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个股点评 > 正文
 

市场热点何在 关注股改重组股和蓝筹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 11:20 证券时报

  从第二批试点公司的市场表现可以看出———蓝筹股仍是市场关注重点

  联合证券 柳邵黔 田艺

  股权分置改革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值此之时,总结前一阶段市场的运行特点必将对下一阶段市场面临的机会与风险有一个更为清晰的把握。

  对价多少不要紧 估值合理是关键

  股权分置改革已经进行了4个月,第二批试点方案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单纯送股共31家、送股加送现金4家、送股现金结合权证2家、其他5家(缩股、业绩联系追送、预设流通价格、补差价权)。

  可以看到平均对价幅度最高的单纯送股类,主要是一些中小板公司和业绩一般、非流通股比例较高的公司,对价幅度最低的是送股结合权证公司,按照目前的权证管理办法,满足发行权证条件的都是宝钢股份、

长江电力等大盘蓝筹股,估值水平相对合理,因此支付对价不多。

  从股改开始到股改股权登记日准G股大幅上升,平均上涨9.78%,收益率最高的是其他类,送股加现金类最低;首日收益率也是其他类最高,送股加现金最低;复牌首日收盘后G股普遍出现下跌,至昨日平均下跌4.93%。复牌后收益率最高的是权证类,其股改后总体收益率达到15.59%。而其他类别股改后都明显下跌,单纯送股类跌幅最大,其他类跌幅较小。虽然其对价幅度都高于权证类(大盘蓝筹股),总体收益率却较低,远低于对价幅度。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只有估值合理的大盘蓝筹股,才能在支付对价后股价仍回到合理估值价位,真正将大股东支付的对价体现在投资者的收益率上。而其他类别在对价前价格上升、对价后下跌,很大程度是一种投机行为,对价为投资者带来的收益不明显。因此投资者今后在投资股改股时,最根本的仍需要考察其基本面和估值水平是否合理,注意力应该主要放在满足发行权证条件的大盘蓝筹股上。

  关注有发行权证资格的蓝筹股

  宝钢权证上市后表现强劲,成为市场焦点。在股权分置改革初期,有宝钢股份等多家公司推出权证方案,但由于投资者尤其是散户投资者对权证陌生,难以理解,多数反对权证方案,部分中小公司的规模也不满足发行权证条件,多数又取消了权证方案,只有宝钢股份和长江电力保留了部分权证内容。由于宝钢权证的优异表现,原持有宝钢股份和长江电力股票的投资者卖出权证后实际获得的对价将较多,如宝钢股份原10股派发1份权证,如果以1.5元的价格卖出,相当于每股多支付了0.3股的对价,而实际宝钢集团付出的成本并不明显。今后符合发行权证条件的大盘股进行股改时,可能会考虑利用权证支付对价来部分代替送股,减少对价成本。因此,我们需要关注此类公司。

  《上海证券交易所权证管理暂行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权证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发行权证的三个条件:一、最近20个交易日流通股份市值不低于30亿元;二、最近6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累计换手率在25%以上;三、流通股股本不低于3亿股。符合这些条件而尚未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根据我们统计有22家,分别是:深发展、万科、深能源、中集集团、中兴通讯、华侨城、盐田港、五粮液、扬子石化、浦发银行、白云机场、武钢股份、华夏银行、民生银行、上港集箱、中国石化、招商银行、中国联通、上海汽车、天津港、国电电力、四川长虹。

  重组股股改也是重要课题

  我们认为,随着入市资金的多元化,市场将更多关注股权分置改革所带来的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改善。因而,围绕重组和经营状况改善的热点挖掘将使行情进一步延续。

  市场统计表明,随着入场资金不断趋向多元化,基于业绩改善的重组题材进一步活跃,成为近期市场的主流热点。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首先,股改的最终结果将有利于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改善。这主要由于考核机制的变化(与股价挂钩)、敌意并购的出现、管理层股权激励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次,地方政府借股改进一步整合并做强做大当地上市公司的热情,也极大鼓励了重组活动的展开。

  第三,日前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对ST及绩差公司的股改将提出以下思路:以重组作为对价(即不用另外支付对价),这将进一步激励相关公司通过重组获得新生,并在很大程度上活跃对重组题材的炒作。总的来说,重组带来的业绩改善作为景气下降过程中的一个长期题材,预期也将不断深化。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