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红筹元年:内地企业赴港集资全盛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7日 01:3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覃羿彬

  钱从哪里来?改革开放迈向20周年之际,这曾成为困扰中国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事实上,中国企业的融资冲动,自1982年闽信集团(00222.HK)以红筹方式赴港上市,便已显山露水。

  但当1997年以北京控股(00392.HK)为代表的11家中国企业同样以红筹形式密集赴港IPO,并成功在港募得合计460亿多港元的资金时,中国企业们对资金的渴求表现得淋漓尽致。

  1997年由此被国人记忆为“红筹元年”。

  “内地企业来港上市一方面可以取得改革组织、加强人才和管理等所需的资金,同时上市后也可以藉着市场力量的监督提升管理效率及公司管治,从而达到国际水平。”港交所发言人在接受本报记者的书面采访时,如是强调。

  分水岭

  3-6-2-4-11,根据港交所自1993-1997年的统计数据,上述数列便是5年间每年新上市的内地红筹股数量。

  所谓红筹股,“港交所采用的定义是指至少有35%股份由中国内地实体直接持有的公司;及/或该公司由中国内地实体透过其所控制并属单一最大股东的公司间接持有;又或由中国内地实体直接及/或间接持有的股份合共不足35%,但达到20%或以上,而与中国内地有联系的人士在该公司的董事会内有重大影响力的公司。”上述港交所发言人说。

  早在1980年,以房地产、银行保险以及基建投资为主业的闽信集团,便在香港注册成立,并于两年后在港上市,勾勒出红筹模式的轮廓。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A股一级市场恰逢“规模控制”,国内市场未能满足融资需要,于是,一些具有地方窗口企业背景的公司便退而选择赴港融资。

  随着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于1993年收购康力投资,并将其更名为航天控股(00031.HK);粤海投资收购友联世界(00270.HK)并更名,由此实现自身上市之后,以红筹方式借壳上市,成为国内企业赴港融资的重要渠道。

  当北京控股(00392.HK)于1997年5月29日挂牌,市场方真正注意到中国红筹股的魅力。更多中国企业也因此意识到赴港上市的利益所在。

  当年因此成为开启红筹股上市热潮的分水岭。

  北京控股之后,中国移动(00941.HK)、中信资源(01205.HK)、天津发展(00882.HK)、金威啤酒(00124.HK)等相继上市,令当年在港交易的红筹股市值超过4700多亿港元。

  对比当年H股与内地民企香港上市公司在分别为不足500亿与不足10亿港元的总市值,红筹股一枝独秀。

  10年后,在港上市的红筹股从当年的59家飙升至2007年的93家,而总市值则高达5.5兆亿港元以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