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吉利玩转沃尔沃尚面临四大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9日 07:05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杨 浩 杨 晨

  吉利汽车于北京时间昨日晚上在瑞典哥德堡与福特汽车正式签约,以18亿美元成功收购沃尔沃汽车100%的股权,这宗并购案成为中国汽车业迄今最大的海外并购案。此次“农村青年”吉利汽车成功迎娶“国际明星”沃尔沃汽车,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不少人质疑,外国企业玩不转的公司,中国企业就一定能够玩得转吗?吉利汽车是否会因此次并购而消化不良呢?国际并购失败的不在少数,而对于吉利汽车而言,上海汽车并购韩国双龙汽车失败的案例尤为值得参考与借鉴。就实力而言,吉利与沃尔沃存在很大的差距,吉利汽车如何能经营好沃尔沃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做好经营管理,品牌融合和整合营销网络,消化和吸收先进技术,得到工会组织支持和文化融合等。

  经营管理——

  推进国际化思维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跨国并购并不是难事,但是管理好并购后的企业却并不容易。吉利汽车是一家中国浙江的民营汽车生产商,规模并不大,而沃尔沃是一家享誉全球的豪华车生产商,吉利汽车从中国市场到全球市场的转变需要吉利的管理层具有国际化思维的经营管理能力,而这显然是一个挑战。

  并购后,沃尔沃总部仍在瑞典,研发团队、生产团队很多都在海外市场,这就需要吉利汽车的战略布局具有全球视野,同时更要考虑布局对吉利汽车原有品牌生产的促进作用。收购后如何保证沃尔沃汽车的品牌形象和质量稳定,还能够利用沃尔沃的技术管理提升吉利汽车制造的水平。

  进军全球市场,吉利缺乏经营管理经验,也无怪许多人争议这个收购案是“馅饼”还是“陷阱”。缺乏管理经验主要表现在缺乏人才上,沃尔沃的资产和品牌结构很复杂,需要知晓豪华汽车战略和运营汽车产销策略的人才与之相匹配,为此吉利应当要为收购后建立合适、优秀的经营管理团队。

  品牌营销——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吉利之所以斥巨资收购年年亏损的沃尔沃,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看中了沃尔沃的品牌影响力。在福特售卖的几大品牌中,沃尔沃比阿斯顿·马丁、捷豹、路虎更有价值,更关键的是在中国,沃尔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堪比奔驰、宝马,被视为“最安全”的高级车,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吉利企望借助沃尔沃的品牌影响力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这就意味着吉利并非仅仅是经济型轿车。

  但是,能够成功收购世界知名品牌并不意味着可以成功驾驭这一品牌。对此,联想收购IBM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联想收购IBM后,不仅在扩大全球笔记本市场份额上毫无建树,而且使企业自身的发展也笼罩在大品牌的阴影之下——但凡联想对Thinkpad品牌的进行改动,就有人认为Thinkpad笔记本品质会降低。由此看来,中国民族品牌想通过世界名牌提升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任重道远。

  未来如何将吉利和沃尔沃两个级别相差甚远的品牌进行融合,如何利用吉利在中国的销售网络经营沃尔沃,如何借助沃尔沃在全球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帮助吉利进行海外扩张,将是决定这18亿美元花得值不值的关键。

  生产技术——

  消化吸收与后续开发

  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看重沃尔沃的技术优势和国际化的研发能力。当前,我国汽车产量已居世界之冠,但合资品牌占有较大份额,自主品牌技术和品牌形象尚未赢得普遍认可,中国汽车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取先进技术和优势品牌,这对于吉利汽车而言是一次跨越式发展的机会。

  沃尔沃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在消费者眼中也是北欧豪华车翘楚,在83年历史中以安全和环保享誉全球汽车产业。吉利通过收购获取沃尔沃的相关技术,有望改变中国消费者对国产车“技术含量不高,不够安全”的印象,有助于提升吉利汽车的企业价值。

  虽说相关合约包含了技术转让条款,但跨国并购中先进技术的转让往往存在不确定性,因为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东道国政府、被收购企业及其利益相关方可能针对技术转让、转移定价等设置一系列苛刻的限制条款,并在日后的经营中严密监督。此次收购对于吉利而言有个有利因素,那就是吉利将收购100%沃尔沃股权,这对于吉利排除障碍会有所帮助,但困难仍不可低估。

  此外,吉利还应当重视对技术的消化吸收与改进,即使成功以合理代价获取技术转让,也不能替代自主消化吸收和后续开发。任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不是可以用钱买来的,如果中国企业自己不能在技术开发方面形成足够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如果没有可持续的研发技术团队与研发支持系统,有可能会造成研发人员与技术的流失。

  文化整合——

  获取工会组织等支持

  上海汽车之所以折戟韩国双龙汽车,重要的原因便是由于双龙汽车工会组织的多方阻挠,最终使上海汽车退出双龙汽车的股权。2006年上海汽车收购韩国双龙汽车株式会社51.3%股权,但当传出上汽有意和双龙合作开发SUV车型时,双龙工会立即“莫须有”向韩国司法当局举报中国人欲“偷窃”本国技术;直到最后上汽被迫决定停止继续注资、听任双龙汽车破产重组时,双龙汽车工会也发动会员围堵中国驻韩使馆,并在韩国全国发动签名运动,谴责上汽“窃取韩国汽车技术、违背当初投资协议”。前车之鉴,中国企业须铭记在心。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企业工会组织是不可小觑的力量,工会组织的支持与否对企业有很大影响。瑞典是高福利国家,吉利如何适应并理解沃尔沃的企业文化和社会福利制度,对于沃尔沃此后的经营管理有莫大影响,而这对于吉利汽车这个民营企业而言极具挑战。

  吉利汽车还应重视文化差异方面其他因素。中外企业并购并购首先要解决企业文化差距和相互认同的障碍,沃尔沃是瑞典品牌,而此前是福特汽车的子品牌,而收购后将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品牌,消除其中的文化差异需要一个过程。中国企业缺少并购整合的经历或成功经验,对于并购企业的文化、国外商业环境和法律制度不了解,并购对象的规模和复杂度超过控制能力是常见问题,这都给并购后如何经营带来了严峻考验。

  ⊙吉利收购沃尔沃历程

  2010年3月28日吉利以18亿美元成功收购沃尔沃

  2010年3月吉利筹资预计月底购沃尔沃

  2010年2月节前好事难成融资谈判已陷入僵局

  2009年12月吉利就收购沃尔沃商业条款与福特达成一致

  2009年12月吉利为“迎娶”沃尔沃招兵买马新加盟数名高层

  2009年12月商务部表示支持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

  2009年11月吉利海外战略走出三大步正与沃尔沃实质性谈判

  2009年11月吉利成为沃尔沃首选竞购方就细节进行谈判

  2009年9月吉利称母公司将联手内地政府竞购沃尔沃

  2009年9月吉利首度证实竞购沃尔沃或联手中资投资机构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