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新生的创业板要有足够的呵护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2日 15:57  《商务周刊》杂志

  □ 文 晏小平(达晨创投北京分公司总经理)

  尽管创业板“开板日”可能是10月26日的传闻被官方辟谣,但不可否认的是,酝酿十年之久的中国创业板已箭在弦上了。这终于等到的“戈多”,能否成为“纳斯达克第二”,并成就一批类似Google、微软、思科的高成长公司?对此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但前提是对于这个“难产儿”要有足够的呵护与监管。

  纵观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创业板,除了纳斯达克比较成功外,其他大多寥寥。据一份海外创业板市场资料汇总显示,截至2008年末,海外75家创业板市场有28家因为种种原因被关闭或转换。即便是纳斯达克这个“创业板鼻祖”,过去30年里也难逃指数暴涨暴跌的尴尬。1971年2月8日纳斯达克股市建立最初的指数为100点,10年后才突破200点,而1995年7月达到1000点,2000年3月纳斯达克指数达到5000点。但仅仅一年后就又暴跌至1000点,8年后的今天才恢复2100点。这期间同时伴有数目众多的公司退市。

  1998年成思危在“两会”上首次提出《关于加快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此后中国要发展风险投资和创业板的热潮便弥漫开来,至今十年怀胎后,中国的创业板应该说准备得比较充分了,也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中国的本土中小企业资源很丰富,也就是有足够多优质拟上市中小企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达到创业板财务指标的中小企业约有几万家。香港创业板一直不温不火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太多企业来支撑,中国的创业板则没有这种担心。像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这样优秀的企业现在就不用舍近求远了。

  第二,中国人的创业意识比较强。很多发达国家的社保、福利比较好,很多人觉得没有必要去创业。中国就不同了,市场发育处于初期阶段,许多行业都处于高速成长阶段。

  第三,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在逐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架已经基本完成,这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土壤。另外中国民间的储蓄和资金量非常充足,老百姓的投资热情也比较高,只是很多都还没有激发出来。

  第四,中国很多的细分行业高度分散,商场集中度很低,创业板的推出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做大做强,提供了很好的土壤和基础,美国的思科、甲骨文都是依靠并购整合发展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

  从以上几点来看,我对中国创业板的推出还是充满信心的。目前银行信贷对于中小企业惠及还很少,创业板是对中小企业最大的支持和鼓励。28家已进入发行阶段的创业板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义IT、传统行业以及健康等行业,均是目前处于高成长型的行业,也是投资热点行业。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创业板的推出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于能够争取到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来讲,会有一个更快的发展,但它们必定是少数,一些争取不到创业板上市机会的企业和他们的创投公司则有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市场面临洗牌的过程。

  创业板推出终于让创投行业多了一个退出的通道,但相对来说,创业板的体量还比较小。我认为,除了创业板,中国也迫切需要非IPO的退出渠道,如三板市场和柜台交易市场的活跃和并购市场环境的完善等。境外美元基金很大一部分是靠并购来退出,但国内并购市场还始终不很活跃。当然这也有赖于企业家的意识提高,因为很多企业家对企业的心态就像对待自己的小孩,一养就要养到老。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首批过关的创业板公司名单背后,本土创投的身影较多,而外资创投比较少。我觉得最主要还是因为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的架构的原因。创业板目前的设置还是利于本土企业上市,而美元基金最早的项目大多是红筹架构,再回到国内上市还是有些困难的。但我想这种状况不会一直持续,证监会肯定会做出一些调整,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但现在很多外资基金也已经开始发行自己的人民币基金,像红杉和智基创投,我想他们下一步也会更加关注创业板。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