媒体去挖掘出来的资料都不是真正的我们能拿到的证据,就包括评估报告、现在的法律意见书,包括合同,现在都披露出来了,现在媒体的力量非常巨大。所有的媒体,大量的记者,包括昨天去搞实名举报的记者,他们都做了大量的调查,大量的东西都能够证明它的合同,它的评估,它的各种各样的文件,包括后来审计署对他的初步意见的复印稿,我都看到过,所有这些东西都不是正规的证据,拿了这些东西不足以去起诉。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时我们在探讨到底去告国有资产流失,还是到底去告这个合同是违法、非法,而且是不合理,根本应该推翻,最后我们发现我们的证据是不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最后看到对方律师给我们的回函,是这件事所有的董事都知道的,都参与决策了,所以我们最后得出的结论应该告这些董事。而美国的法律,香港的法律之所以公平性,就在于法官有他自己独立的权利,要求每个董事过来提交证据,你当时决策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你必须拿来,你不拿来,你就违法。我们认为在这场诉讼中,我们一定要把所有的情况搞清楚,一定要把所有的证据拿到手,来说明这些证据就是能证明这件事是违法的交易,就是能证明是谁的责任,因此这场诉讼一定要从诉这批董事起步。

  二是我们讲一下我们的目标。作为小股东维权,最重要的东西就在于我们看到现在不光是这些煤矿的资格没有完善,而且收过来的东西都亏得一塌糊涂,这单生意花123亿收购兼并来一大堆亏损的麻烦,对我们整个小股东和对整个公司有致命的打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所有的法律手续,所有的问题如此之大的合同,应该废掉。因此我们就认为不管追究谁的责任,还是到最后要怎么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通过这场诉讼,把情况弄清楚,最终的目标要维护公司的权益,要维护小股东的权益,要把流失出去的资产包括国有资产、包括小股东的资产要追回来,这是目标。

  第三个一是什么?最后是请我们刘纪鹏教授来讲一个要求,我们刘纪鹏教授说用恳请这个词不对,为什么恳请,咱们和缓点,恳请香港联交所,恳请香港证监会应该停它牌。大家注意一个问题,香港最近发生一个重大的事,就是中央的央企最后在联交所不披露,不披露以后,联交所还同意它复牌了。最后香港证监会发问,把它禁掉了。他说他有军工保密,就不披露,不披露,人家证监会认为你凭什么不披露,你军工认为不该披露,别上市,该下市,把它停牌了。我们认为这件事至关重要,有如此之多的疑点,变成重大案件,一百多亿收购案,凭什么不去披露。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俩当时说开个记者会,共同发篇文章,共同发一个呼吁,要求它停牌来调查这件事。所以后来具体的事就请刘纪鹏教授作为中国股市的第一人,作为股市的专家,由他来发言。谢谢大家!(崇才)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湖南警察被指凌晨持械抢走瓜贩尸体
  • 体育郑龙租借加盟恒大 曝王治郅无缘亚锦赛
  • 娱乐独家:姚晨产后首亮相 曹郁称宝宝大嘴
  • 财经国内成品油价今日或迎大幅上涨
  • 科技去年我国宽带排名全球96位
  • 博客马鼎盛:台湾演习饱和攻击辽宁舰
  • 读书烈士之谜:邱少云遗体为何被挖出重葬
  • 教育另类毕业照频现 网友叹当年太保守(图)
  • 罗天昊:500强地图警告中国走三条路
  • 姚树洁:底特律与鄂尔多斯的破产经验
  • 陈虎:北京禁止群租会困死多少人
  • 叶檀:房租大涨对屌丝不公
  • 齐格:国企老总夜话柳传志
  • 冉学东:神木是个小圈 中国是个大圈
  • 安邦智库:大老粗经济毫无前途
  • 徐斌:新班子经济葫芦里面究竟什么药
  • 倪金节:中国经济增长下限靠什么稳住
  • 叶檀:克强经济学有明确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