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港股IPO > 建行上市 > 正文
 

建行上市走完六幕 新赛季刚刚开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 10:26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李利明 北京报道

  2005年10月27日上午10时,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一层的大厅,上任216天的建行股份公司董事长郭树清举起手中的酒杯,碰撞声中,香港联交所电子幕墙上第一次出现的代号0939的建行股份交易价格正在不停的闪动。

  郭树清微笑接受各方的祝贺,无暇回头顾及建行股份盘面的变化。这一天,以2.35港元开盘的建行股份,其成交价在这个价位和2.375港元之间微幅摆动,但买卖盘却异常活跃,全天成交额近86亿港元。

  当日,香港恒生指数收报14381点,下跌77点,成交金额为238亿港元。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建设银行终于成功上市,作为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第一家走向国际资本市场的银行,我们有信心为同业树立楷模。”郭树清说。

  这位承担了建行上市“救火队长”角色的49岁的男人不再低调地表达着。

  ——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首家实现海外上市;

  ——四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

  ——亚洲除日本地区以外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

  ——中国企业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

  ——全球规模最大的银行股首次公开发行。

  建行30个月的准备,六个步骤的完成,迎来的是值得铭记的这一刻。

  第一幕:前奏

  事实上,建行成功完成海外上市的这关键一步,是过去30个月来建行股改迈出五个重要步骤之后的第六步。整个建行股改上市,除了进行政府注资、成立股份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这三个被称作“国有银行股改的常规步骤”之外,还有被认为具有“建行特色”的两个步骤:一个是建行启动股改前期工作,另一个是2005年3月郭树清临危受命空降建行。这样,才构成建行上市“六幕剧”。

  人们总是习惯认为国有银行股改的开端是2003年12月30日,那一天,中国汇金公司以225亿美元注资建行。

  但实际上,早在8个月之前的2003年4月,建行已经全面启动股份制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

  2003年4月初,建行成立股份制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对全行的股份制改革工作进行统一协调和安排。

  2003年7-8月,建行确定了股份制改革过程中的

审计师、资产评估师、律师、管理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8月11日,建行召开重组改制项目中介机构启动会,正式启动审计、评估和法律尽职调查工作。

  2003年10月27日,建行举办了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培训班,对全行新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要求、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理论、国际先进银行的计提实践以及建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了介绍。随后,建行按照新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开展信贷重新分类工作。

  此时的建行,早已不是51年前成立时的那家办理基本建设投资拨款监督工作的专业银行。当它和中行一起被国务院确定为股份制改造试点时,它具备了两点优势,一是在四大国有银行中,建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最少;二是建行已经进行了上述准备。

  第二幕:注资

  对于国有银行而言,股改启动最大的困难在于历史包袱的消化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动用资源对国有银行进行财务重组。2003年12月30日,汇金公司的225亿美元悄然注入建行,启动了建行财务重组。只有在财务重组完成之后,建行才能按照《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组建为股份有限公司,从而改变其国有独资银行的无限责任性质。

  “这个决定事实上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国有银行改革将全面提速。下一个阶段的改革将出台若干‘重头戏’。”2004年1月8日,央行行长周小川说。

  根据国务院在2003年12月30日的批复,建行将截至2003年底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当年的净利润,全部用于弥补累计亏损。

  综合考虑,在2003年底建行财务重组之前,所有者权益为-1154.77亿元。除了通过资产评估获得了141.60亿元净增值之外,还有-1013.17亿元的窟窿需要填补,央行和财政部分别动用了资源对这个窟窿进行填补。填补方式包括央行在建行处置可疑类贷款时给予补贴和财政部通过税收减免等方式给予的支持,通过这些支持,在汇金公司注资之前,建行的净资本为零。

  随后,汇金公司注入的225亿美元作为财务重组之后建行的资本金。

  对于建行来说,它的财务重组在汇金注资后已经完成,虽然外界一直认为建行财务重组的完成是在2004年6月底信达购买建行的1289亿元可疑类贷款。

  第三幕:成立股份公司

  在经历了一年半紧锣密鼓的运作后,新的建行终于可以公开亮相。

  2004年9月15日,汇金公司、建银投资、国家电网、宝钢集团和长江电力共同发起设立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当天,建行股份从

银监会取得金融许可证,并于两天之后的2004年9月17日从国家工商总局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这标志着建行股份的正式成立,建行由国有独资银行改制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银行。

  只有成立了股份公司,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这“三会”,明确了股东大会与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关系、董事会和监事会与高级管理层的关系,有效的发挥各方在完善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才能谈得上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而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正是国有银行股改的重要目的之一。

  9月21日,建行股份召开成立大会,建行股份的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和高级管理层集体亮相。

  新任建行副董事长、行长常振明表示,建行股份遵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指导原则,设立了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建立制约与效率平衡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监督流程和透明清晰的信息披露制度。

  此时,业内人士,包括建行自己都承认,成立股份公司,标志着建行在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方面已经实现了“形似”,但是距离实现了公司治理的“神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四幕:郭树清临危受命

  意外就是在最想不到的时候来临。

  按照计划,建行股份成立之后,除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之外,股改的主要工作就是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以及海外上市准备工作。

  2005年3月14日,建行董事长张恩照被“双规”的消息开始在业界流传。

  3月16日,建行200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突然批准张恩照因个人原因辞去建行董事长,由副董事长兼行长常振明暂时代理董事长一职。

  信任危机袭击建行。

  郭树清此时走到了他的新岗位。之前,郭是央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张恩照出事之后,其担任建行行长和董事长时期建行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弊端开始显露。这些弊端包括:董事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专职董事发挥作用相当有限、党委会成了经营管理的核心等等。

  2005年3月22日,郭树清在上任后的首次建行党委会上作出一项重要决定:党管干部不是党委书记一个人管干部,也不是党委跨过高级管理层去管干部。过去由董事长和党委书记直接主管的人力资源部,今后划归行长管理。同时还明确,公司内的所有行政部门包括监察室,都受高级管理层领导。与这一决定同步,郭树清结束了建行原来党委会与行长办公会实际上“两会合一”的制度,改为两会分开。

  在此后的建行一系列内部会议上,郭更多的强调公司治理。4月27日,郭树清在建行分行行长座谈会上指出:“我行虽然搭建了公司治理结构的组织架构,建立了新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框架,初步实现了‘形似’,但距离‘神似’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直以来,一位出色的掌舵者对于一家企业的良好运作是至关重要的。虽然郭树清就任建行董事长就是建行股改的一个转折点,但即使以他的形象树立各界对建行的信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五幕:引资

  与花旗银行旷日持久的谈判迟迟不能取得进展……

  建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工作进展缓慢,这是郭树清在上任后面临的问题。而他在这个问题上的解决却“意外”迅速。

  在断然结束与花旗漫长的引资谈判之后,建行与美洲银行的引资谈判在三个月内就达成协议。6月17日,双方签署了关于战略投资与合作的最终协议。根据协议,美洲银行将分阶段对建行进行投资,首期投资25亿美元,最终持股可达到19.9%。作为整个交易的一部分,建行和美洲银行还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美洲银行将在众多领域向建行提供战略性协助。

  7月4日,建行和淡马锡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签署了战略投资协议。亚洲金融从汇金公司手中购买建行5.1%的股份,并在建行计划的海外IPO时再认购10亿美元的股份。根据双方的约定,亚洲金融将致力于帮助建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美洲银行和淡马锡还分别向建行推荐一名董事人选,从而改变了建行董事会成员的构成。

  8月29日,美洲银行的25亿美元和淡马锡的14.66亿美元支付给汇金公司,分别获得了建行9%和5.1%的股份,至此,建行从内资的国有控股股份制银行真正变成有外资参股的国有控股股份制银行。

  第六幕:上市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这个10月的香港,都是属于建行的。

  在8月5日建行分行行长座谈会上,郭树清披露了建行上市的进度:“我行公开发行上市的筹备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完成上市全部相关文件、招股说明书有关工作,尽职调查工作,境外发行的准备工作,战略投资者的引进还有很多后续的工作,工作量很大,时间非常紧。”

  9月,建行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中下旬,在获得香港联交所上市批准后,建行开始了海外上市的预路演。预路演期间,承销商——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们一共与世界各地的350家机构投资者沟通,向他们推介建行

股票。最终,机构投资者的需求超过了190亿美元。

  10月5日,建行开始在香港正式路演,并于14日至19日到欧洲和美国进行路演。

  期间,建行两次调高招股价。

  摩根士丹利中国投资银行业务主席吴长根介绍,由于路演期间建行的管理层表现出色,使得总体下单率达到了83.7%,其中亚洲92.7%、欧洲86.7%、美国75.0%。19日招股结束,建行发售国际部分的需求超过600亿美元,获得10倍超额认购;香港公开发行部分需求超过170亿美元,获得42倍超额认购。

  20日,建行IPO价格最终确定,每股2.35港元,市净率为1.96倍。在国际资本市场,衡量银行股价值的重要指标是市净率而不是市盈率。建行的市净率已经超过其战略投资者美洲银行的市净率(1.6倍左右),与汇丰的市净率(1.95倍)差不多。目前国内A股上市银行的市净率大约是2.2-2.3倍,建行与之接近。

  10月27日10时整,香港联交所电子幕墙显示建设银行开盘价是2.35港元。1分钟之内,买盘倾出,股票成交量超过5.8亿股,成交金额达13.7亿港元,股价略升至2.375港元。至此,今年全球最大IPO项目在港交所完成上市。

  10时05分,成交量突破10亿股,价格继续保持在2.375港元。

  10时45分,成交量突破20亿股,价格继续维持在2.375港元。

  15时54分,成交量突破30亿股,价格微跌至开盘价。

  16时07分,建行上市“首日秀”圆满结束,股价全天走势平稳。股票收盘价保持在2.35港元。

  至此,建行上市六幕剧结束。当然,对于建行来说,新的演出也拉开了序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42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