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悲情张汝京:出走中芯之谜(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5日 00:13  21世纪经济报道

  扩张之惑

  张汝京离职后,有业内人士评论说,中芯国际长期盲目扩张造成的盈利能力欠佳,是董事会撤换张汝京的重要原因。同样因为过度扩张,中芯国际分散了精力,不能集中重点资源在研发上进行突破,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才会落至今天的境地。

  所谓“盲目扩张”,是指中芯国际在各个地方政府的投资。2000年中芯国际在上海成立时,仅有3条8英寸生产线。随后几年中,中芯国际陆续通过收购、与地方政府合资、融资租赁以及代管等方式,分别在北京、天津、武汉、成都以及深圳设立了生产线,内容不仅涉及芯片代工本身,还包括下游封装测试以及芯载彩色滤光镜头等其他领域,规模异常之大。

  对于这种扩张,中芯国际内部将其称之为“菱形布局”。2008年,当中芯国际与深圳市政府达成合作分别建立,张汝京首次对外宣布完成了菱形布局的时候,外界质疑声空前高涨。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兴建芯片代工厂耗资巨大(如一条12英寸生产线约耗资15亿美金,还不算后期运营费用),如果没有足够的客户以及良好的管理,一旦启动,将导致巨额亏损。

  张汝京解释说,半导体制造讲究的是规模经济。一条生产线和5条生产线带来的成本效应显然不同。菱形布局是个战略布局,一个重要理由是靠近客户,无论是武汉、成都还是北京、深圳,都是靠近中国芯片设计公司就近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配合政府的政策。

  事实上,作为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从2003年开始,由于投资金额大且具有产业升级概念,各地政府都开始致力于引进芯片制造业。除了给出优惠的土地、人才、税收政策,不少地方政府还愿意拿出“真金白银”,促成了半导体产业投资的高潮。

  “Richard(张汝京)认为是个机会。比如武汉工厂,前期投资全部由政府代付,委托中芯国际经营,时机成熟时再进行回购。这样上市公司就减轻了很多债务压力,同时又获得了产能。”中芯国际一位内部人士评价说,不过这也让Richard后来陷入两难。比如说做12英寸,我们在北京投了,上海是大本营,你不能不投吧,不投领导不高兴。但是投了压力太大,后来索性就是做研发。

  事实证明,规模扩张带来的不确定性给中芯国际以及张汝京本人带来巨大压力。除了上海以及天津工厂在盈利,中芯国际其他几个地方工厂发展都不尽如人意。

  最为典型的当属成都和武汉工厂。2007年成都8英寸生产线投产不久,存储芯片产品价格就开始崩盘。价格崩盘使得芯片售价低于成本价,工厂立即陷入亏损。在公司决定调头生产逻辑产品后,技术出口许可又需要等待美国政府批准。紧接着,汶川大地震爆发,彻底打乱了生产节奏,工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接不到客户订单。

  武汉12英寸工厂——武汉新芯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为了填充这个厂的产能,张汝京一直努力引进由英特尔公司拆分出来的恒忆半导体作为主要客户,不过对方却一直犹豫不决。2007年10月,武汉新芯终于与AMD和富士通的合资企业——飞索半导体签署协议。这项合作不但获得了飞索65纳米技术的授权,还填充了武汉工厂的产能,一度被外界看好。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飞索自身难保。在申请破产保护后双方的协议最终也被束之高阁。

  “我自己有一个情结,从一开始创立中芯国际开始就有。那就是要打造一个我们本土的产业链。这方面我认为中芯国际应该承担责任。”张汝京说,所以无论是菱形布局还是向下游延伸做垂直产业整合,都是围绕这个想法。最后结果不好,只能说一切都是天意。

  复杂的股权

  从某种程度上看,正是张汝京“打造产业链”和“做大做强”的情结导致了他的最终离开。因为这种战略是以巨大的资金压力和运营成本为代价。而作为中芯国际的重要投资人——上市公司的诸多海外投资者,显然不能忍受中芯国际长期的亏损以及股价低迷。毕竟投资者考虑的是如何尽快退出,而非产业或者更高层面的诉求。

  另一方面,没能拥有对企业的绝对控制权(张汝京个人持股数不足1%)也加大了董事会随时对其进行更换的可能性。

  在控制权问题上,中芯国际的最大股东——拥有国资背景的大唐控股和上海本地国企上海实业显然也无法为张本人提供更多支持。大唐控股2008年11月方进入董事会,对中芯国际的投资属于战略性投资,极少插足中芯国际的实际运营。另一大股东上海实业虽然是最早投资人,但这笔投资一定的特殊背景。近年来,上海实业专注于战略转型,逐步淡出非营利产业,曾先后多次减持中芯国际股票。

  这种股权构成,与中芯国际成立时的特殊情况有关。“1997年我在德州仪器工作满20年,当时正准备申请提早退休,结果中国的政府官员找到我,希望回来帮助半导体产业发展。”张说,当时海外资金对这个市场非常看好,所以海外华人、国外VC、国内政府一起凑钱成立了中芯国际。前后一共募集了14亿美元,再加上银行贷款4.5亿美金,共计18亿美金在上海建立了三条生产线。

  由于股东背景差异巨大,各方的根本利益不同,中芯国际在后期战略制定、融资等问题上遇到了强烈分歧,这让夹杂在其中的张汝京左右为难。

  这点在中芯国际最近一次的融资过程中体现尤为突出。2008年存储芯片价格崩盘、中芯国际急需资本之际,包括黑石、TPG等5家国际知名私募基金找到张汝京,愿以优厚价格收购中芯国际股权。这5家企业提出的方案不尽相同,从收购20%、35%、50%乃至全部股权都有。

  “2006年开始私募基金业者争相收购待价而沽的半导体企业,典型的交易就是飞思卡尔收购案。”张汝京说,私募有很灵活的操作方式,给的价格也很优惠。一旦被他们控制主导权,多半是分拆出售,作为股东也许能够很快套现,但问题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整体就乱了。

  基于这种形势,张汝京向有关政府部门进行了咨询。政府表示如果有机会也愿意投资,并推荐大唐、华润以及CEC三家央企进入。股权卖给海外私募基金还是卖给国内央企,在董事会内部产生了很大争论。

  最终决定将目标选定国内央企。几轮谈判之后,CEC因为旗下生产部分军用产品而被海外投资者强烈质疑而出局。华润则因为要求将中芯国际更名而被董事会否定。最后仅有大唐控股一家企业入围。

  因为国企的审批流程复杂,从开始谈判到最终决定投资,整个融资过程历经10个多月。而在这10个多月中,因为整体经济形势的走弱,中芯国际的股价从1.4美金跌至3毛6,最终大唐控股以1.76亿美金获得了中芯国际16.6%股份,成为最大股东。

  但是,与当时中芯国际3亿美金的资金缺口以及张汝京当初预计的融资额度相比,这笔注资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芯的资金问题。而融资的大幅缩水也成为海外投资者日后抨击张汝京的又一理由。

  “外界对于中芯国际有很多不了解。”中芯国际上述内部人士说,在很多人眼中,作为大陆半导体的标杆,中芯国际及张汝京本人理应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因为他注册地在开曼群岛,属于外资性质,所以中芯国际是国内唯一一家不享受国内产业优惠政策的芯片制造企业。而在地方上,最近几年上海市政府忙于华虹NEC和宏力半导体的整合,也无法对中芯国际进行资助和投入。

  张汝京说,中芯国际的创业历程让他感悟良多。如果总结经验,那就是“企业不要轻易上市”,其次,学会官员的思维方式,懂得如何与政府打交道。第三,技术类企业应该谨防过于关注与技术和运营本身,忽视行政部门的支持作用比如法务部门,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