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华立药业:期待青蒿素产业的重新崛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9日 17:54 广发证券

华立药业:期待青蒿素产业的重新崛起

  新浪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分析人士对一只股票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广发证券 张力

  青蒿素产业暂时处于低谷

  从06年中期以来,受到产能过剩的影响,青蒿素原料的价格从最高的7000元/公斤下降到目前的2000元/公斤;而且,世卫组织06年初宣布停用只含青蒿素的单方药,这也使得整个青蒿素产业进入了一个调整期,这直接影响到了华立药业的业绩。

  华立药业专注于青蒿素领域

  华立药业是国内最大的青蒿素生产企业之一,具备最大年产70吨能力的青蒿素生产能力。它的优势在于其对青蒿素领域的专注,这一点是诺华等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诺华的产品线非常多,青蒿素并不是重点产品)。一方面,华立拥有从种植到原料药到成品制剂的完整产业链;另一方面,它的青蒿素产品研发能力和国际市场营销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公司已经研发出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复方抗疟药“科泰复”,目前已经在非洲完成约20个国家的注册,正在进行国际PQ认证,并有望于07年进入世卫组织的公立市场采购目录。

  其他产业有进有退

  除了青蒿素之外,华立药业在紫杉醇原料药领域也具有优势,占据了国内70%左右的紫杉醇原料药市场,但由于国内市场容量有限,而且受到了降价因素的影响,目前公司正在进行紫杉醇FDA认证,力图开拓海外市场。此外,公司的仪表业务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受到原材料(铜、钢等)涨价和产品价格竞争的双重影响,整体盈利状况不佳,公司也希望逐渐退出这一领域。

  复方抗疟药的成熟将带动市场趋于好转

  青蒿素市场目前正在经历一场残酷的洗礼,但08或09年有望走出低谷。从供给来看,受市场环境影响,很多种植户已经不再种植青蒿,大多中小企业07年也停止了生产;而从需求来看,08年,世卫组织将全面停用奎宁等化学抗疟药,复方抗疟药将填补化学药和单方药的市场份额。因此,随着复方抗疟药市场的逐渐成熟,青蒿素产业也将逐渐回暖。不过,由于竞争因素将持续存在,我们尚难以判断这一回暖的速度。预计华立药业07、08年的每股收益为0.03、0.05元,我们还需要对市场进行继续跟踪,暂时不给予评级。

  华立药业的竞争分析

  华立自2000年介入青蒿素领域以来,致力于整合国内原来散而乱的青蒿素资源,建立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包括种子培育、产业化种植、原料提取、研究开发、成药制剂的制造、国际营销等,并已经逐渐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竞争优势

  1、原料药种植优势

  华立集团的青蒿种植基地主要位于重庆武陵山区和湖南吉首地区,它们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通过GAP认证的种植基地。以重庆武陵山区为例,这一地区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青蒿的生长,其分布面积和含量居全国之首,年蕴藏量可达2000吨,而且他们的青蒿资源品质非常好,青蒿素平均含量为6‰,最高为9‰,最低为4‰。2003年,华立药业在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了1.3万亩的青蒿种植基地。

  2、制剂产品优势

  在单方抗疟药停止使用后,公司及时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复方抗疟药“科泰复”已正式进入非洲市场,这是继诺华的复方抗疟药之后的第二个真正的含有青蒿素的复方抗疟药。目前,“科泰复”已经在非洲完成约20个国家的注册,并有望在07年内将进入世卫组织的公立市场采购目录。

  从生产能力和资格上,华立药业也做好了准备。子公司重庆华立武陵山制药有限公司已经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GMP现场认证,浙江华立南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线已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GMP认证,北碚制药基地也正在申请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GMP认证。这些都使华立药业具备了国际认证资格的药品生产能力。

  3、销售能力优势

  在商业渠道层面上,华立医药的抗疟药和国际知名的公司处于同一规模上,是中国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供应商。公司在非洲和欧洲都拥有自己独立的销售队伍,其中,非洲销售公司的人员就约300人(以本地化策略为主,90%是当地员工)。

  这支销售队伍经过了多年的国际市场拓展,已经基本构建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并培养了一批熟悉国际市场的,具有国际营销操作经验的人才,这在国内的青蒿素生产企业中是绝对领先的。目前,公司的销售渠道已经覆盖了非洲所有重点市场,其中,在东非私立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位,在西非私立市场占有率为第二位。

  这一销售队伍也为公司其他产品的出口奠定了基础。如,公司未来计划将其普药出口作为一个发展的重点,之前与欧洲签定了1.2亿颗阿莫西林的OEM生产定单,就是充分利用这一成熟销售平台的结果。

  竞争劣势

  由于抗疟药70%的市场集中在公立市场(世卫组织、政府、基金的采购),而在这一市场上,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其特殊性,华立药业还无法与诺华等跨国医药企业竞争。以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基金2005年对华的2亿美元采购订单中,诺华所占比例超过50%。

  而且,由于不熟悉联合国采购规则,我国医药企业以往通常只是药物原料的制造基地,极少加入到联合国的供应商系统。在抗疟药领域,联合国采购的由中国制造的药品大多是通过丹麦、瑞士、法国甚至印度、越南等国的贸易商购买,绝大部分的市场利润都被他人收入囊中,国外大企业以联合国供应商的身份获得了最终的利益。之前的数据显示,我国出口的青蒿素类药品不到1000万美元,不到国际抗疟药整体市场容量的1%。

  当然,这一趋势也在得到改变。华立药业已经意识到,走成品制剂出口之路成为国内企业的必然选择。只有从原料商上升为供应商,才能分食国际采购的巨额订单。华立药业目前已经在积极推进“科泰复”在欧盟和世卫组织的注册。此外,公司通过直接在非洲、欧洲等国家设立营销机构,开始逐渐树立了自己的品牌。

  不过,即使华立药业已经在国内企业中处于领先,但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如何尽快进入国际主流采购渠道,分享这一最大块的

蛋糕,这才是企业真正成熟壮大的标志。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