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业板:这里仅仅是制度建设的新起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4日 04:2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朱益民

  创业板的推出,不仅意味着中国新兴企业创立发展从此拥有本土自己的资本摇篮,对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体系而言同样是一次伟大的创业——一个崭新里程碑的巍然矗立。

  “我国创业板市场从最初酝酿到筹备建设历经整整十年,可以说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尚福林主席在创业板开板仪式上的开场白,既一语道出了创业板开启是十年励精图治的瓜熟蒂落,又毫无隐讳地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充满艰辛。

  尽管中国创业板酝酿、筹备建设十年走过的道路曲折艰难,但承载国家科技自主创新发展的战略定位及其“创新、成长、绿色”的市场特征,更让人对中国创业板的未来充满无限期待。

  创业板筹建一波三折

  1999年8月,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明确提出,适当时候设立高新技术企业板块,此为中国创业板市场建设帷幕的正式拉开。

  2000年4月下旬,中国证监会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设立二板市场有关问题的请示》,就二板市场的设立方案、发行上市条件、上市对象、股票流通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等问题提出意见。《请示》还认为,在全球交易所的合并趋势下,建议对我国现有证券市场作一个明确分工,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尝试建设我国二板市场。

  2000年5月16日,国务院讨论中国证监会关于设立二板市场的请示,原则同意中国证监会意见,将二板市场定名为创业板市场。

  随后,受命探索建立创业板市场的深交所,按照中国证监会“创业板建设倒计时”的要求,在三个月时间内完成了创业板市场发行、交易结算和会员管理四大业务规则的制定工作。

  然而, 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以纳斯达克为代表,以高科枝企业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全球各股票市场开始单边下跌行情,科技网络股泡沫的破灭,国际市场哀鸿遍野,给中国创业板建设高涨的热情当头浇下冰凉的冷水。中国设立创业板条件尚未成熟、风险大、不符合“稳定压倒一切”政治决策原则的声音开始在国内泛起。

  2001年11月7日,朱镕基总理在文莱表示,吸取香港与世界其他市场的经验,把主板市场整顿好后,才能推出创业板。在证券市场未整顿好之前,如果贸然推出创业板,担心会重复出现主板市场的错误和弱点。

  中国创业板筹建热潮首次降至冰点。

  2002年11月28日,深交所在给中国证监会《关于当前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中,建议采取分步实施方式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围绕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思路,深交所制定了《创业板分步实施白皮书》、《中小盘股市场实施方案》和《创业板市场分步实施路线图》。

  2003年10月14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丰富资本市场产品。规范和发展主板市场,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

  至此,创业板推出的希望之火再度被点燃。可惜好景不长,创业板推出的进一步政策并没有随之出台。

  2004年5月17日,证监会同意深交所设立中小板,创业板的推出在此刻拐了一个弯。

  然而,在创业板启动仪式上,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则自信地表示,“我们对创业板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的一个重要基础,来自于中小板成立五年多的实践”。

  2006年12月1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称资本市场面临转折性变化,将适时推出创业板,搁置了多年的创业板建设再次被启动。

  2007年8月,国务院批复以创业板市场为重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方案,创业板建设再度被正式纳入国家战略规划。

  2008年3月5日 ,温家宝总理指出建立创业板市场,中国证监会亦表示,力争在2008年上半年推出创业板,创业板建设进入新一轮加速期。

  然而,创业板推出并没有从此一帆风顺,2008年10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及中国A股市场的暴跌,特别是市场对创业板分流资金、影响股市稳定的担心,让创业板不得不又一次放慢步伐,即使在今年3月两会期间,中国证监会对创业板推出的具体时间表依然守口如瓶,只是表态适时推出。

  2009年5月,深交所发布创业板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证监会发布新发审保荐办法。

  2009年6月5日,深交所正式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自7月1日起施行。

  至此,中国创业板推出水到渠成的时刻终于降临!

  2009年7月26日,证监会正式受理创业板发行申请。

  2009年8月14日,证监会第一届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成立。

  2009年9月17日,创业板首次发审会召开。

  2009年9月25日—10月20日,28家首批创业板公司开始申购。

  或许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缘故,28家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发行上市虽然创造了神奇的财富效应,但并没有博得一致喝彩。

  创业板为何饱受争议?

  28家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甫一发行申购,其高溢价、超额募集融资发行便成为市场关注、争议的焦点。

  特锐德等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预计募资总计67.36亿元,按实际发行价计算,募资金额却高达154.78亿元,实际募资规模为上市公司融资需求计划的2.30倍,发行定价平均市盈率、市净率分别高达55倍、10.81倍。不少业内人士担心,如此高的“市盈率”可能引发大规模股价破发。

  有业内人士指出,28家创业板之所以能够如此高的溢价发行主要与创业板实行的发行制度有关,核准制发行限制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票供给,导致发行价过于虚高不下。

  另,创业板的交易制度与主板市场保持一致也引发了市场争议。

  纳斯达克在稳定机制设计上,就无涨跌停板限制,当指数下跌分别达到10%、20%和30%时,采取不同时间长度的断路措施。

  而国内创业板虽号称“创新板”,但在很多交易制度上却未有新的突破。以交易规则为例,国际上绝大多数创业板都采用了T+0交易方式,而国内创业板则仍沿用T+1;从运作机制来看,绝大多数创业板都采用了做市商的制度,而国内创业板则保留了集合竞价机制。

  国际上大部分创业板失败的原因是交投清淡、流动性不足。而T+0的交易方式与做市商制度都是刺激市场交投和保持市场流动性的重要方式之一。

  争议的实质,是其背后的审批制度、交易制度以及监管制度有待大刀阔斧的改革。创业板的推出只不过是一个起点:制度建设的新起点。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