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尹中立: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出路在两头放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8日 18:57  新浪财经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尹中立

  所谓“两头放开”是指将上市公司的“生”和“死”两头放开。证券监管部门和交易所不再人为地控制上市发行数量与节奏,同时让退市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对垃圾股的借壳重组行为进行严格的限制,新股发行市场化的目标很快会实现。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所以屡战屡败,找不到北,最重要的原因是发行部门单兵作战,没有采取系统改革。在人为控制新股发行节奏和数量的情况下,股价必然会高估。同样,在垃圾股经常上演“乌鸡变凤凰”的游戏时,投资者必然忽视风险溢价,正常的股价形成机制被严重扭曲,任何强调投资风险的警示都是苍白无力的说教。换言之,在股票的“生”“死”两头都受到控制的情况下,股票市场的正常价格形成机制一定被扭曲,新股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必然是南辕北辙。

  从股票的“生”的环节看,正确的做法是,由市场决定发行数量与价格。市场的主体是上市公司、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和投资者,应该由这些市场主体来决定股票发行的时间、数量及价格,证监会应该回归的“裁判”的角色,证监会的发行部门只负责发行的核准工作。

  从股票的“死”的环节看,正确的做法是杜绝借壳重组。优质的资产应该走IPO的正道进入股票市场,借壳的行为应该走同样的IPO程序。否则不仅破坏了市场规则,而且衍生出严重的“内幕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

  股票市场的“生”“死”两头是互相影响的。只要“生”得顺畅,则壳资源必然贬值,借壳行为会大大减少。同样,只有“死”得正常,才能确保市场正常的风险溢价水平,新股定价才会合理。

  迄今为止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只在“生”这头做文章,而且只做一半的文章,即希望在控制新股发行节奏与数量的情况下得到股价的市场接轨。

  最近,有人提出要搞“超额配售选择权”,其理论依据是“增加供给就可以避免供给失衡造成发行价虚高”。该依据看上去有道理,其实是不符合逻辑的。从长期看,股市的价格不是由供给与需求决定的,决定股价的是未来的收益率与风险溢价。即使从短期看,股票的价格与股票的供给数量与资金的数量确有关系,但这里的股票供给是股票市场的总供给,与单只股票的数量无关。将商品市场的价格决定理论硬搬到股票市场是行不通的,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权证的创设就是典型的事例。

  当然,放开股票市场的“生”“死”两头是有重大阻力的。第一个阻力来自市场本身。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正因为我们管制太多,股价形成机制严重被扭曲,因此,当前的股价严重被高估。将A股与H股价格进行对比一下就清楚国内股价高出了多少。截止2010年1月28日收盘,在内地与香港里地上市的公司有61家,只有8家公司的H股价格高于A股价格,13家公司的H股价格是A股价格的0.99-0.8之间,18家公司的H股价格是A股价格的0.8-0.5之间,有12家公司的H股价格不足其A股价格的四成。需要说明的是,国际投资对H股的预期隐含着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如果没有人民币升值的因素,H股价格应该不目前低。

  如果放开股票市场的“两头”,就意味着让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真正起作用,股价将回到合理的位置上,平均股价大约要下跌50%左右。

  但不是所有的股票价格都会下跌,大盘蓝筹股的价格已经基本合理,下跌空间有限。

  如果真的走上此路,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将受益,机构投资者的生存环境将大大改善,可以真正做到价值投资与专家理财。市场阻力主要来自散户投资者。

  阻力之二是行政部门是否舍得丢弃手中的权力。让市场决定新股的发行就意味着发行审批部门的权力被剥夺,而新股发行改革的直接推动者又是发行审批部门,其中的矛盾是不言自明的。新股发行改革之所以难以取得突破与此有很大关系。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