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上海证券策略分析师叶尚志表示,商品市场波动将影响众多版块上市公司,例如基建版块、航空版块以及资源版块。因为很多国际性大公司都会做套期保值交易。“但金融海啸以来,整个商品市场走势几乎完全反转,很少企业能预测这个趋势,损失难以避免。”
三类典型衍生品杀伤力比较
累计外汇期权合约
杀伤力: Ⅰ级
受伤典型:中信泰富
合约内容:
买入均价为1澳元兑换0.87美元。中信泰富每月买入,当汇率低于0.78美元时,中信泰富要双倍买入,直到2010年。
受伤原因:
去年澳元持续上涨,最高达到0.95美元;但今年9月起澳大利亚两次减息,澳元急转直下,直逼0.6美元。在0.78美元之下,中信泰富必须双倍买入承受亏损。
损失上限:无。
股份掉期合约
杀伤力:Ⅱ级
受伤典型:碧桂园
合约内容:
若最终股价高于约定初步价格(约9港元左右),碧桂园将向美林收取约定款项;若最终价格低于初步价格,美林则向碧桂园收取相应款项,2013年支付。
受伤原因:
碧桂园股价已跌至1港元附近,形成巨额浮亏。
损失上限:2.5亿美元抵押金。
利率、汇率期货期权合约
杀伤力:Ⅲ级
受伤典型:中国中铁等
合约内容:外汇结构性存款。
受伤原因:汇兑损失。
损失状况:截至目前约19.3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