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9日11:27 央广网

  众安保险上市背后:押宝保险科技 欲解“股东依赖症”

  央广网北京9月19日消息(记者 马文静)众安保险于17日召开招股说明会称,公司预计于9月2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其将发售1.99亿股股份,发售价介于每股53.70港元至59.70港元之间。若以招股价格区间中位数56.7港元计算,众安保险此次将募资约109亿港元。

  头顶“保险+科技”光环,背靠股东“三马”的众安保险昨日一启动招股即遭资本热捧。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众安保险招股首日公开发售部分获得约87倍超额认购,保证金认购高达526亿港元,有四家券商保证金额度甚至当日被借爆。

  不过,资本的热捧之下,市场对众安保险前景的争议也从未停歇。面对“估值泡沫”、“主业亏损”、“股东依赖症”等质疑,众安保险如何解决发展难题,建立自身核心竞争力?

  估值约684亿元 卖点在于“保险+科技”

  众安保险此次全球发售合共1.99亿股,其中95%为国际配售股份,5%为香港公开发售股份。发售价介于每股53.70港元至59.70港元之间,按股价中位数计算,将募资约109亿港元。

  “在香港上市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众安保险首席执行官陈劲表示,在港上市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非常看好未来中国保险科技市场,愿意在这个市场投入更多,在发展过程中补充资本金;二是公司的主要市场在大陆,与香港近,在香港上市有利于树立公司品牌;三是香港是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心,希望通过在香港上市吸引更多长线投资人。

  值得注意的是,以招股价格区间中位数56.7港元计算,众安保险的估值换算成人民币约为684亿元。而长期以来,市场对众安保险的估值存在较大争议,预估值数十亿和近千亿者皆有之。

  众安保险首席财务官邓锐民在发布会现场表示,“我们公司目前是快速增长的公司,市场对我们的估值都有不同的考量,目前我们发行的新股在摊薄以后是13.8%。按照发行规模来说,我们最终定下来发行价范围,市场对我们的价格也是非常认可的,能反映公司的增长性,业务来源除了保险,也有科技。”

  保险和科技的双重基因是众安保险在港股的重要“卖点”,也是其业务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陈劲对公司的定位表述为:“可以理解为保险公司,但它更是保险科技的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众安保险旨在透过连接生态系统及应用尖端技术重新定义保险。其所连接的5个生态系统包括生活消费、消费金融、健康、汽车及航旅,目前已连接到199个生态合作伙伴。 

  此外,2016年7月,众安保险成立了附属公司众安科技,专注于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开发,形成了T、S、X三大系列产品,涵盖了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我们计划日后将我们的技术解决方案输出并从中赚取利润。”众安保险在招股说明书中称。

  边成长边亏损 招股书显示2017年将产生重大亏损

  科技的融入的确为众安保险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14年-2016年,众安保险总保费保持高速增长,分别达到7.94亿元、22.83亿元、34.08亿元;2017年一季度已实现保费10.3亿元,同比增长70.64%。

  不过,不同于成立初期保费的“爆发式”增长,近3年众安保险总保费增速呈现逐年放缓态势,2014年至2016年,保费增速从6129.82%降至187.50%,再降至49.28%。

  净利润方面,除2013年业绩亏损外,众安保险在2014年-2016年实现盈利,净利润分别达到0.37亿元、0.44亿元、0.09亿元。然而,2016年,众安保险0.09亿元的净利润较2015年下滑近80%。这一年,众安保险陷入季度亏损“旋涡”,至年底才实现扭亏。2017年一季度,众安保险再度亏损,净利润为-2.02亿元。

  2017年,亏损态势或仍将延续。众安保险在招股说明书中称,预计 2017年将录得重大亏损净额。主要原因是: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因包含更多较长年期产品的产品组合变动而大幅增加;经营及行政开支因人员及研发投资增加;生态系统伙伴平台手续费和佣金、咨询费和服务费的大幅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咨询费及服务费、手续费及佣金是其经营开支的最大组成部分。其中,咨询费及服务费主要支付给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平台,手续费及佣金支付给保险代理。

  2014年、2015年、 2016年及2017年一季度,咨询费及服务费分别占众安保险已赚保费净额的 13.3%、30.7%、33.9%及 38.1%;手续费及佣金分别占已赚保费净额的 2.3%、5.2%、8.9%及13.0%。

  降低股东方保费占比 缓解“股东依赖症

  “三马”的光环使众安保险自创立之初即备受瞩目,“巨头”股东背景对其业务增长的支撑力也显而易见。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4年、2015年、 2016年以及2017年一季度,众安保险来自或通过股东及关联方产生的总保费分别占全部总保费的 98.0%、87.9%、73.4%及 59.3%。与阿里合作的退运险、与携程合作的航意航延险、与平安合作的“保骉”车险等是众安保险与不同生态股东方合作的代表产品。

  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主体的增加,互联网保险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同时,部分股东不再将众安保险作为唯一的互联网保险布局,开始在同业务领域自己“下手”。多重竞争之下,众安保险不得不尽快“断奶”,减少对股东的保费依赖。

  以众安保险的“发家”险种——退货运费险为例,通过与淘宝等平台合作,近四年来退货运费险所贡献保费位众安保险居各险种首位,2014年时,其占总保费比重一度高达77.2%。不过,2016年,来自退货运费险的总保费下滑8.1%。究其原因,众安保险表示,一方面由于注重其他更具增长潜力的产品,另一方面,新的市场主体出现在淘宝等众安主要的电商生态平台上,提供退货运费险,众安保险面临的竞争有所增加。2017年一季度,尽管规模仍在增长,但退货运费险占众安保险总保费的比重由2014年的77.2%已经下降至25%,主力险种“宝座”被意外险夺走。

  众安保险的总保费中,来自或通过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及其附属公司的总保费占比从2014年的92.4%降至2016年的52.7%,2017年一季度,该占比进一步压缩至41.8%。众安保险高管层解释称,近年来众安扩大生态版图,从最初两个生态扩至五个,增加了合作伙伴,并对各板块业务进行了结构调整,电商生态等在保费占比重下降是因为其他生态增速更快。

  事实上,面对诱人的互联网保险“蛋糕”,蚂蚁金服、腾讯、平安都欲“下手”,众安保险已并非唯一选项。

  在机构方面,蚂蚁金服2016年7月控股了国泰产险;2017年5月,腾讯发起设立的和泰人寿正式开业。而在保险科技领域,各大股东的布局更为广泛,今年以来,蚂蚁金服、平安相继宣布向保险业开放保险科技技术,分别推出了“车险分”、“定损宝”,以及“智能保险云”等产品。

  谈及与股东的竞争和合作,众安保险CEO陈劲在招股发布会上首先感谢了三位“最重要的股东”三年多的支持,他表示:“的确有些业务看上去非常类似,但细细分析下来都有各自的定位,比如腾讯和阿里更多强调开放的平台,而众安保险更多是专注于在保险科技垂直的领域里面的深耕和发展。我觉得这个过程当中是一种良性互动,更好的促进我们和股东的关系和业务的发展。”

  在招股说明书“风险因素”一栏,众安保险则对未来的竞争风险表述更为直白:“我们在过往总收入的绝大部分乃透过与股东及关联方合作取得,而从合作中获得的协同价值和交叉销售效应于日后可能减少。我们的部分股东及关联方推出产品与我们进行竞争。”

  不过,众安保险预期,日后来自或透过股东及关联方产生的总保费将继续占公司总保费的很大部分。

责任编辑:黄建华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