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B股研究 > 正文
 

B股成投资者噩梦 制度缺陷是祸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 15:14 证券导报

  黎明

  在A股持续低迷的时期,市场更多眼光被吸引到现在的股权试点上,我们为了这个制度的缺陷,正在付出极其昂贵的社会成本。其实另外一个市场的残酷比A股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就是我们的B股市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现在恐怕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也没有人为其投入更多的精力,只有那些被深套其中的股民对其仍然抱有希望。

  从1992年2月,B股市场诞生以来,上海B股指数最高在2001年6月1日的儿童节达到241.61点后,到05年7月26日的收盘57.24点,正好跌去四分之三,沪深B股流通市值损失达970亿元,平均每家公司市值损失8.8亿元。其惨烈也只有置身其中的投资者自己知道。到底是谁害了这些投资者呢?除了在B股上市公司的业绩问题外,最主要的是制度上的缺陷造成。

  到今天所有在儿童节进去的投资者,真正体验到了来自政策的风险,这个风险的危害已经超出了市场投资者的想象力和承受力,但直到今天依然没有结果,所有B股的投资者可能要等到A股市场的问题解决后,才会有机会得到答案。

  想要说明的是,市场自身的风险是可以预知和防范的,而来自政策的风险可能就无法规避了。B股市场今天的沉沦也确实令人深思,我们的管理层在出台市场相关的政策,必须经过市场参与者的论证,也必须要考虑到这个市场参与方的综合利益,从而把保护社会投资者利益的口号落实到行动中去。

  不久前美国在太空进行了一次“深度撞击”,那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而现在中国股市的股权试点也似乎有那么一点感觉,尤其是对B股市场的撞击,的确称得上“深度撞击”。

  B股市场的历史功能似乎已经完成了,我们不知道其结果最终会是如何,而这次所受到的撞击首先是在没有明确B股的补偿政策,其次是人民币的升值,在这两重撞击下,B股市值4年蒸发970亿元,在这个本来就不大的市场里,其影响是深远的,也是无可奈何的。 

  在A股市场没有走上健康合理的回归之路以前,B股的命运我们是可以预见的,而这样的“深度撞击”同样会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如何让B股市场有个善始善终的结果,而不再是难以抹去的阴影,从利用社会资源角度来说,在我们目前的资本市场上,有了已经发展壮大的A股市场,以及深圳市场推出的中小企业板,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发挥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就足以为我们的经济建设提供服务。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我们现在开始执行新的人民币汇率政策,B股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消失,这或许是历史的必然。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去面对和减少对投资者带来的损失,而不要误导。 

  “深度撞击”给我们的是科学的探索和追求,而在B股市场上,带给我们的是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连续性的思考。

  备忘:

  名词:B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它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境内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B股公司的注册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内。

  大事记:

  自1991年底第一只B股--上海电真空B股发行上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B股市场已由地方性市场发展到由中国证监会统一管理的全国性市场。

  2001年2月21日境内居民投资B股规定出台。沪B股指数从83.20点涨至6月1日创下241.61点历史高点涨幅达190.4%;深B股指数从866.17点涨至5月28日创下2453.82点历史第二高点涨幅为183.3%。

  2001年8月31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发布,从2001年12月1日起,B股交易也将实行T+1。

  2002年1月8日,证监会公布《证券公司管理办法》,规定证券公司不得从事B股自营买卖(证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办法》从2002年3月1日起实施。

  2002年8月20日,外经贸部(现商务部)发出通知,B股公司非上市外资股可转为B股流通股。

  2003年11月5日,上工股份获准增发不超过1亿股B股,B股市场恢复再融资功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