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个股点评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继续股改寻宝游戏 重点关注六类上市公司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 10:08 和讯网-红周刊

  本刊记者 孙庭阳

  虽然股指处于震荡时期,投资者应该相信管理层“开弓”不回头的决心。要让箭射得远,射得准,至少不能让箭逆风而行,投资者有理由对大盘充满信心,并苦做功课,选择适合自己投资风格的

股票。《红周刊》综合分析后,推出在股改尚未全面铺开之际,投资者应重点关注的6类公司。

  1、大市值股票

  证监会李青原表示,占总市值60%至70%的200至300家公司完成股改后即可启动新老划断。从6月7日三花股份上市后,沪深两市便步入了新股发行的真空期,至此,2005年累计融资额仅为907.53亿元,不及2004年融资额的70%,如果后续3个月IPO仍停顿,2005年融资额将创出6年新低。管理层势必要推动大市值公司的股改进程,尽早实现新老划断。而且,大市值公司的股改成功,也将对其它公司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在第二批试点公司中,宝钢股份、长江电力、上港集箱三家公司分别位列两市最大总市值第2位、第5位、第10位,三家公司合计权重占到了市场的5.42%。管理层已经特别关注了大市值的公司,但含H股、B股的公司无一入选。两市最大航母中国石化、第4名的华能国际、第12位的宁沪高速未能入选,可能和股本结构中H股占有一定比重有关。据市场人士估计,现在已经有了对H股或B股股东的补偿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也就扫清了这类公司的股改障碍。表1中所列是沪深两市总市值最大20只股票,其总市值占到了沪深的25.91%,如果这20只股票全部股改成功,就相当于市场超过1/4的股票改革成功,所以这类股票将是未来股改的重点工程。

  同时,这类股票的一个特点是均为基金重仓股,对于踏空了本轮行情的基金而言,迟迟没有卖出这类股票,可能也有静待股改对价摊低成本,享受收益的想法。

  2、行业龙头企业

  从两批股改试点名单可以看出,46家公司分散于22个大行业中,管理层的这种设计很有可能别有深意,即为各行业制定对价参照系。但行业龙头企业往往具有较大的市值,经营稳定,符合国有经济布局,如果这些龙头公司顺利地实现股改,管理层就攻占了各个行业的桥头堡;且国资委往往也规定了这类公司的最低持股比例,非流通股股东制定对价时有法可依。而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中基本包含了各个行业的龙头公司,投资者可以借鉴各行业特点,公司在行业中市场占有率、行业比重,选择自己中意的公司。

  3、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

  管理层坦言,不股改的公司禁止进行再融资。因此对于长期受资金饥渴症煎熬的上市公司,即使是为了再融资,也先要把股改进行到底。国投电力是购买湖北兴化壳资源而实现上市的,一直没有进行再融资,本次在第二批试点名单中,每10股对价2.6股,并公告2010年以前每年的现金分红比例将不低于当期实现可供股东分配利润的50%。投资者可以对公司资产负债率高,有融资意向,但财务状况尚可的公司重点考查,表2所列即是已经公布2005年半年报的公司中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公司。

  4、大股东占款严重公司

  有关统计显示,尽管监管机构三令五申,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的顽疾依旧严重。第二批试点中,郑州煤电用郑煤集团对公司的部分负债对郑煤集团所持公司股权进行回购,解决了多年来的集团公司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此举虽然被反对者认为是大股东借股改之机套现,但也被认为是使公司能剥离历史包袱,轻装上阵的无奈之举。虽然上市公司不能够收回现金,但回购之后总股本减少,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将会有所提升,大股东借此机会可与上市公司一同轻装上阵,这是大股东实行股改的动力之一。为了能让方案通过后实施回购,对价方案不会太吝啬,投资者也可对这些股票做一研判。表3所列即为部分在近期公司自查中披露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公司。

  5、高分红公司

  管理层近两年一直强调上市公司对流通股东分红,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东的持股成本均在1元钱左右,历史分红越丰厚,大股东持股成本越低,支付对价时包袱也越轻。且这类公司往往在投资者中有着良好的形象,为了维护自己苦心经营的市场形象,这类公司往往会同流通股东进行充分沟通,以期实现多赢。

  6、部分ST公司

  沪深两市被ST处理的公司只有156家,这些公司大多处于亏损状态,业绩差、资不抵债,股改时所处的境地更差,没有充足的现金支持派现,更无足够的现金支持回购。为了股改,这些公司势必要加大重组力度,为股改铺平道路。沪深两市历来有炒重组的历史,为了股改这一政治任务,这些公司势必加大重组力度,加快重组进程,为炒重组创造了机会。虽非从对价预期中获得收益,但重组期间的机会投资者也不要错过。

  对G后公司操作谨慎

  通过对已经上市的G股在公布对价预案到股权登记日间、对价股上市首日、对价股上市后至8月18日这3个时间阶段股价涨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在股权登记日至对价股上市首日之间,平均填权幅度是20%,且填权行情大部分是对价股上市首日所贡献,机构投资者在G长电的复牌前后,合伙上演“投票前增仓、复牌后减仓”的传统剧目。从对价股上市至8月18日,虽然大盘升幅明显,但G股中的大部分以绿盘报收,算术平均跌幅2.73%,仅有5只股票上涨,其中G苏宁、G龙盛、G凯诺三只跌幅最大,分别达12.11%、9.80%、9.52%。所以投资者如果挖掘到了股改宝藏,也要在对价股上市首日出局,保证收益最大化,至少,现在的数据只能支持这种操作策略。

  新浪财经提醒:>>文中提及相关个股详细资料请在此查询

  爱问(iAsk.com)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