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公司研究 > 正文
 

江西铜业(600362):资源优势是关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1日 21:53 证券导刊

江西铜业(600362):资源优势是关键

  中信证券 汪前明

  市场供不应求

  铜消费量加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是下游行业的拉动;二是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对铜的消费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铜的消费结构以电力为主要领域,实际上,目前铜的应用性能主要是铜的导电性,几乎65%的铜用于制作电线电缆。到2004年底,中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4亿千瓦。国家已确定GDP到2020年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按照这个目标,预计全国装机规模届时要达到9.5亿千瓦,也就是说未来15年中国还要建设4.5亿千瓦的发电装机,再加上建设大规模的输变电工程,对铜的消耗量还要大幅增加。

  从1994年开始,中国铜的产量进入加速增长阶段,但和铜消费量相比,产量增长率还是赶不上消费增长率,从整体上看,中国仍是铜进口国。2004年中国阴极铜消费量达到330万吨,但国内产量只有217万吨,进口120万吨。

  相对于铜金属而言,中国铜原料尤其短缺。目前中国铜冶炼的原料构成,已形成国内38%(铜精矿、废杂铜),进口62%(铜精矿、粗铜、废杂铜)的格局。2005年上半年,由于国际铜加工费大幅度上涨,铜精矿进口量大大增加,达到182万吨。

  消费增加带动铜价

  考察本轮铜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全球性铜供不应求;二是各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全球性资产膨胀,铜价上涨只是全球性资产泡沫的一个具体体现。

  从地区看,中国是全球消费量上涨的

发动机。中国是全球铜消费量增长最快的地区,除中国以及中国以外的亚洲地区,其他地区铜消费量在整体上几乎没有增长。

  作为一种商品,铜价的波动受其供求关系的影响,但同时铜又是一种期货交易品种,作为一种投资品,铜价的波动又要反映它的金融属性。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全球各国普遍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调低利率,造成全球性资本过剩,这些国际游资推高了全球

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和商品价格(包括油价、铜价等)。

  铜价展望:强弩之末

  铜价未来走势从根本上看还是取决于铜的供求状况,另外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对铜价也有重要作用。

  从需求看,铜的消费增速将减缓。铜消费量的增速取决于全球经济状况。关于全球经济状况,目前最突出的特点是资产泡沫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IMF在最近出版的《全球经济展望》中指出高油价是目前全球经济的最大风险。

  从供给看,全球产量会大幅度上升。从全球看,铜产量的多少取决于铜精矿的产量。受铜价长期低迷的影响,自1999年开始就不断有铜矿山关闭减产,同样,对开发新矿山的投资也大幅降低。

  随着铜价的大幅上涨并停留在较高的水平上,使得一些高成本矿山也具备了开采条件,从而为现有矿山增产以及闲置产能复产提供了条件。铜精矿的产量稳步增长,现货市场的铜精矿加工费从5月底开始强劲回升,到2004年底中国冶炼厂与国外铜精矿贸易商签订的加工费大约在135美元/13.5美分,为1996年来的最高水平。加工费的高低是产量高低的先行指标,加工费的大幅度提高必然刺激铜冶炼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导致全球铜产量的大幅度上升。

  从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公布的数据看,2002年全球铜供过于求8.6万吨,2003年供不应求20.1万吨,2004年供不应求87.6万吨,而2005年上半年,供需缺口剧降为1.3万吨,这说明铜的供求关系正逐渐从供不应求向供过于求转化,这将对铜价未来走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决定性优势在于资源

  从国家分布看,全球铜资源主要集中在智利、美国、赞比亚、独联体和秘鲁等国,智利是世界上铜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探明储量达到1.5亿吨,美国探明储量9100万吨,居第二。中国2003年探明储量为1787万吨,居世界第七位。

  从国内情况看,中国铜精矿的生产主要来自安徽、江西、湖北、云南及甘肃。2004年这五省的铜精矿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5%。这五省的铜储量也占到全国的58.5%,基础储量占到全国的59.84%,查明资源储量也占到全国的50%。

  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中国铜工业发展的瓶颈,国内冶炼厂所需原料62%需要进口,这种格局短期内无法改变,而且对进口原料的依存度还在提高。

  目前公司冶炼厂生产所需原料来源分8块,一是自产矿,每年约15万吨;二是集团公司矿山每年供应约1万吨;三是公司控股子公司康西铜业每年提供2万吨粗铜;四是进口6万吨;五是国内购买7万吨。另外还有约10-12万吨代加工量,这部分有三块,一是为国内其他矿代加工3-3.5万吨;二是为集团公司代加工,集团公司每年进口4-4.5万吨铜精矿和2万吨粗铜。

  公司自有铜精矿来自三座矿山,即德兴铜矿、武山铜矿和永平铜矿。德兴铜矿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露天矿,目前已探明、控制和推断的铜金属储量382万吨,平均铜品位0.456%,日处理矿石量10万吨;永平铜矿也是露天矿,目前铜金属储量100万吨,平均铜品位0.6%,日处理矿石量1万吨;武山铜矿是井下开采的铜矿,铜金属储量120万吨,平均铜品位1%,日处理矿石量3000吨。

  期货损失大

  公司在套期保值方面的政策是对进口铜原料100%进行保值,对自产铜原料30%进行保值。这样,公司每年套期保值头寸不少于10万吨。

  公司在2005年上半年期货亏损额特别大,达到2.48亿元。上半年公司期货头寸约7万吨,在铜价32000元/吨卖出套保,然后由于铜价持续上涨,公司又在35000元/吨买入以对冲原来头寸,形成每吨约3000元的亏损。再将铜以现货价卖出以赚取现货升水。应该说,公司的操作在策略上是完全正确的,但在具体操作上存在问题,就是当铜价上涨超出预期时,公司在什么价位进行对冲,就体现了公司在套期保值上的水平。

  业绩与铜价正相关

  2005年上半年由于铜价上涨,各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都大幅度增长,江西铜业(资讯 行情 论坛)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比铜都铜业(资讯 行情 论坛)、云南铜业(资讯 行情 论坛)低,主要原因在于江西铜业存在一部分代加工业务,2005年上半年,公司代加工阴极铜58580吨,这部分代加工业务只有加工费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因此人为减少了主营业务收入,而且这部分加工费非常稳定,增长率极低。这种核算方式在减少主营业务收入的同时,增加了公司毛利率。

  公司上半年毛利率明显高于铜都铜业和云南铜业,除了前面说的核算方式不同外,最主要原因在于公司自产铜精矿多,资源保障程度高。上半年公司自产铜精矿含铜7.5万吨,远远高于另外两家公司。目前从铜的产业链“采选-粗炼-精炼-铜材加工”看,从上游到下游,毛利率依次递减,利润仍向上游集中,尽管目前加工费在上涨,但这种格局依然没有改变。

  公司业绩与铜价有着很强的相关关系,当铜价上涨时,公司业绩大幅度增长;当铜价下跌时,公司业绩又会大幅度下跌,业绩对铜价的敏感性高,主要原因在于公司自产铜精矿多,自产铜是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

  评级:强于大市

  资源优势是公司决定性竞争优势。公司每年自产铜精矿15万吨,按目前的冶炼能力算,资源保障程度达到36%,大大高于国内同类公司。公司自产铜精矿多,因此公司的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高于国内同类公司。同时公司业绩对铜价敏感性高,如果铜价下跌,公司业绩将大幅度下跌。预计2006年铜价下跌9%,而公司EPS下跌13.5%。

  由于中国股市的制度性因素,公司A股股价走势明显弱于H股股价走势和国外同类公司股价走势。根据相对估值,公司每股价值为4.94-7.06元;按DCF估值法,公司每股价值为6.02-7.73元。

  一方面该公司的业绩对铜价的敏感性大,须谨防铜价下跌风险;但另一方面,公司股价已经跌幅很深,已基本反映这种预期。目前买入风险较小。给予江西铜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