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碧桂园对赌美林浮亏4亿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2日 17:23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记者 曾郁兰 符章冲)一份掉期对赌协议,让碧桂园(02007.HK)陷入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尴尬境地。

  8月13日,碧桂园公布2008年上半年业绩,净利大幅下滑29%至10.16亿元人民币,并遭到包括摩根士丹利、麦格理证券、法国巴黎银行等国际大行的一致看空,股价继续下挫。

  两天后,碧桂园发布重申说明。公司表示:2008年半年股份掉期之公允价值损失人民币4.43亿元,因此如果不计入这项损失,2008年半年净利润为14.59亿元,同比2007年同期上涨26.8%。

  不得已的掉期协议

  中报业绩欠佳,股份掉期协议成了罪魁祸首。

  2008年2月,碧桂园急于偿还中银香港的一笔18.3亿港元的短期贷款,发债融资迫于无奈。负责碧桂园公关事务的财经公关公司IPR奥美公司的刘丽恩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当时碧桂园发债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偿还一笔海外短期贷款。

  早在2007年10月,碧桂园曾经希望通过发行海外优先票据,来偿还这笔贷款,但遭遇次贷危机的国际机构投资者当时自顾不暇,虽然票据利率有10%,但该票据发行仍不受投资者欢迎,融资因而搁浅。

  时隔4个月后,碧桂园为了成功发行可转股债券,在美林国际的协调下,不得不接受“股份掉期”这个特别条款,以吸引投资者。根据协议:可转股债券的持有人一方面可以享受债券换成股票后的高成长性,同时又有“股份掉期协议”来锁定股市波动风险,称的上是投资于低风险高收益的金融组合工具。

  表面上看,碧桂园发行这些可换股债券,可以享受低利率的好处。这些债券是以人民币计值,以美元偿付的5年期可换股债券,发行地在新加坡交易所,年利率为2.5%,远远低于同期国内10%的信贷成本。

  根据约定,可换股债券在2008年4月3日至2013年2月15日的5年时间内,可以转换成碧桂园的普通股票,换股价为每股股票9.05港元,并可在香港联交所正常交易买卖。理论上讲,未来5年内,如碧桂园股价一直低于9.05港元,可换股债券的持有者,在按9.05港元/股的价位换股后,无法高位抛售获利。当然,债券持有者也可以选择不换股,但这也同时失去了换股可以带来的股市收益。而投资人之所以认购低利率的可换股债券,就是希望享受换股后带来的丰厚收益。

  为了保证投资人的认购热情和投资收益,“股份掉期”这种衍生品投资也就配套而出。按照掉期协议,如未来股价持续下跌,碧桂园就得向债券持有人赔付相应现金。“迎合投资人需要,投资银行便做出特定的产品。参与股份掉期游戏的,往往是熟悉金融市场的机构投资者。”资深投资银行家温天纳告诉记者。

  他同时表示,“对于碧桂园这些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则更多的是无奈。”如果不及时融资,日后只会更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利用衍生工具来融资,也就成了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进入股吧 】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