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13日09:42 新浪港股

  新浪港股讯 据香港明报报道,中资买壳魔力巨大,近年港股涌现大规模啤壳潮,同时负责保荐新股上市的保荐人牌照亦出现急增现象,仅今年首两个月已新增4家保荐人,相当于去年全年近一半(见图);而且几乎全部属于股东背景神秘、首次申请的‘小型保荐人’,甚至有机构是与现有保荐人同一地址的‘孖生兄弟’。有市场人士认为,保荐人急增或与啤壳‘产业化’有关,令一些专注啤壳服务的保荐人应运而生。

  根据香港证监会资料,今年首两个月已发出4个保荐人牌照,相当于过去数年全年发牌近半,而过去两年每年批出数量亦高达10个,令保荐人达破纪录的105间;不过近年获发牌照的保荐人,除个别为中资银行来港申请牌照外,不少为首次申请、缺乏背景资料的小型保荐人。

  保荐人数量达105

  翻查今年新增的4间保荐人资料,其控股公司均属离岸公司。去年成立的前海融资,母公司为前海金融,但是因其中一名董事陆建明同时为上市公司前海健康(0911)大股东,估计与上市公司有关,其余3间均无法确定其股东背景。

  脉搏资本地址与同人融资相同

  不过,该3间无法确定股东背景保荐人中,脉搏资本地址竟与另一活跃于协助创业板新股上市的保荐人同人融资相同,其中近期上市大幅炒起的细价股美高域(1985),同人亦是包销商之一,未知两间机构是否有关;本报上周五曾尝试致电脉搏资本查询,惟未有人接听。至于唯一以实名股东登记的红日资本,其地址与上市公司太平洋实业(0767)相同,惟翻查公司数据,红日资本大股东沈雯华并非公司股东、董事或公司秘书。

  大行不愿保荐 ‘啤壳财团’自立一条龙服务

  有不愿具名的中资投行前高层称,近年啤壳潮泛滥,由于传统大行不愿担任保荐人,其他现有本地保荐人亦各自有其‘业务’,因此有部分专门从事啤壳生意的财团索性自立门户申请牌照,而不少具有主要人员(Principal)资格的投行行家即成招揽目标(见另稿)。

  他坦言,近年保荐人大幅增加,客观环境是大型新股大幅减少,创业板、甚至主板细价新股则大量涌现,由于监管环境收紧下,不少传统投行生意大减,‘compliance(合规部门)会有好多问题,但单deal(上市交易)唔会等你’,造成主要人员转投新保荐人。

  另有证券界人士表示,在中资近年大举来港买壳下,啤壳已成为金融业一个巨大‘产业’,因此不同‘财团’亦希望包揽上市、配售服务,形成啤壳、卖壳‘一条龙服务’。

  主要人员人数少

  不少金融机构不乏资金,尤其如有意申请保荐人牌照,基本要求的1000万元注册资本自然不成问题,因此能否取得牌照,最重要的其实是拥有至少两名‘主要人员(Principal)’,现时证监纪录册数据,全港仅得299人担任主要人员。

  根据《保荐人指引》,主要人员主要有3项条件,其中同时为机构负责人员(俗称RO)及拥有至少5年机构融资经验均不难达到,但‘之前五年至少需为两宗新股上市担任重要角色’却不易做到。有投行界人士透露,‘担任重要角色’具体实指负责在招股书中签署保荐人函件,由于一般每间投行只有一至两个人‘够资格’签署,要在5年内累积两宗新股签名其实并不容易。

  据证监会数据显示,现时全港105间保荐人机构中,合共申报有299名主要人员,而当中有7间机构目前只有一名主要人员。据了解,证监会因应情况作出宽限,容许机构在流失主要人员后尽快补充。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