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味千拉面潘慰想到就做 标准化运营12年70亿(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4日 05:53  理财周报

  又一个10年,潘慰再次在食品行业获得成功。其2007年年报披露,味千拉面已进入中国17个省份、40多个城市,共323家网点。

  扩张的背后凸现了潘慰对食品连锁行业的创新。这个创新首先来自标准化运行,因为连锁经营通常与“标准化服务”和“工业化生产”相结合,可对于做一家拉面的连锁店来说,如何标准化是一个考验。但是,味千做到了,而且在味千之后的标准化运作连锁食品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其次,是开店扩张。很多连锁企业在品牌获得成功后,往往采取加盟的经营模式进行扩张,但是潘慰一直迟迟没有选择加盟这条道路。因为担心质量下降、难于管理等因素而“砸”了牌子。最后是选址,味千的门面店几乎都是地处热闹的黄金地段,虽然价格高但是带来了高“翻台率”以及品牌附加值。

  在味千扩张的过程中,潘慰也曾经历过一次“重组”的过程。1999年,味千拉面进入上海。当时,国内的政策不允许外资企业独资做餐饮,潘慰本身也不想合资,所以就用亲戚的名义去开店。这是当时餐饮业普遍的做法。但是,店越开越多,却都不在潘慰的名下,于是她开始将门店收归自己名下。

  这个过程让味千理顺了产权,还规范了味千的税务。很多餐饮企业后面没法很快上市,就是因为税务不规范。

  2008年3月底,味千拉面又以现金4.154亿港元收购深圳味千,这部分分店其实就是味千拉面进入内地之初开设的,由于搬家中丢失了部分早期财务凭证,2007年IPO时无法通过第三方财务审计,为了不影响IPO进度,才将这部分资产先托管再收购。但是,这次高达43倍市盈率的收购价也让潘慰无意中赚进了4亿多。

  排队故事引来超额认购

  2007年3月,味千在香港上市,获192倍认购,融资2.5亿美元,目前市值约70亿港元,其中潘慰占股53.26%。

  如此得到市场追捧,与味千的排队有故事。1999年,美国的一位基金经理来上海游玩,在南京路步行街看到味千拉面门口排着长队等吃面。7年后,他再次来上海时,竟然发现这家味千的门口依然长队如旧,他不由感叹:如果这家公司上市,我一定投资。巧的是,2007年味千拉面在做上市前的路演时,潘慰遇到了这位基金经理,一拍即合。

  事实上,在餐饮业获得超额认购,实属传奇。餐饮业作为低端的服务行业,许多投资基金感觉该行业是机会与风险并存。国泰君安分析师谭晓雨就认为,餐饮业其实是一个生命周期比较短的行业,虽然总体需求比较稳定旺盛,但是消费者对于不同品牌的偏好不同,一家餐饮企业的口味很难对消费者产生持续的吸引力。而且许多餐饮企业缺的不是资金而是管理能力。

  确实,对潘慰来说,从国际贸易转到餐饮行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管理。而潘慰成功的最大秘技其实就在于实现了一个运营模式标准化。她认为,运营模式标准化以后,单店就容易复制了。然而得以每年高速扩张阶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进入股吧 】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