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成万
“最近几天的事情太多太忙啦!”当记者走进成都某知名私募投资部经理赵先生的办公室时,他这样向记者解释了将接受记者采访的时间安排在上午11点30分到下午1点股市休市时间的原因。他说,创业板公司很快就要挂牌交易了,说一点不关心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在创业板开板初期,我们的投资策略是先看后动,多看少动。”
“打新”小有收获
说起对创业板市场的投资,赵先生说:“创业板开板初期,我们不打算介入,先看看再说。”不过,他向记者透露,他们会参与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打新”业务。
赵先生坦言,开始的时候,他们对创业板“打新”兴趣不高,认为创业板企业盘子小,中签率低,因此,“打新”的钱是慢慢往上增加的,开始只往账户上打了500多万进去,结果一比较,其中签率比中小板的中签率高得多。
赵先生称对华谊兄弟特别感兴趣,对其重金“打新”。他说,网下配售冻资363.6亿元,申购倍数151.44倍,配售比例仅为0.66032644%。在28只创业板新股的配售中,华谊兄弟的表现无疑与旗下明星一样抢眼。“上千万元的资金去申购也可能只获得不到8万股的筹码。”对于其他的“打新”对象和具体的收益情况,他则不愿过多地向记者透露。
投资分“两步走”
赵先生透露,他们的投资策略是分“两步走”:第一步,在创业板开板初期“只看不动”;第二步,在对创业板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多看少动”。
对于在创业板开板初期“只看不动”的理由,赵先生说,创业板新股的市盈率已经明显偏高,可能只有少数几家企业能在长跑中胜出,因此,他们暂不会考虑介入。他建议投资者首日宜静不宜动,不要盲目参与交易,否则很有可能要被套半年。
“再说,由于创业板公司股本小,满足不了大的机构投资者对筹码的需求。一家机构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比例超过了总股本的5%,还要按要求公告,挺麻烦的。”赵先生说,他们将奉行“打新不买新”的投资策略。
赵先生说,当然,也不是永远都是“只看不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他们会对自己中意的公司进行投资,但将坚持“多看少动”的原则。“我们现在还没有来得及对现有的28家公司逐一进行研究,但我敢肯定地说,在28家公司里还是会有很好的公司,将来是能走出像微软这样的公司。”赵先生说,将成长性、估值、应收款占比、管理层这四个价值参照体系是研究创业板的最重要价值参照体系。
当日破发可能性小
在估价值上,以现在的市盈率估值来看,现在的创业板的价格估值还是太高了,以现在很多公司的PE值来看,已经透支了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的业绩增长预期,而在开板后还会有一次溢价的过程,那在价格上我们会认为被更加高估,所以在开板初期的这个阶段我们的投资选择会比较谨慎。但我认为创业板一开市就出现破发的情况是不大可能存在的,在成长性方面,看公司本身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其核心技术和核心管理能力的持续性是否强。要看它未来几年,其核心竞争力能否得到更好的延续。
赵先生认为,考察应收款对其收益的占比可以看出这家公司对于上下游产业链的控制程度。比率比较低的话就证明这家公司对于上下游产业链控制力很强,甚至在无偿占有上游一些资源。而如果这个比例过高,说明公司在下游企业回款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它对产业链的控制偏多,这也会影响到未来的成长性预期。
“对于管理层的研究,我们会尽量地多去调研和接触他们。”赵先生说,因为人是最复杂的,也最难以把握的,希望通过多次直接的沟通,以及在其他方面获得的消息相互印证来共同作用对管理层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