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0年创业板 望尽天涯路

  天涯已经是“创业板自由人”了,它与创业板若即若离、时远时近,是公司、VC、监管层的多重关系角力的一个侧影

  采访 | 本刊记者  袁茵  潘虹秀  王春梅

  文 | 本刊记者 袁茵 潘虹秀

  “证监会要求创业板企业自查与主板区别。”8月24日新闻传出后两个小时,海南天涯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涯)总裁邢明就提到这件事。

  呼声甚高的“领军者”天涯在创业板开闸在即宣告观望,并不妨碍邢明密切关注创业板任何风吹草动。

  面对媒体,邢明一向的豪爽大方有所收敛。显然,“天涯和创业板”这一话题给他带来的困扰太多。他不愿谈论这一话题,实在无法避免的公开场合,他总是回答“谨慎观望”。

  2007年、2008年的中国大牛市中,邢明曾在公开场合承认如果条件合适,天涯预计2009年登陆创业板。到了创业板开闸在即,天涯却没有继续行动。

  难免有人怀疑,邢明是故意借创业板炒作天涯。他极力否认。“突然发现我们成了创业板领军企业,很意外。上市之说是部分媒体的误读误传。”邢明还叹道,中国公司高调没有好处,反而带来很大压力,资本市场这样,企业经营亦然。

  邢明没有明确说资本市场带来的压力究竟是什么。不过,“天涯领军冲刺创业板”新闻频频出现在各大报纸、网络乃至电视媒体中,实在是中国监管层不喜欢看到的。

  7月26日,证监会受理企业递交创业板上市申请第一天,证监会相关工作人员就再三要求在场的媒体,不要渲染上市企业名单,不要让创业板成为企业自我炒作的工具。曾有一家网络媒体,在证监会大门外偷拍前往现场递交材料的企业人士照片,上传到网上,并冠以“首家”字样。很快,该网络媒体被要求撤下具体企业的名称。

  监管层有他的苦衷和压力。创业板筹备,10年来一路走来,始终伴随着一种质疑声:创业板风险很大,有足够多的优质企业吗?投资者能识别并承担风险吗?中国股票投资者素来爱爆炒。监管层不愿意那些高调的企业借媒体高曝光来获得被投资者爆炒的机会。他们希望创业板能培养出一批比较理性的价值投资者。为此,监管层甚至对创业板的合格投资者设置了门槛。

  已经递交上市企业的100余家企业进入了上市缄默期。“证监会口头上要求我们不能接受媒体采访。”多家上市名单中的企业均婉拒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要求,尽管他们内心很期望借助媒体把自己企业的“亮点”告诉公众。

  此刻,似乎置身创业板事外的天涯与邢明,其实没有停止对创业板的关注与琢磨。作为一个老股民,邢明甚至会在创业板开闸后相机而动。他问道:“其实中国股民,投机心理比较强,反而美国股民比较保守,你说创业板二级市场会不会火?”

  10年来,天涯跟传说中的创业板时近时远,将来也不是没有可能完成对接。

  牋

  创业板的11年 天涯的11年

  天涯成立于1999年3月,最初只是邢明和伙伴创立的海南门户网站海南在线的一个频道。当时,中国互联网热门的模式主要是新闻门户网站,网易、新浪、搜狐等三大门户网站均在起步阶段。后来,社区形式存在的天涯,聚集的活跃用户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逐步独立。

  “中国创业板(筹备)也有11年了。”邢明回忆。

  1998年,中国证券市场首次开始了创业板的政策研究。当年12月,原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出“尽早研究设立创业板块股票市场问题”。同一时期,香港、日本也在筹备创业板。此前,德国、韩国已建立创业板。当时,这股风靡亚洲的创业板之风主要受美国纳斯达克影响。彼时,正是互联网企业的黄金期,美国纳斯达克正迎来互联网企业的IPO高潮。在很多人看来,创业板就等于互联网为首的高科技创业企业的IPO平台。

  创立于“物法自然”的海南,与扎堆京沪的互联网公司相比,天涯的气质偏“单纯”。

  邢明有点理想主义者的浪漫劲儿,充满人文情怀。2006年以前,一直稳坐论坛头把交椅的天涯社区只是天涯在线一个“好玩儿的附属品”,邢明自封“首席体验官”,甚至没有系统的商业运作。

  但邢明个人却是位相当成功的股民,自认为十分了解中国资本市场。他是为数不多的中国第一代股民,1993年开始炒股,资产从几十万元增至几千万元,天涯的启动资金就来自股市。

  1998年提出中国创业板的想法时,天涯还只是一个讨论股票的论坛。当时中国股市刚经历过一场网络概念股热潮,海虹控股曾是A股最富盛名的网络股,从十几元钱一股涨到八十多元。邢明大赚了一笔。那时,美国纳斯达克异常活跃,网景、雅虎成了新的商业偶像。1999年,深交所筹备创业板市场的工作正式开始;2000年9月:深交所停止在主板市场发行新股,全面进入创业板市场的筹建。

  不仅邢明,许多公司也被创业板“萌”了一下,兴冲冲准备登陆创业板。券商亦然,“那时的准备就是一窝蜂;没什么思路,没什么明确目标,抓一单是一单”,招商证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谢继军回忆。2000年谢继军到招商证券工作时,中国证券市场的中小板还没建立,还没有保荐人制度,中国投资银行业也不成熟。主板、创业板,“抢到什么项目就做什么项目”。

  2001年11月,随着美国网络股的泡沫破裂,香港创业板也遭重创,国内A股随之进入熊市,时任总理朱基表示把主板市场整顿好后再推出创业板市场。

  此后,创业板无声无息了。间或有几个相关议案传出,也激荡不起中国资本市场的涟漪。一些具备IPO条件的公司不再寄希望于中国资本市场。有些公司比较失望,符合主板要求的就奔赴主板,后来中小板出台,有些公司经过几年培育上了中小板了。天涯的网络同行们——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纷纷登陆海外的纳斯达克。创业板大军就这样分化了。

  招商证券保荐的川大智腾(002253.SZ)就曾是创业板的拥趸,熬过创业板沉寂的几年,2008年初才登陆中小板,IPO之路走了7年。这还算是幸运的。更多的公司可没走出来,消失了,或者转行。“许多销声匿迹的互联网、生物医药等高科技行业公司,假如当时上了创业板,结果很难说。”招商证券的谢继军停顿了一下;“但它们退市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说,通过一段时间来优胜劣汰也是好事。现在积累的创业板资源平均创业时间8-10年。”

  虽然曾是成功的股民,但在企业如何嫁接资本方面,邢明似乎有点迟钝。

  直到资本登门,邢明才意识到上市必须提上日程了。2004年天涯被评为最具投资潜力的平台,一些率先登陆纳斯达克撬动资本杠杆的公司希望收购天涯,其中不乏新浪这样量级的公司。互联网逐渐复苏,博客、Web2.0(当时还叫P2P)呈现很好的趋势。“和那些没有钱的创业者不一样,天涯还能撑,所以拒绝了。不过,没有融资,发展速度慢了。”邢明承认没有踏上这一轮资本快车。

  天涯终于开始接触资本。最早找到天涯的是时在IDG的王功权。王是天涯注册用户,经常在文学版面里写诗,其ID(注册名)VC007还很有名。王功权一见邢明就问天涯的盈利模式、怎么赚钱,其对互联网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性对邢明触动很大。邢明开始主动接触资本,当时的资金都是美元,退出方式只能是纳斯达克。同时,中国的已有网络公司“找到盈利门路”,纳斯达克反映积极,网易股价从每股0.7美元涨到70美元。邢说,“像神话一样,这个机制这么好,我们肯定考虑。”

  不过,最终IDG没有投资天涯。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天涯的盈利问题。因“真实、自由、没有铜臭”被中国人喜欢的天涯与商业接轨不易。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