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7日18:45 新浪港股

  港股还值不值得投资?出现了什么问题?未来出路在哪里?新浪港股发起“港股还有没有吸引力”大讨论,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欢迎关注港股、关注资本市场的人士,一起为港股建言献策,共谋港股市场的明天。来稿请至hkstock_biz@sina.cn

  文/新浪港股专栏作家 窝窝头

  从2010年始,窝窝头开始听见有身边的朋友说,下一波一定要找机会看空腾讯,所以早已经开始锁定腾讯的认沽权证或者她的认沽窝轮,伺机买入,等待腾讯大跌的一天,希望狠狠的靠腾讯的认沽证赚一笔。至于后来那些朋友到底有没有买腾讯认沽,窝窝头不知道,我只知道腾讯的股价从2010的31元左右,升至昨天(2016年9月6日)的高位216.8元,过去6年总共升了5.7倍,每次想沽空她的投资者都惨败而回。到底腾讯这类强势的股票,除了买股票外,到底还有没有其他成本较低的投资呢?

  现在在香港买一手(100股)腾讯的股票,大概得用$21,000($210 x 100)。如果买十手,就得花21万元。如果腾讯的股价涨10%,买十手就才赚$21,000。不少本金不多的投资者看到这裡,什麽买十手,股价涨10%,才只赚两万多一点,太少了吧?如果你也是这样想的话,可以考虑在香港股票市场上市的腾讯权证。香港现在每天权证的成交金额佔港股每天成交的20-30%。过去5个交易日,有6700万元流入腾讯的认购证看好,属于整固市场最多资金流入的股票认购证。

  香港市场上现在一共有400个腾讯的权证产品(258个窝轮+142个牛熊证),无论是看涨还是看空的产品选择都非常丰富。看涨的产品的行使价由128元至488.88元的都有;年期由2016年9月到2019年4月;实际槓杆由2倍至20倍都有选择。大家可以先按自己对腾讯的目标价,先选择行使价,再挑选年期,一般来说,年期越短,行使价越高的产品,实际槓杆越高,当然同时投资风险也同时增加。但是到底如何选择窝轮呢?请看看以下的例子。

  窝窝头身边有个很专一的朋友,和他谈恋爱的态度一样,他的投资组合裡只腾讯股票和腾讯认购证。问他为什麽只买腾讯,他轻描淡写的说:我自己做网络生意的,所以只懂和我业务模式类似的腾讯,他的年报我全部都研究了,而且其他的行业我一窍不通啊!所以我只懂买腾讯。

  还记得今年年头的时候,腾讯在一月份跌至133元附近,他买了1000股腾讯股票(总值:133,000港元)。同时他也买了一个腾讯认购证,条款是:行使价149.98港元,2016年12月到期,实际槓杆5倍(倍数不高代表风险不算太高),当时这个认购证是0.12港元,由于他明白权证的投资风险较高,他只是买了大约股票总值的25%,就是30,000港元(250,000股)。

  这个朋友持有了两个月后,当腾讯升至160元附近,他卖了腾讯的认购证获利,当时的权证价格是0.18港元。由于长线看涨腾讯,他并没有卖出腾讯的股票。单单两个月的投资,他的30,000港元的回报是15,000港元,或者50%的利润。

  后来,在今年5月头,趁腾讯股价从165港元回调至151港元的时候,他又打算买入腾讯认购,由于腾讯的股价已经涨了一波,所以他并没有再买入那个早前买过的腾讯认购证,而是选择了另外一个更适合的当时市况的产品。条款是:行使价160港元,2016年12月到期,实际槓杆6倍(倍数不高代表风险不算太高),当时这个认购证是0.13港元,同样由于他明白权证的投资风险较高,他只是买了大约股票总值的25%,就是30,000港元(230,000股)。

  就这样,每次趁低位,他就会买入腾讯的认购证;当腾讯的股价再升一段后,他就卖掉持有的认购证获利,再换更高的行使价的腾讯认购证。就这样一浪一浪的买上来,直到最近,据说他从年头那30,000港元买权证的本金,已经翻了两倍多,变成90,000港元多。而他的腾讯年头的股票仓位,按133港元的买入价,最近腾讯的股票是210港元,回报是58%,133,000港元的本金,赚了77,000港元。

责任编辑:黄建华 SF178

相关阅读

没有任何理由对中国经济悲观

未来30年,将是中国的技术对发达国家冲击最大的时候,中国会全面赶上他们。很多处在发达国家低端的国家,他们的压力会变大。我大胆地预测一下,20年之后,能在中国前面的恐怕就3个国家,美国、日本、德国,其他国家恐怕会被中国甩掉。

此时央行降息降准似乎都难

当前降息面临负利率和人民币贬值两大制约因素。负利率状态的持续存在且程度较高的话,必然导致储蓄倾向减弱和交易性动机的增强,从而推动资产价格上扬和通货膨胀发展。而存准率下调与降杠杆要求相悖。

明年G20可能得讨论如何应对危机

2017年,包括美国在内,全球需要再次面对美联储再次加息的冲击。退一万步讲,就算不加息,金融市场的风险照样会以其他方式引爆,因为除了“印钞”和“开会”,全球对经济增长问题毫无办法。

谁能当好房地产市场的驯兽师

房地产乌托邦式的繁荣背景下,整个社会的真实资源和财富并没有新的创造,但资产泡沫的沸腾让所有人变得自负、自大,房地产金融成为一头怪兽——一个足以从内部毁灭经济的部门。面对这头怪兽,理性告诉我们,一个呼唤伟大驯兽师的时代正在到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