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小明
1月14日11:25,随着中国银行(03988.HK,601988.SH)盘后交易的上板,苏格兰皇家银行(RBS.L)尽数抛售该行股份的传闻得到印证。
在短短15分钟的时间中,近200亿港币的超级成交额震惊香港交易所,在该所14日上午时段的交投中,仅中国银行一只股票,成交量便达到了半数之巨。最终,该股票以17.71%的创纪录换手率结束了当天的交易。
随后,RBS在格林威治时间7点发布的公告中,坦陈了过去20个小时发生的一切。其被锁定持有41个月的108.1亿股中国银行,被以1.71港币的价格尽数沽出,较13日收盘价折让7.57%。
随着RBS减持事件的落定,近日围绕中资银行股的外资减持阴影终于淡却。相关中资银行股在14日破云现日,重返上行之路。
但这片疑云终未散去,因为就在短短一个季度之后,工商银行(01398.HK,601398.SH)还将迎来逾120亿股的外资战略投资者持有锁定到期。这与2009年不甚明朗的中国银行业资产情况一样,仍将成为羁绊银行股反转的枷锁。
减持事件左右手
随着瑞银、李嘉诚基金、RBS相继减持中国银行与美国银行减持建设银行(00939.HK,601939.SH)四宗外资战略投资者减持事件的曲终人散,发生在2009年新年之初的中资银行股恐慌暂告终结。
交投的发生,显然需要买卖双方的呼应。涉资超过500亿港币的四宗交易的买手至今身份神秘。但近日围绕这些买家的诸多传闻已让其初现端倪。
由于外资减持恐慌的发生,使得相关银行股价大幅下行。以漩涡中心的中国银行为例,1月12日时甚至一度跌至1.83港币,按记者综合多间国际投行对其进行2009年盈利预测,这一价格均已低于0.9倍PB(市净率)。一位大行分析师甚至惊呼,这已形成了严重低估的投资机会——同权的中国银行A股,此时的成交价格尚在3元附近,H股较其折让甚至超过了45%。
此外,大笔外资减持的实际交易价格尚较这已经大幅走低的股价还有乐观折让,以中国银行为例,无论是瑞银减持价格的1.93港币、李嘉诚基金减持价格的1.98-2.03港币,还是RBS减持价格的1.71港币,都较当日收盘价有近一成折让。
接近参与多宗上述配售案的美林证券人士称,在所有的四宗配股过程中,认购者均表现出了较为积极的态度。值得一提的是最大一宗的RBS减持中行案,涉资超过180亿港币的配售,仅仅花了不到100分钟便宣告结束。
此外,更为微妙的事件发生在美国银行减持建行途中,原定于2008年12月15日发生配售被推延至2009年1月7日进行,对外公开的口径是“技术问题”,但按香港市场传闻,其后真正的原因是配售经纪商与接盘者最后的谈判。
综合记者多日采访了解的消息,至少三类背景的资金构成了上述逾500亿港币减持盘的接手者。
相关报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