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91%的上市公司风险管理能力欠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7日 10:20 中国经济时报

  新浪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分析人士对一只股票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甫瀚中国大陆风险气压计调查报告显示,上市公司的高水平、系统性风险管理架构普遍缺失

  记者单羽青7月26日北京报道 随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和中国市场的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日益成为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大多数中国大陆上市公司主要依赖首席执行官和运营部门经理们实施风险管理的监督职能,高水平、系统性风险管理架构的普遍缺失,则成为中国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今天,独立风险咨询机构甫瀚在京发布了其首份中国大陆风险气压计调查报告。甫瀚执行董事兼大中华区总裁刘建新指出,内部环境风险在中国大陆上市公司十大风险中出现频率最高;大陆上市公司系统性风险管理架构普遍缺失;认为其公司能“非常有效”地识别和管理所有潜在重大风险的受访企业高管不足一成。

  随着2006年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及近期相关政策的出台,有分析认为,中国大陆企业已经步入了“风险管理年”。此次调查于今年3月由独立第三方进行,面向中国大陆500强上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等高层管理者,共收集到77家企业的回复问卷,涵盖制造、分销、科技、金融、

房地产等14个行业。

  调查显示,只有9%的受访者表示其公司在识别和管理所有潜在重大风险方面进行得“非常有效”。许多企业在风险管理架构配置方面则亟待完善。在“表现优异”的企业中,74%的企业设立了“内审部门”,而设立了“正式的风险管理政策”、“董事会下属的独立委员会”、 以及“风险监督和报告流程”却仅为三分之一左右。

  “仅仅依靠内部

审计部门并不足以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战略性规划。”刘建新说,制定正式的风险管理政策以及完善的风险监督、报告流程,设置风险委员会仍是大陆企业在完善风险管理架构配置上有待改善的方面。

  在风险管理职能的责任担当方面,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和职位的缺失仍是普遍现象。首席风险官(CRO)及流程责任人的岗位即使在金融领域也只是近期才逐渐设置,如交通银行刚刚于上月新设立首席风险官一职,建设银行的首位CRO也仅上任1年多。大陆企业的风险管理监督职能主要落在首席执行官和运营部门的经理肩上。

  调查还显示,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风险承受能力偏低,在10分的评估标准中得分为3.65。六成的受访高管认为其公司面临的风险水平很低。

  与甫瀚对香港公司的风险调查结果相比,在“风险承受能力”、“组织风险”和“所处行业风险”这三个核心风险度量指标上,大陆企业与香港企业的调查结果差异很大,这三个度量指标在香港的高管人员眼中更具有重要性。

  甫瀚全球风险气压计现阶段调查结果显示,在风险管理“有效性”方面,美国公司以53分位居榜首,领先于英国(37分)、

意大利(35分)、荷兰(29分)、香港(22分)、法国(20分)及中国大陆(9分)。

  调查发现,在中国企业的十大风险排行榜上,与流程、系统及内部环境有关的风险出现频率最高。这些风险来自于品牌形象及声誉、客户满意度、健康与安全、合规、生产和交付、业务持续性等6个方面。

  刘建新建议,有远见的公司应学会将风险管理纳入其整体战略制定过程,不仅将风险管理用以改善内控,也用以改善企业的绩效以及高管人员及董事会成员间的沟通。对于那些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国企业而言,完善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