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做个聪明的投资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9日 11:55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孙旭东/文

  前不久我旁听了一个会计与财务国际论坛,深有感触。会上国内外会计界精英们发出了一致的集体声讨—反驳部分金融界人士对公允价值的指责,认为会计界在这场危机中扮演了可怜的“替罪羊”角色。

  其实,投资者比会计界更可怜。国会议员们在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信中认为,“失灵的市场常常意味着没有什么价格可以让银行作为基准来盯住,如果银行不必按市值给其资产定价的话,金融危机就会消退。”而市场之所以失灵,则是因为投资者恐慌所致。

  如果那些在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的公司基本面没有任何变化,仅仅是因为不再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而使得财报更漂亮了,投资者难道就应该为此欢呼雀跃么?如果是这样,投资者又与被“朝三暮四”游戏愚弄的猴子们何异?!

  据《华乐街日报》报道,“市场再度呈现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长期熊市的一个特征,普通投资者正在对股市失去信心。”与报道中的这些普通投资者相反,股神巴菲特正在大力买进股票。不过,仅仅是因为巴老买的某些股票继续下跌,就有不少人怀疑他是否廉颇老矣。其实,既然美国的股票市场已然失灵(恐怕没有人认为是股价高得异常),很多股票的价格已经低于其价值,此时买入又有什么值得指责的呢?

  再举一例。国内近来对证券分析师的批判铺天盖地,有些理由在我看来并不成立,如“最佳分析师已成为服务基金、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的最佳分析师,唯独不是中小投资者的最佳分析师”。

  即使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完全独立、客观,投资者也不应该奢望只靠读研究报告就能赚钱,格雷厄姆说,“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你就赚不到钱。”更何况,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地研读研究报告而非简单地照搬结论?

  新的一年来了,请大家和《投资智慧》栏目一起重温经典、集思广益,争取早日成为聪明的投资人!

  价值投资是什么?

  在我的前一篇文章中讨论了巴菲特到底更像谁,这个看似有些八卦的问题其实有助于理解价值投资的定义。我们已经得出结论—将价值投资定义为“以合适的价格买进长期持续稳定盈利的好公司”是一种狭隘的理解,那么,价值投资到底是什么?

  这是投资者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不过在上证指数狂泻不止的2008年,人们会更深入地思考,而思考的结果多为扩大价值投资的外延。

  以李剑先生为例,2005年时他将在中国如何做价值投资归纳为十二字真言:好股好价,长期持有,适当分散。前不久,李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价值投资有三大方法:首先是严格选股+低位买进+长期持有(十二字真言的另一种说法),其次是利用市场的愚蠢把握牛熊交替的大市机会,最后是顺向投资(低买高卖)周期性行业和周期性公司。

  对李剑的总结,陈理先生认为还不够全面,他认为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分为常规投资和非常规投资,李剑的三大方法属于常规投资部分,而常规投资部分还包括第四种投资方法——有些财务健全的好公司,虽然够不上卓越、伟大,也不一定是周期性公司,但如果股价足够便宜,也是可以购买持有,等到这些公司股票接近其内在价值时再卖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