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CEPA掀开港股历史新一页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1日 08:3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汤亚平 2004年12月31日,香港股市全线飘红。这一天,港股以14230点作结,全年升13%。其实,不单是股市,香港经济在2004年均全面造好。业界人士普遍认为,香港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CEPA以及泛珠三角合作,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掀开港股历史新的一页。 港股投资者收益不俗 2004年,香港股市表现活跃,恒生指数曾在5月份创下接近14000点的高位,此后在12000点上下波动。下半年开始,国际热钱持续流入,股市利好消息不断,香港股市持续走高。11月23日,恒生指数收盘价创下四年来的新高,上涨222.69点,突破14000点,达到14023.29点,是2001年3月9日以来的最高点,至此2004年香港股价累计上涨22%。 许多投资机构因此对2005年香港股市均持乐观预期,一般预测在13000点到15000点之间,如摩根斯坦利预计为13374点,摩根大通预计为14800点,法国巴黎百富勤预测为15122点,而里昂预计更达18000点。 时为香港证监会持牌投资顾问张启源回忆说,2004年,对港股投资者来说算是一个不俗的年度。这一年恒指的波幅相对以往平均波幅较为狭窄,以一浪高于一浪的走势逐步推上。 CEPA效果逐渐显现 2004年1月1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签署并实施后,以“零关税”进入内地的港产品逐步增加,到8月中旬,港工业贸易局批准1596件零关税原产地证明书,货品总值6亿港元,节省关税6000万港元。CEPA对香港经济的作用不仅在于零关税商品量的增加,而更多是香港与内地经济合作的深化所带来民众与企业对香港经济的信心。 2004年10月27日,商务部与香港特区财政司签署“安排”第二阶段方案,进一步扩大贸易自由化范围,其中主要包括纺织及成衣、食物及饮料、药物、塑胶与金属制品等效,于2005年1月1日起实施。 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11月底,从香港输往内地的零关税货物总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免征关税3亿元;2006年10月,内地与香港签署了《安排补充协议二》,对输往内地的原产于香港的货物全面实施零关税,内地在法律等10个领域在原有开放承诺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并继续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安排》的实施还为香港创造了近3万个工作岗位。 2004年港股留下浓厚的一笔 2004年无疑在港交所历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随着CEPA经济效应,大大提振港人信心,加强了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值得浓笔重彩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内地优秀国企纷纷登陆香港。年初,中国人寿(2628.HK)的上市号称是今年全球最大的IPO发行,在中国香港、美国两地共发行65亿H股,共募集资金200多亿港元,该只超大盘股票上市后被一路追捧至7.05元,比招股价高出96%,体现了海外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的狂热追捧;6月份中国平安保险(2318.HK)上市募集了约140亿港元;11月份,中国网通(0906.HK)的上市又募集了约101亿港元。岁末,募集额达83.6亿港元的中国国际航空(0753.HK)又让投资者享受了一次年末的蛋糕,该股昨日首日上市即收盘上扬8.22%。 其二,港股频现重量级海外基金的身影。与1997年香港散户力撑大市不同,2004年在港股市场上看到越来越多的重量级海外基金的身影。根据港交所发给记者的资料显示,1997年度香港证监会认可基金数为1356只,资产净值1324亿美元,当年没有1只香港证监会认可的对冲基金。临近2004年年底,香港证监会认可的基金数达到了近2000只,资产净值共计5343亿美元,是1997年底的将近4倍,其中有13只为认可的对冲基金。如此庞大的资金保证了香港恒生指数在今年内的连创新高。 港交所行政总裁周文耀表示,2004年港股成交额打破1997年纪录,主要是因为近年大批的优秀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改变了香港证券市场以往由单一的地产、金融类股票为主的结构,吸引了大批的海外机构投资者通过香港股市投资内地的企业。成交的高度活跃,给香港特区政府带来了远胜预期的收入,其中香港特区政府2004年的股票印花税收入超过75亿港元。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