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0年创业板 望尽天涯路(2)

  “如果完全不谈商业化,从一个社区角度,我是特别喜欢天涯的。”2006年,已经告别IDG,加盟鼎晖创投的王功权在做客天涯人物访谈时,曾如此评价过天涯。“有一些遗憾的是,(天涯)在商业化上显得比较薄弱。商业化的能力,在这个企业中能不能激发出来?怎么把商业化的东西跟现有的东西不破坏风格、不降低档次地糅进去,这是一个大问题。”

  如果说2001年前的资本市场对互联网公司只看概念,怎么赚钱一律不问,现在的资本市场相当理性。?

  创业板各派力量角力?

  关于IDG与天涯的失之交臂,有人认为乃是因为邢明的国内上市情结。

  2006年,天涯进行A轮融资,最终是谷歌、联想投资、清科等联合注资天涯。投资协议中设置了条款,如果国内上市条件好,天涯打算国内上市投资者就必须促成。

  在上市地点上,天涯做了“两手准备”。在评价纳斯达克时,邢明说道:“纳斯达克更了解互联网,看得更长远。”

  对于香港市场,邢明也没有排斥。虽然香港创业板近乎宣告失败,但腾讯、包括早期的Tom.com在香港表现很不错。已经有许多香港券商找过邢明。“内地券商和香港券商区别非常大,我感觉,内地券商还惯于传统产业公司的IPO思路。”邢明表示他本人对境内境外上市还都比较了解。

  这时节,创业板几次传出消息,都迅速沉寂,“多重准备”同样是券商的普遍心态。招商证券谢继军说:“跟企业说好了,要符合创业板,就准备创业板;如果到时候不推出,能上中小板的就上中小板。别想法太多。”

  天涯与创业板的亲密接触乃是从2008年开始的。

  2008年初深交所注意到了天涯。深交所做了全国性的创业板调研,此时大量的优秀互联网公司已经登陆境外资本市场,在拟上市资料库中选中天涯。邀请十三家公司召开创业板研讨会的消息传出后,天涯成了创业板的焦点公司。

  到哪去上市,实在是一个综合考虑的结果。邢明说道:“要考虑投资人的需求,还有避税、财务、期权等操作。”

  VC在所投企业通往IPO的道路中,通常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角色。当年,新浪去纳斯达克上市乃由VC华登国际幕后一手操办,并首创了中国互联网公司境外上市的“新浪模式”。

  对于美元VC来说,他们大多青睐境外上市。在首批108家递交创业板上市申请的材料中,鲜有美元VC投资的企业。美元VC大多持观望态度。

  监管方和VC似乎在进行一场角力。

  角力之一:法律架构。“公司法律架构的改变需要时间”,华登国际董事总经理李文飙说道。为方便境外上市,美元VC投资的企业,大多投资后,做了海外的法律架构。王功权则表示疑惑,政府对做回国内法律架构的企业,在上市上会不会“歧视”?

  角力之二:创业板特质。光速投资、鼎晖创投、华登国际均表示,在观看创业板第一批,是什么企业通过了IPO?发审委怎么评价企业?股民怎么承受风险等等。换句话说,就是要看明白,创业板到底是能像纳斯达克那样培养一个初创企业变成伟大企业的市场,还是像香港创业板那样的“小小板”?一位美元VC认为首批递交材料的108家企业,大多数都是政府关系较好,或者“走后门”的企业。美元VC在呼吁减少行政干预,多一点市场化。

  VC分两派。一类是以人民币VC为主,他们不像美元VC那样在意创业板是否是能“培养出伟大企业”的中国纳斯达克,他们更在意创业板作为VC退出渠道的功能。考虑更多的是,相比中小板,创业板是否上市更快?企业IPO排队时间更短?因此,深圳为主的本土VC是创业板最热情的拥趸。在首批创业板上市申请名单中,有不少企业由中小板转板而来。或许正是这种背景,证监会要求上市企业自查与主板的区别。

  “首批递交创业板上市的108家企业,有三成企业是内生动力去上创业板,有七成是外面压力之下去上的。”一位人民币VC说道。他所说的压力,乃是指企业别无选择,很缺钱,而又无法在其他资本市场上市。这种观点具有一定代表性,也导致了更多的企业选择审慎的观望。

  目前,证监会规定了两条基本量化指标:成长性,比如达到一年20%-30%;年净利润达到2000-3000万。谢继军估计,“现在券商手里的项目基本都远高于这个标准。”

  天涯的投资人如何考虑?就联想投资来说,他们并不排斥创业板,目前也有企业在首批申报创业板的名单中。

  但为何天涯没能出现在创业板的首批候选里?不得而知。

  邢明强调天涯已经达到创业板的上市门槛。2006年融资后,天涯开始大规模商业运作,2007年营业收入3000多万元。他没有透露2008年的具体收入,但是表示2008年增长同比接近100%,2009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可能接近200%。

  邢明声明,他对创业板充满了信心。

  邢说,“国内市场自然是天涯首选,用户、品牌都集中在国内。大量优秀的互联网公司都出海融资,我们希望我们能成为中国上市公司中最好的网络公司。”

  对于创业板,“它不应该是一个小小板的概念,它应该是一个小公司到大公司再到伟大公司的感觉;主板给我感觉更适合传统产业。”

  对于香港市场,他认为:“腾讯表现很好,市值很高,但香港终究和国内资本市场之间有一道防火墙。”“无论市值、流动性、活跃度还是公司的PE,中国资本市场,不久后都会超越美国。”按照邢的观点,虽然纳斯达克对高成长、创新,特别是互联网比较理解,有基因和传统,但长期上市后的二级市场上,公司市值或许比不上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

  看好归看好。对于创业板,天涯依然未动。

  2009年邢明很忙,辗转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甚少回到休闲惬意的天涯总部海南。他已经跑了几趟美国硅谷,了解与BBS相关的前沿技术,顺便网罗经济危机中流出的IT人才。天涯并不着急,如今的市场不算景气,推后IPO能得到更好的融资量。在这个阶段,邢明希望能更充分释放产品、用户体验、社区状态,让外界重新想像天涯的价值。

  这意味着,放弃首批登陆创业板的天涯,也不会在第二批、第三批乃至第N批的创业板IPO名单上出现。

  外界猜测,创业板公司会批量上市。谢继军说:“完全应该是这样的,赶快把板块建立起来。最好在几个月内尽快达到上百家的规模。”

  “一个不成熟的东西赶上去了也不太好,”邢说,“所以我们关注点还在业务本身。”无论天涯上创业板与否,2009年都是关键的一年,步伐慢了的天涯必须发力。

  清华科技大厦26层,天涯北京分公司的新办公室,玻璃墙外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邢明算了这么一笔账:“这层写字楼年租金300万元,在海南可以买一层楼。如果IPO,按照30、40倍的市值,成本过亿元。去年我们买了IBM的用户体验咨询,价格也接近300万。的确很贵,但我们吸引了不少人才。天涯积累的能量释放后再IPO,再算这笔账,会觉得更值得。”

  现在,天涯已是个“上市自由人”了,无论业绩、条件,登陆几个资本市场都没有问题。不过邢明不再像两年前那样会明确地说,2009年登陆创业板。即便一再追问上市时间,他也不过重复那个充满禅意的词:“机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